• 16

更輕、更小、更快! Canon EOS 100D


ks_stone wrote:
有很多隱性的問題不是表面數字上可以呈現的.........(恕刪)


所以才更需要時間去讓新技術趨於成熟不是嗎?SONY的DSLT從發表到現在都還沒滿三年,再進步的空間應該還很大才對。其實SLT架構跟像面混合式AF又不牴觸,像A99這種設計不是很好嗎?除非SONY真的很有把握光靠混合式AF就可以完全取代現行的位相差AF,不然他們離中高階市場的距離恐怕會越來愈遠...
不過真的世事是難料,兩年多前DSLT剛登場時,SONY還擺出了要引發市場革命的姿態。沒想到現在DSLT即將淡出,反倒是當年被當成石器時代產物的60D,至今仍在価格.COM銷售排行榜上排名18

nagasitori wrote:
所以才更需要時間去讓...(恕刪)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Sony在相機市場勇於創新與隔命,也革自己的命就是......

DSLT真是成也半透敗也半透,注定入光量比別人少,同時期的NEX畫質都可以輕鬆勝出.
但行銷上卻是NEX屬入門,a系統偏向進階,弔詭的市場區隔....

還記得1D3系列的副反光鏡因為一些形狀的不同結果得到周邊對焦不穩的惡評,
要控制一大片半透反射來提高周邊的對焦精度應該是難上加難吧.

無反系列在日常生活常用的廣角端,除了數位修正,目前看起來只有Leica有比較好的解.
但是高價的解法又難容於無反入門的定位.
然而數位修正後,線拉直了,邊緣失光補足了,不夠利的周邊瑞利化了,
一切是那麼美好,這支鏡頭跟那支鏡頭都成像都那麼相像......
朋友將 A99 的半透鏡拿掉,單純接老鏡在玩。
聽他說寬容度高達 14 stops....
那顆 CMOS 很猛已不是新聞,去掉 1/3 的光還能當家。

至於內建 AF... 這種偏向電子演算的東西剛好是 SONY 的強項。
-= 散仙 =-

ks_stone wrote:
還記得1D3系列的副反光鏡因為一些形狀的不同結果得到周邊對焦不穩的惡評,
要控制一大片半透反射來提高周邊的對焦精度應該是難上加難吧....(恕刪)


1D3的反光鏡是活動的,再加上每拍一張都要升降一次反光鏡,一旦吸震設計不夠好,連拍時的合焦精度就會下降。DSLT的優勢就在整個曝光過程半透鏡都不移動,所以只要出廠時校正好,合焦精度應該不會比DSLR差。
在DSLT架構下,雖然半透鏡會損失部分光線,但只要畫素密度別拉太高,畫質應該也不至於太差。不過既然SONY已經決定把發展重心移往混合式AF,現在說再多也無濟於事了...
把話題拉回到100D,如果它是APS-C DSLR小型化的極限,那FF DSLR小型化的極限不知道在哪裡?550D左右的大小應該是有機會才對

nagasitori wrote:
那FF DSLR小型化的極限不知道在哪裡?


機頂螢幕拿掉、按鍵轉盤都拿掉改觸控螢幕、電池做小顆一點…
可是這真的會是 FF 使用者想要的機種嗎…?

Kotaro wrote:
機頂螢幕拿掉、按鍵轉...(恕刪)


那....就....不要拿掉這些靈魂需求。大小不必改變,重量跟100D一樣就好...

不過,一些FF用戶會不會又說太輕不習慣?

*這幾天接 M42 CZJ 來玩,發現100D也很合。


Kotaro wrote:
FF 使用者想要的機種嗎...(恕刪)


FF的使用者當中應該也有人想要更輕巧的機身才對,畢竟追求高畫質是一回事,追求高性能又是另一回事。
防滴防塵跟一大堆轉盤按鈕並不是所有人的選項,有這種需求的人大可以買1DX跟5D3。
不過在機背的設計上,100D竟沒沿用EOS M的小轉盤設計,這點實在是挺可惜的。

nagasitori wrote:
FF的使用者當中應該也有人想要更輕巧的機身才對...(恕刪)


我就是要可以放口袋的FF

回到數位
我一直覺得RX1才是王道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片幅大, 就跟輕薄扯不上關係
不過, 片幅小, 也不見得輕薄就是了
各片幅比一比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100D+Flektogon 2.4/35 MC CZJ M42老鏡,是我最近覺得最搭的玩法。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