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60D在近未來的價格趨勢(降價情報更新)

你是沒看1F樓主分析嗎?也沒看到D300S降價優惠價出現了嗎(還送8G CF與SDHC 雙記憶卡),這種情況 7D不用降價因應嗎?(當初臺灣7D售價可是比D300S還便宜),那7D公司貨與水貨跟60D的價位都會因此降低,因此早買早享受,晚買享優惠.
tw16888 wrote:
你是沒看1F樓主分析...(恕刪)


恩恩我也是等11月左右要買60D,那時新機都出完勒,要降也差不多降的OK了,
希望他出各新版韌體把調焦功能塞回去,副場鏡真的很需要用
LEICAQT & XT-10 & X70
無論如何,史上降價最快最猛的新機就是60D了吧

不過這不是說它不好,而是說它定價錯誤(或是規格太保守),然而從目前的價位已陸續有人入手的狀況來看,應該已慢慢接近眾人心中的價格帶了

若無急用再等等,像我有急用就先買。公司貨我覺得未來2個月內要到32以下會比較難一點,可能最多就到32出頭吧,除非Canon給店家的空間又放大,不然店家賣32應該是沒什麼利潤,大概只能賺台數獎金或是公司招待旅遊之類的了。而Canon放空間給店家的情況可能來自消費者觀望D7000與A55的壓力。

但從隔壁區的討論中看到,A55似乎有一些與期望落差、甚至是災情出現的狀況,所以我認為目前最大的變數應屬D7000。若國祥來個與美金報價相等的佛心價格,屆時恐怕7D受衝擊更大。

至於水貨,根據我問水貨商的結果,進貨日期還未確定,據說是因為國外的價格也還蠻高的樣子,所以他們仍在觀望中

如果是屬於可以等很久型的,期待下一部600D吧,到時候幾乎可以確定會演出以下犯上的戲碼(這點倒不用觀音托夢),甚至不排除60D的韌體在近期內也來個大升級的可能性。
tora_art wrote:
無論如何,史上降價最...(恕刪)


以CANON歷年來的機身變化來說,以下犯上的大部分都是侷限在於解析度與ISO等影像部分,至於其他機身性能,大概只有在底片機時候,CANON有作過較多機身性能變化,可以出現和高階相近性能。
但現在這個DSLR背景是多了感光元件與畫質處理,在DSLR CMOS有較多可以變化能力!


60D只是對於一些已經知道過去而懷有超過現實的期待,才會有所落寞!



以這樣一台這樣機身規格,其實是相當不錯,全九點十字對焦+翻轉高解析LCD+5.3FPS=>足夠,大多會是因為價格而在猶豫,要是真的知道CANON DSLR細微機身規格變化,其實一開始就不應該去期待有突破性變化!


對CANON來說,XD和XXXD的戰績歷年來效果是比較顯著點,XXD是不想去接受XXXD的機身外在,與不能接受XD的價位之人!

tora_art wrote:
如果是屬於可以等很久型的,期待下一部600D吧,
到時候幾乎可以確定會演出以下犯上的戲碼(這點倒不用觀音托夢),
甚至不排除60D的韌體在近期內也來個大升級的可能性。

我是會等很久的...
不過,我倒是期待 5D3 再來個降級演出.. 像 60D 一樣!
(很多人覺得 5D2 機身等級不能再降了!不過,60D 給了我新希望...)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diffusionless wrote:
以CANON歷年來的...(恕刪)


價錢如果能壓在3以下 購買慾望會大增
60D才剛上市,不可能降價,CANON單眼都以缺貨來控制價格,頂多等到11月(攝影器材展).12月(資訊月),或許會有送贈品的促銷.

CANON及NIKON兩個龍頭老大,整各市場都是她們兩家在控制的,她們也非常有默契的不讓自己公司有大量庫存,所以也沒有庫壓過大,需要降價促銷的壓力...每年單眼相機市場又一直在成長,再+上她們控制數量,造成市場上銷售大於供貨的狀況下,要等降價..很難...
0989994483 wrote:
60D才剛上市,不可能降價


店家確實已經降了,而且降蠻大的喔

只是不知道這是一次到位式的跌法,還是驚驚跌
diffusionless wrote:
以CANON歷年來的...(恕刪)


d7000規格都衝成這樣,所以同期出的幾台,60D算很保守的,
我不相信他不知道其他廠商的規格,至少也加強一下,d7000還不是衝39點對焦
/1600像素/錄影自動AF等等...功能,有在怕傷到D300s嗎?是場競爭性本來就很重要,
購買意願反應一切,我覺得降價是必然
LEICAQT & XT-10 & X70
smd747gmail wrote:
d7000規格都衝成...(恕刪)


如果有研究CANON歷年來機種,60D只是在正常下的規格!

若覺得是因為其他家火力不夠旺,所以CANON才會偷懶,實際上只是不了解CANON作風!

就像NIKON會有S和X版的小改版一樣,因為新機新性能都是種燒錢動作,需要點緩衝,否則天天過年方式那還不倒下來!



在數位時代,感光元件有很多可以發揮地方,機身性能提高是一件對後面產品壓力很大的問題,當CANON決定把中階機都改為全十字時候,就是在加強與1系列發展方向不同,也就是在強調在中階機在於發展單點各自對焦性能,1系列則是面型分佈!


當CANON APS CMOS已經到達18MP,下個一波APS CMOS該如何走下去,也是得在更高可能21MP,否則如何還有新鮮感?


對用戶只看到感光解析度大幅增加部份,不斷覺得解析和ISO好像一併前進一樣,但實際上對CANON工程部門,比起其他廠商更早要面對更快影像處理器,感光元件ISO畫質等部分處理進展壓力,連帶原本高速連拍處理效能等多方面問題!(就是和朝三暮四典故一樣)


當然是這個很多是市場行銷部門在後面推手關係,早在5D2推出21MP FFCMOS之後其實就是在斷掉5D2可以在高性能定位,如果是用16MP FFCMOS或許還有些機會,但是很多就是不明白這個問題點,5D2的這樣定位已經嚴重威脅到原本要買1Ds 客用群,雖然高階機身不是在拼銷售,但是這樣整個專業市場就會有大問題!

耶就是等1Ds4發表之後,大部分還是把焦點落在後面5D3承接感光元件部份,不管5D3昇其他性能或著畫素,都是對1Ds4傷害太大,因為價差到近三台,等於多了三世代機身一樣,每幾年剛好差不多要換零件時候,就可以換上5D系列後續機還更新,這是隱憂!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