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Canon RF 14-35mm f/4L IS USM 評測報告|不僅更廣還更穩、具備 0.38x 近攝能力!

Hermitissimo wrote:
簡單拿出來索民&尼康1435同焦段的鏡頭出來嘛


同焦段意義何在?14-30,16-35,12-24就是同用途的鏡頭
難道因為焦段不同,用途就不同了?

老實說,在我看來N家的14-30,14-24和S家的12-24都比CANON高明
甚至湯娒龍17-28也很高明
因為他們向用戶的需求取捨

現在在討論14-35的畫質不如別人的小三元,你就說它焦段唯一不能比
有這麼可笑的?
看來下次佳能可以推出更神奇的產品了

其實標準焦段有這麼多鏡頭可選,必需要這小三元也去到35?
wjill

他看不懂別人文章也不是第一次了,忽略他最簡單

2021-09-21 17:05
flody

訟棍倒不至於,純粹一個莫名其妙長篇大論護航的

2021-09-21 22:15
刪除帳號自刪
Hermitissimo wrote:
“… 而這樣的作法,在過去發表的各廠DC、無反鏡頭都可以看到,比較熱們的像是RX100、FE 16-35 f/4 ZA、FE 24-70 f/4 ZA、Z 14-30 f/4、Z 24-70 f/4……等等,也都是強制開啟修正的產品。只是貌似C家沒作的那麼徹底,未直接在RAW嵌入讓第三方軟體直接套用的描述檔而已…”

正巧FE 16-35 f/4 ZA這顆我也用過
就算不開補償16mm也絕對是可用的,開補償也只是低度修正
可參考Kimin這篇 Sony FE超廣角鏡大比拼!Sony FE 16-35mm f/2.8GM 與 FE1635Z、FE1224G 同台較勁!

FE 16-35ZA 補償off

對比RF14-35/4


價格FE 16-35/4 ZA $30,000 vs RF14-35/4(等效16mm,12.5%裁切率) $48000
以上都是公司貨
水貨也拉進來的話FE16-35 ZA只要$22000
考慮裁切率如果RF14-35 賣$20000就合理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Hermitissimo wrote:
這個充斥著數位校正,RF不但是後進丶還笨蛋到不去學其他家前輩的真髓


CANON是超越...
當別人家盡量減少變焦率,換更少的變形和更大的光圈
CANON就把變形校正發揮到極限...把光圈推至更高數值...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flody wrote:
你編輯成了全像Hermitissimo...(恕刪)


原來我是遇到了奇怪的人
就讓他自己感覺良好去吧
吵這些一點意義都沒有
吵贏了也不會比較厲害啊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像他這樣自滿的人沒救
真正懂越多的攝影人都是很謙虛的
(沒想到很少在01回覆,才一回覆就遇到怪人
刪除帳號自刪 刪除帳號自刪 刪除帳號自刪
Hermitissimo wrote:
就消費者的立場而言,正反意見充分揭露即可,只要是科學有據都是最重要的參考;不過,消費者也必須充分認知到市場的真實狀況,我一直非常認同ITC大的這句話:”如果極其在意鏡頭光學性能的人,也壓根不用買這些大量使用數位修正鏡頭來殘害自己“;尤其鏡頭無反化之後,在消費者強烈要求控制重量體積&價格的呼聲下…不分品牌各家藉由數位修正去”動手腳”的情況愈加嚴重;簡而言之,就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沒有誰比較清純;我以為這是攝影老手的常識與共識;

我認為不應該讓劣幣驅逐良幣
對於鏡頭工程師追求光學極致的產品我們應該予以尊重和鼓勵
對於想靠嘩眾取寵的規格和低成本的機身後製在市場魚目混珠的鏡頭
也應該明白指認出來

這顆RF14-35應該是史上依賴機身後製程度最高的可換鏡頭(約24%的畫素是由機身(腦)補正)
在跟佳能自家產品及競品相較之下
我覺得頂多就值20000
不能再多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Hermitissimo wrote:
隨你的自己的”標準”怎麼看干我屁事,明明白白規格寫出來就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類謬論我都直接當成既不科學又不合邏輯的笑話在看待的


你的標準就世界通用了?你買鏡頭不是看用途的?

像你這類謬論我都直接當成既不科學又不合邏輯的笑話在看待的

紅色大字多但說不出道理,就只是把你自己婊的點放大給人看罷了
你一邊"科學有據都是最重要的參考"
一邊無視別人拿出來的科學比較
這麼一大段,去證明一支畫質不優變型嚴重的鏡頭不愧48000的價格,真是辛苦你了

Hermitissimo wrote:
無反化之後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就直接變小丶變輕丶焦段還維持不變


我也只是說N家的14-30,14-24和S家的12-24,甚至湯娒龍17-28都比CANON高明
付出的代價更少,老實說佳能做鏡頭很辛苦,和你一樣辛苦,但真的不夠高明

對我來說,14-30也是一樣用途,甚至更好用
而風光拍攝12-24的廣角更爽,雖然失去了標準焦段,但標準焦段還怕沒有別的鏡頭可以代替?

更甚,拿20mm/18mm去和16-35比的人也有
誰說所謂"規格不一樣"就不能比?
即使佳能這支,讓我讓是寧可買一支16一支35了,搞不好未來再出支24,也要比這支小三元便宜呢
而廣角通常是不在乎速度的,用定焦慢慢拍攝也不是問題,這不就是比較?

只有你所謂"規格"才是標準?
誰是笑話,讓大家去判斷吧,笑話
flody

Hermitissimo可是很認真的,扮演孔乙己

2021-09-21 22:09
lml640707 wrote:
小弟身為近30年的佳(恕刪)


大大的留言讓我想到EOS R剛上市的時候,
有一個留言是同樣的焦距,但是EOS R的成像就是比別人"放大"一些
好像是同樣35mm,但是EOS R的視角就是比其他家窄
Hermitissimo wrote:
在我所處的環境當中是很講究精準確實一絲不苟的


你的精準就是脫離用途的比較?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