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ri0514 wrote:
@crossmatch(恕刪)
入手了兩日, 只能拿普通鳥試機, 今日下午有一場人像拍攝, 應可分享更多人像照..
R5 EF 300 2.8 L II + 2XIII 手持, 穿天逆光也試一試動物 eye AF 及機鏡結合IS

R5 EF 300 2.8L II

R5 EF 600 F4 L II + 1.4XIII

射程範圍以外記錄, 太遠當然認不了鳥眼, 但背境穿天不雜亂. AI 能一直鎖在鳥上.

mm-lai wrote:
C大,恭喜您又入手神(恕刪)
Lai 大垂詢, 小弟必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要解答幾個問題, 需先解說一下 Canon 新的 Deep learning AF, 亦請放下品牌比較. 這只是純粹 R5 使用上探討
當開啟 R5 人眼, 動物眼睛追蹤, 功效可分為三個等級 :
最高 : 對焦點能確認眼睛追蹤
次級 : 找不到眼睛, 但對焦仍然能確認 "人面", "雀鳥身" 進行追蹤
低級 : 既找不到眼睛, 亦找不到 人面, 雀鳥身體, 只能以 大量對焦點盲猜目標, 自動覆蓋類似顏色/對比的目標 (亦即舊式 DSLR Auto AF 功能)
當 R5 能成功發動追蹤能力, 準確性與黏纏性是秒殺 1DXII.
問題是 Canon AF deep learning 的新能力. 是必須滿足發動條件 :
條件 1. 目標夠大夠近, auto 追蹤能直接找到眼睛, 人面, 雀鳥身體
條件 2. 目標太遠, 背境太雜亂, auto 不能找到目標時, 你要告訴相機你想追蹤的是什麼目標. 需要將對焦點黏上目標 0.5 至 1 秒, 就能發動繼續纏上好一段時間. 那就要將追縱的起始對焦由自動轉為手動.
說到這裡, 可以直接回答Lai 大問題 :
1.已有R5,為何還想再入1DX3?
- 當 R5 不能沒滿足發動條件, 只以傳統 AFS / AFC 應戰, 1DXII 會更快尋找上目標, 因為 1DXII 無腦, 直覺神經比需經思考作出反應快. (悟空的新招 - 自在極意)
2.R5轉接目前砲鏡(二代或三代),對焦速度有否延遲?
- 以我手上 EF 300 28 / 600 F4 二代, 是一樣的速度
3.EVF在快速追焦時,是否有遲滯的狀況?
- 沒有感到遲滯
4.眼對焦在快速移動的小鳥時,是否能咬的住?
- 是可以, 條件 1 =雀鳥夠大, 夠近.. 條件2 = 如果不夠大, 不近, 需運鏡技術將目標告知 R5
如果以實際拍攝為例 :
在雀鳥起飛前 (企在樹技上), 已將目標告知 R5 = 可以
大型猛禽, 在飛行中才開始進蹤 = 可以.
小型翠鳥, 在飛行中才開始 Auto 進蹤 = 不可以
小型翠鳥, 在飛行中才開始進蹤, 但以手動黏上目標 0.5 - 1 秒 = 可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