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ift wrote: 您客氣了總要有棟5DSR大樓呀!!!...(恕刪) 蓋大樓的事我讓賢,特別是在您這位高手面前,一定要躲的遠遠地,哈您拍的照片不僅把鏡頭特性逼到極限,還加了自己的想法,每點開您的Flickr一次,我就失眠一次,救郎啊
ulift wrote:D大感謝您的TS-E17mm...(恕刪) 兩個小疑問請教...1. 本樓(121樓)的17移照片,在第一張及最後一張應該是沒有tilt及Shfit ?也應該是上腳架拍攝的 ?!這兩張照片的右方影像(1/5左右面積)有模糊的情況,尤其是最後一張在這區域中的光源,都呈現類似彗星像差的表現,而且是屬於嚴重的彗星像差;因為17移的成像圈比較大,在沒有Shfit的情況下應該不會產生彗星像差,因此想詢問這兩張拍攝時鏡頭是否有調整?(補充一下: 我自己的17移若Shfit 12mm 的情況下,在邊緣的影像是會有模糊的情況,不過範圍沒有那麼大,也都是盡量縮光圈減少模糊) 另外若上了腳架拍攝,應該是可以再收1-2級光圈成像較佳.2. 本樓(121樓)17移照片最後一張影像有明顯的明噪訊與顏色噪訊(天空),在黑階處還有長曝的紅藍熱噪點(左方底部).但是這張影像的EXIF 顯示曝光2S,ISO 200而已, 請問有經過拉暗階的處理程序嗎? 其實在第一張影像中,有發現拉暗階( 前方人物的暗部有明噪訊),以及暗部補光的跡象(左下方樹葉與遠景建築間有補光跡象).這就很難判定是影像在低ISO 所產生的噪訊,還是影像處理拉暗階所產生的噪訊?若是提供全尺寸的範例影像是直出JPEG就更佳了.最後祝福 U大揚名左岸.
oliver119911 wrote:兩個小疑問請教..... 我也有點問題這移軸我晚點拍個空間來看看比較詳細,夜景部分我有調整過暗部了,待會會上些片子給您參考,還有寬容度的部分cobrawu wrote:高手不會寂寞的,加油... >_<等等給上的圖會毒性深重題目是!!![動態追焦] 使用ef85 f1.2 s50 f1.4 art 小小白EF70-200 F4拍攝賽車
寬容度簡單測試一下 使用象山101的照片鏡頭為TS-E17移軸拍攝風景攝影大多依亮部去做測光,再把暗部補亮,亮部盡量不過曝+2EV以上否則細節很難救回來。大多風景片子的原始樣貌是這樣↓Canon EOS 5DS RTS-E17mm f/4Lƒ/8.0 17.0 mm 1/6 100寬容度測試的環節最重要的是將暗部細節提升後的雜訊與色差可否接受,大家參考看看調整後↓Canon EOS 5DS RTS-E17mm f/4Lƒ/8.0 17.0 mm 1/6 100再來過曝的測試,看看5DSR可以救回多少細節吧!!依暗部作為曝光參考,所以雲彩細節流失!過曝起碼6檔有!!Canon EOS 5DS RTS-E17mm f/4Lƒ/5.0 17.0 mm 0.8 100後期下,雲彩基本無信息了,樓房細節有找回來Canon EOS 5DS RTS-E17mm f/4Lƒ/5.0 17.0 mm 0.8 100朋友提到的移軸那批照片有點雜訊,那批照片大多像第一張那樣大光比下去調整的!!暗部我都有做過修飾,5DSR細節保留得太細了,降躁與顏色躁點不能開太強,細節會被一起降雜訊去掉了,馬上變油畫效果,相信未來軟體會對應5DSR的降躁有不同的演算法!!!這是目前LRCC 下可以修到最多細節的方式了!!所以那躁點目前必須接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