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身:EOS 5D Mark III 、 EOS 1000F(EF接環底片機)、EOS M3 + EF-M1855mm STM+轉接環
標準焦段:EF 24-70mm F4 L
標準定焦:EF 35mm F1.4 L 、 EF 40mm F2.8 STM
腳架:SIRUI T-2004X腳架 + G-20X雲台、Takara腳架
閃燈:YONGNUO YN 500EX、YONGNUO YN 600EX-RT、YONGNUO YN 622C 離機閃觸發器
過去的機身&鏡頭:
機身:EOS 650D -> EOS 70D -> EOS 5D Mark III
標準焦段:EF-s 18-55mm II -> Sigma 17-70mm F2.8-4 -> EF 24-70mm F4 L
超廣角變焦:T116 II
標準定焦:50mm F1.8 II -> Sigma 50mm F1.4 EX -> Sigma 35mm F1.4 Art -> Canon EF 35mm F1.4L
標準餅乾定焦:EF 40mm F2.8 STM
望遠變焦鏡:EF-s 55-250mm II
一路走來,從Canon的初階單眼機身650D到 準專業FF機身 5D Mark III。
幾年來和650D跟70D相處,對Canon是又愛又恨,一直很喜歡C家的發色跟鏡頭外觀&鏡頭CP值,但卻又被650D&70D不穩又陽春的對焦弄得很不愉快......
慢慢地接觸到全部焦段,從11mm~600mm的鏡頭(朋友的Sigma 150-600mm)都玩過一陣子,終於發現自己最熟悉、喜歡的焦段跟攝影習慣
後來中了定焦鏡的毒,出掉C50 1.8II,前後換了Sigma 50mm F1.4 與Sigma 35mm F1.4A,對於Sigma鏡頭的光學成像真的很滿意,但對焦的不穩卻讓人傷心,最後心一橫,換成跳水的35L
前陣子把APSC的全焦段鏡頭&機身大出清,只留下35L跟40STM餅乾,購入5D3+2470 F4L
玩了幾年攝影,深深跳入火坑後,在這茫茫鏡頭海中找到自己的習慣與需求。
機身:6D
鏡頭:
24-70mm F4L-----出遊用
S50mm F1.4 art-----大光圈拍室內貓咪 小朋友
70-200mm F4L-----出遊 拍運動
135mm F2L-----拍室內show 小朋友
目前這樣就很夠用了~滿足

明年再補個100微就大功告成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