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ahu_1 wrote:
其實出國玩我覺得光圈...(恕刪)
真的~~本來我對18/2.0非常的想要,純粹為了2.0光圈,然後認識的攝影師就說:「廣角拍照通常都匯5.6-8.0的光圈,你要2.0光圈幹麻~~」然後一直鼓吹我買35/1.4

魯獅 wrote:
無論是那哪種規格,想畫質表現是差不多的,就是要相同的畫素密度.
說穿了,無論是120機背,135全幅,APS-C或4/3,畫質表現完全取決於畫素密度.
目前因APS-C硬要塞進和FF相同的畫素,單位面積的畫素密度高,畫質當然就比較差囉!
當有一天,4/3的2400萬畫素表現非常優異時,APS-C可以有更高的畫素(例如3800萬畫素),135全幅又更高時(例如9600萬畫素),由於2400萬畫素一般人拍照已經太夠用了,4/3機種有更輕,更小更便宜的優勢,那時候,大家都會捨135全幅而就4/3系統了.
魯獅 wrote:
2013-05-08 10:05 by 魯獅
無論是哪種規格,想畫質表現是差不多的,就是要相同的畫素密度.
說穿了,無論是120機背,135全幅,APS-C或4/3,畫質表現完全取決於畫素密度.
簡單的說,同樣是3600萬畫素,120機背因感光CMOS面積最大,畫素密度最低,畫質表現就是最好,其次是135全幅,再來是APS-C,4/3殿後.
如果畫素密度相同,畫質表現一樣,那麼,120機背因感光CMOS面積最大,可以塞下最多畫素,其次是135全幅,再來是APS-C,4/3殿後.
目前因APS-C硬要塞進和FF相同的畫素,單位面積的畫素密度高,畫質當然就比較差囉!
當有一天,4/3的2400萬畫素表現非常優異時,APS-C可以有更高的畫素(例如3800萬畫素),135全幅又更高時(例如9600萬畫素),由於2400萬畫素一般人拍照已經太夠用了,4/3機種有更輕,更小更便宜的優勢,那時候,大家都會捨135全幅而就4/3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