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aung wrote:
當年MINOLTA的AS算是轟動武林的產品,而AS出現在DSLR身上,震動幅度超過1CM更是讓CANON跌到眼鏡都不知道去哪了
誠心討論一個 CCD 防手震的問題,鏡頭的成像圈投影在感光元件上的面積是有限制的,
如果 sensor 真的能位移一公分,應該是會超出成像圈的區域,這樣對成像會有什麼影響,
大家看法如何,



elepi wrote:
一顆全新Canon ...(恕刪)
ATs_yankee wrote:
小弟第一次發言,提供一點關於IS的個人淺見給各位參考
1)數位相機最昂貴的元件,大家都一致認為是感光元件,因此一個浮動的感光元件機構會否容易損壞,目前機身防手振的產品上市都只有一年,個人比較傾向再多觀察。
雖然鏡身防手振機構也會有故障的可能,但至少降低感光元件損壞的機率。
ATs_yankee wrote:
2)DV攝影機大部份都內建電子防手振,但效果和光學式防手振差很多(實際使用經驗),而機身防振的原理目前看來和電子防手振的原理很類似,只差在電子式
的防振是利用多出來的感光區域,選擇不同區域來顯示,而機身防振則是將感光元件移到偏差位置來取像,這要實際使用過才能評斷效果,但目前我也是持觀望的態
度。
ATs_yankee wrote:
3)長焦段的鏡頭最需要防振,依據不同焦段設計不同效能的光學防振組,以個人的邏輯來思考是較為合理的作法,但也只是個人的淺見。
一點淺見,還望各位大德給予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