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多謝支持。

鳥攝久了,就知拍鳥的品種及出現時間其實是一個循環,週而復始地重複著。

不是說我不喜歡稀罕品種,但若不懂得順應這種循環而逢鳥皆拍的話,總會

有拍完所有品種的一天,那怎辦?

個人做法是,每次外拍對能拍的鳥都拍,只要拍得好(包括背部照)的,我都

一概保留在紀錄中。

afon

jones691122 wrote:
非常贊同afon大的...(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悼藍磯鶇

估計與大部分鶇鳥闊別了差不多有兩年,去年鳥況不景,而今個鳥季鳥況雖有

好轉,但不知何故,一些以前在公園也見到的鶇就是無影無蹤。剛去了雙蛇公園

拍烏灰鶇,到場時約是下午兩點,等了不足兩個小時,先後見到3位工友在掃

落葉,而當時地面及斜坡的樹葉也不是太多。這些鶇都是候鳥,來澳門首要是

覓食,而牠們習慣在落葉下找蠕蟲或昆蟲。若掃光落葉,食物鏈就斷掉,鶇鳥

唯有到別處覓食。當然,這純屬推測,絕對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總是聽到鳥友說離島某海灘有藍磯鶇出沒,自己從未拍過滿意的藍磯,正打算

下午去逛一趟。怎知午飯傳來壞消息,有鳥友見到藍磯慣常活動的岩石上有條

鳥屍,後證實就是藍磯。雖然死因不明,但見死鳥被魚絲吊著。

唉......




01.上月中去香港拍方尾鶲,現場是一條小溪/排洪渠。離場前再到溪邊等候紅尾

水鴝,可惜紅尾缺席,不過也等來很久不見的紫嘯鶇。見牠嘴角帶黃色,估計

是隻未成鳥。




02.距離超過20米,幸好當時有腳架助陣,接了1.4x增距的328有這效果算不錯了。

經後製後,紫嘯頭頸及胸腹的亮斑像一顆顆閃爍的珍珠一樣。




03.留意到這隻紫嘯有像紅尾水鴝的習慣,就是經常將尾巴打開成扇形。




04.去年底在渠口偶爾拍了幾張烏鶇,這隻羽色比較淺。




05.翻閱OBI圖庫得知,這隻可能是雌鳥。




06.上個月在另一個鳥點再拍到一隻,這隻羽色是黑的,所以這是雄鳥。




07.見過白腹鶇兩次,拍得的就只有這張。

紫嘯鶇Blue Whistling Thrush,學名Myophonus caeruleus,嘯鶇屬;烏鶇

Common Blackbird,學名Turdus merula及白腹鶇Pale Thrush,學名Turdus pallidus,鶇屬,

以上3種分類均為:雀形目>鶇科

根據《澳門鳥類》顯示,除紫嘯鶇屬留鳥之外,其餘的兩種鶇都是冬候鳥。

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3、4米。因此,使用偽裝,

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我的賞鳥成長日記--...(恕刪)

看了您的帖子
也對拍鳥產生興趣
不過目前最遠只到135
只能拍拍大型鳥



其實有鳥比有器材更重要,您的幾張飛行版拍得不錯。

afon

o936143513 wrote:
看了您的帖子也對拍鳥...(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大說的是.....有鳥真的比有器材更重要!!
利用年假的尾巴,出去走走拍到的鳥兒......(不好意思,不是很清楚...)


afon wrote:
多謝支持。鳥攝久了,...(恕刪)

afon wrote:
其實有鳥比有器材更重...(恕刪)

看您用456也拍得不錯~
所以打算買一支來練習看看
腳架跟雲台可以幫我推薦嗎



年度盛事

幾年前曾到日本東北城市旅遊,就是311地震重災區之一的仙台,其中一個節目是

乘船遊覽松島。當天一大早到達碼頭,在未登船前,導遊囑咐各團友先在旁邊的

賣店買一樣食物---蝦條(一種爽脆有蝦味的零食)。船離開碼頭不久,就見愈來

愈多的海鷗飛到船旁。導遊叫我們拿出蝦條,再伸手出船外。說時遲那時快,一隻

海鷗立刻飛來叼走蝦條。只見鷗鳥的動作全在空中完成,可說是快而準。

每個鳥季快完結前,澳門都有機會見到鷗鳥,但近年牠們停留的時間超短,或許

幾天就已不見蹤影。




01.因此今年在弄清楚鳥點之後,立刻趕到現場。地點是與拱北接壤的灘涂,當時見

無人地帶的沙灘那邊密密麻麻的全是白點。由於距離超過500米,估計數量在百隻

以上。




02.拍攝點旁有條排污渠,所以附近有些長約2吋的多足昆蟲(俗稱水曱甴)及

小魚。一群為數廿多隻的鷗鳥飛近來覓食,也因此成為我的模特兒。




03.這群都是紅嘴鷗。




04.這些白衣飛行員在表演飛行絕技。




05.從尾羽末端的黑色色帶看來,這些是第一年冬羽的未成鳥。




06.相比之下,日本那次是凌空取物,這次則是下水撲殺。




07.下水之前,紅嘴都會瞄準目標,然後一衝而下。




08.期間有遊人拋麵包餵紅嘴,只見牠先叼著麵包團,靈巧地拋起麵包,再淩空

接著。




09.現場的紅嘴輪番下水,為怕被搶走獵物,捕到小魚的立刻飛走。




10.要練成這招凌空吞吃的絕招真不是容易,看來這隻紅嘴要猛下苦功了。




11.為了迅速搶佔有利位置,牠們不斷使出渾身解數。




12.連續3天都去了拍紅嘴,要更好捕捉紅嘴的飛行姿態,只好棄腳架不用,全程

手持拍攝。3天中有兩天都是多雲的天氣,要有高速的快門,iso因此是相當高的。

這幾天回家後都覺得雙臂痠痛,不過這次確是不錯的經歷。

紅嘴鷗在澳門屬冬候鳥。

紅嘴鷗Black-headed Gull,學名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分類為:

鷸鴴目>鷗科>鷗屬

外拍時可自備飲用水,盡量少買瓶裝或盒裝水/飲料,既省錢又環保,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個人覺得後製對鳥攝非常重要,尤其拍林鳥時,攝者大多是以仰角拍攝。

這時照片都會出現白朦朦的空洞,相對下,鳥兒就變得黑默默的一團。

唯有通過適當的後製,將光暗對比調整,令鳥兒與空洞的光差不會太厲害。

comfor37 wrote:
利用年假的尾巴,出去...(恕刪)


關於腳架與雲台的問題,其實不外乎是看使用者的消費能力及體力而已。

出名的品牌,價錢定不便宜。

不知您用哪款機身,所以只能談鏡頭。456約重1.25公斤(下同),若

配搭1d4機身,即總重約2.61。

雲台方面,個人較喜歡油壓式的,現有個不錯的建議。為或有的升級,可

選擇M牌(怕有廣告植入之嫌,只用首個字母,但相信不影響搜尋)的501。

501的承重為6,就連承我現在的328+1.4x也綽綽有餘。此雲台自重1.6,

所以只要找支承重不低於4.21的腳架即可。

為何不建議腳架?因為就每人的需要,腳架的節數、長度及品牌就因人而異。

總的來說,腳架最幼一節最好有食指粗。

afon

o936143513 wrote:
看您用456也拍得不...(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個人覺得後製對鳥攝非...(恕刪)

多謝您詳細的解說
大致上有個方向了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