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Canon EOS R 搶先體驗!同場加映 RF 24-105mm f/4L IS USM 及多顆鏡頭試玩!

airbornesharka wrote:


主要是覺得右手手...(恕刪)

 手不夠大沒關係,其實可以像手寫板一樣設定觸控區域唷!
和Z7比起來真的毫無誠意,怪不是都說是牙膏廠

Jiayou wrote:
哈,無論是「留一手」...(恕刪)

色彩適合亞洲人,技術CANON最落後無疑了
oldpan73 wrote:
"尾指沒有懸空"這點是造成"如此紮實的握感"的主因嗎?

握把寬度及深度都夠,這是主要原因。

Dowchia wrote:
請問一下,使用35mm f1.8時,因為是外對焦,關機的話,鏡頭會自動收回嗎?

會的。

19776546Jim wrote:
有星芒測試?...(恕刪)

這趟行程沒時間處理,日後完整評測會再附上。

antonhsu wrote:
新的RF鏡可以轉接到EOS M上面嗎?

目前沒這種轉接環唷!

SKAP wrote:
至於 横87 x 縦65 共5655區是自訂對焦點的細分數量
用意是能隨意指定對焦區,並非對焦點總共只有5655個

謝謝,用 5,655 "區"來描述似乎比較不會造成誤解。

Koka555 wrote:
請問DPAF於4K錄影時也有效嗎?

4K錄影時也支援 DAF 作業唷!

extreme pig wrote:
不過話說這台出了以後,會不會打到5D4跟6D2? 本來已經準備入手6D2了,但一直有雜音與謠言,就擱置了6D2,果然R就來到了!看來謠言就是預言,謠言始於智者。...(恕刪)

喜歡 DSLR 那種無延遲的拍攝感,應該還是會習慣 DSLR 吧~另外 EOS R 的操控方式也需要時間習慣。

gundamdb wrote:
超詳細測試
感謝!
控制環原來要半按快門才可工作
如果能分開設定, 非半按時也可操控其他設置更好.
跟Z系列一樣. 但因為buffer比較多,感覺好一點.

使用者可以自訂要半按快門才能操作或是直接操作唷!Z系列不是獨立轉環,必須要犧牲對焦環的功能來作為「控制環」。

Huzi wrote:
測試辛苦了!
但目前似乎還沒對畫質、寬容度、ISO做進一步的測試,希望後面會有~~

畫質目前止能提供 24-105 的實拍樣本,目前 RAW 還無法解所以也沒有測試寬容度的部分,另外感光度的測試有在內文中唷

zbb3219 wrote:
另外跟吉姆大大報告一下
鏡頭前方轉盤可以設定成不用按下快門就可以調整
選擇沒有“向下箭頭”的那個曝光補償功能即可~...(恕刪)

謝謝提醒唷

血腥屠殺 wrote:
覺得單卡槽不夠用的化 5D Mark IV 或 1DX Mark IV 或許是不錯的解決辦法。
應該是1DX Mark II 吧

差點回到未來了....筆誤已修正,謝謝。

chansc wrote:
另外可以向 Canon 反映一下,「靜音快門」、「1.6x 裁切模式」都沒法設定快捷鍵,兩個這麼實用的功能,要深入選單才能設定使用,實在太浪費了⋯

我不確定能不能設成快捷鍵,不過我倒是有把靜音快門自訂到常用功能中。

夏餅 wrote:
「當電源關閉時快門簾就會強制下降來保護感光元件」
快門簾不是超脆弱的嗎wwwww

又不是要擋子彈,只要擋沙塵或水珠就夠了,換一片快門簾總比換一片CMOS便宜吧~


longman926 wrote:
EOS R的功能和體積重量,加上樓主評測電力不致只有370張,似乎可以用個十年沒問題,但就少了GPS(也較省電)又要回頭看6DII,真令人糾結

GPS 可透過藍牙功能與手機端連接在拍攝時直接匯入 GPS 資訊。


Leonarka wrote:
非針對
但你刻意把(以上)兩字去掉
然後其他人回你的
為了酸你們針對的人
明明知道也不提醒
似乎不太好吧?
以下原文

PennyFan13 wrote:
我沒有刪掉喔,應該是原作者後來修改了。
不過-4以上也怪怪的,負數的以上是指-3,-2?
還是-5,-6?

-4 EV(以上)是我後來加上去的,這樣形容我想比較精確,意指搭配 f/2.8 或 f/4 的鏡頭,暗部對焦能力至少都有 -4EV 的水準。


香蕉社长 wrote:
整篇評測之後,我有一個強烈的感覺,發現除了像素高,對焦點多「還是分區塊,不是5000多點隨你選」。和多年前的A7一代指標區別真的不大,2018年還是瞻前顧後,慢慢擠牙膏。不過佳能用戶對牙膏廠真的有愛,這種性能可以叫專業微單了,多年前的A7只能叫半成品和「玩具」

不用懷疑,就是 5,655 點任你選。

Addy wrote:
比較想知道影像的寬容度表現如何?
之前 5D4 有跟上 D850 與 A9 一些,但還是輸,不知道這一片感光元件的實際寬容度表現如何?

RAW檔還無法解,日後完整評測會再補上,謝謝。

hillside wrote:
24-105對焦會...(恕刪)

不會。

gelinma wrote:
還有清CMOS有選項可以強制打開嗎?

CMOS關機時它會自動清潔,印象不需要強制打開。

udeupa wrote:
我比較驚訝的是
EOS R + 28-70
竟然比
5D4 + 24-70
還要大這麼多!
那這樣我繼續用單眼就好了呀,為什麼要用EOS R?如果沒有尺寸的優勢的話。

兩顆鏡頭的規格截然不同,一個 f/4 一個 f/2 要怎麼比?機身實際大小的差異請看下圖吧!


futurefromdream wrote:
控制環是這麼體貼的...(恕刪)

控制環就控制環...不就是指令轉盤的一種?第一台出現在2010年的Samsung NX100身上,你想看我扯那麼選嗎?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6&t=1842984

johnnyliu3377 wrote:
接閃燈ISO AUTO...(恕刪)

這點尚未確認。

hank1680 wrote:
沒測試到連拍的對焦準確率有點可惜,
檢視照片時觸控反應好像非常遲鈍?

連拍追焦的內容有補上囉!
CANON的觸控螢幕評價一直都很高,EOS R 這款也不例外,還是我誤會你的意思?
blueneo007 wrote:...覺得恨鐵不成鋼,從5D4 6D2 到EOS R每台都是擠牙膏之作

很難讓人不覺得CANON是技術不足,專利量夠不代表都能實戰吧...

從2016到2018都是一貫的方式在出新機...

從D800出現後就是分水嶺了,以前還可以強辯高ISO與連拍不行,
現在都過了多少年了,N家出到了D850,S家A7R也出了三代,ISO與連拍會是問題嗎?

製程落後太多是存在已久的事實,要不找代工,要不投入鉅額資本支出去作全面提昇,
但C家除了口頭承諾”知道了丶會改進”,在實質上根本沒什麼大動作,落後還是落後,
所以說它全部都在故意擠牙膏是”誤會”C家了,因為有些規格真的是生不出來!

目前S家FF”只”拿下北美與中國王座,刺激似乎還不足以壯士斷腕作出真正的改革,
舊酒裝新瓶可以矇混過關幹嘛去改?沒鉅幅衰退狗吠火車根本沒用,賣得好才是進步
的最大障礙!

當然,這只是純個人觀感,不想影響別人採購決策,反正價格規格沒到位我就是剁手不買,
想買會買的多的是,不差我這一筆!
我覺得EOS R定價頂多要和Z6打平才有看頭,價格訂太高,沒機身防手震就差一大截了
吉姆林 wrote:
謝謝,用 5,655 "區"來描述似乎比較不會造成誤解。


全域對焦的話,就是只有 143/5655 區運作了?
不得不說是不是某個人的英文不好
自己貼了圖片上來連續對焦模式連拍是每秒五張
卻要看下面的低速模式的三張
toby_weng wrote:
不得不說是不是某個人的英文不好
自己貼了圖片上來連續對焦模式連拍是每秒五張
卻要看下面的低速模式的三張

對照英文說明
Shooting speed priority 5FPS
Tracking priority 3FPS
馬赫迪大說得沒錯啊

馬赫迪 wrote:
帳面上很清楚的寫了連拍八張不會對焦 Servo AF五張是釋放快門優先的
要合焦優先就會降到三張 現在Youtube上隨便找 多的是連拍不如其他家的評測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吉姆林 wrote:
經過兩天短暫的體驗...(恕刪)


lml640707 wrote:
對照英文說明Shooting...(恕刪)


仔細找了一下,這應該是發表前兩天流出的那份技術文件PDF裡面的內容吧

文件裡面規格裡有M RAW跟S RAW 而且有 3:2 4:3 19:9 1:1這些檔案模式 實機卻都沒有

還有馬赫迪大放的那張圖下面提到了, With Ser vo AF: Max . approx . 5.0 fps (shooting speed priorit y)
[Silent LV shooting: Mode 1]

可是實機靜音快門確只能單張拍攝

還有the maximum continuous shooting
speed will become slower when set ting the [LV silent shooting ] to [Disable].
靜音快門關掉的時最大連拍速會下降


所以這份文件的真實性還有待確認

這點就要麻煩吉姆大去問問原廠了

我也去看了很多影片都只有提到Servo AF連拍降到五張

沒看到半個有降到三張的說法(如果有看到其他人有提到三張的說法麻煩提供一下,謝謝)

很好奇其他家的技術文件也都有提到合焦優先的話連拍每秒會有多少嗎?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