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恆定光圈F2.8在aps-c真的有優點嗎?

lifaung wrote:
其實這個牽涉到的應該...(恕刪)


講到重點了......

小弟有限的認知裡

沒有真正的恆定光圈變焦鏡....以光通量來說

以手動變焦鏡....35-70mm F3.5-5.6

當光圈設定在最大光圈

不管在35mm還是 70mm端

光圈葉片是不會再動作了....表示光圈孔徑是不變的

但很明顯在望遠端時畫面變暗了

可是很奇怪的是,設在f5.6時還是會變暗但就沒那麼明顯?

小弟是不知道自動鏡是怎麼做啦?

而手動鏡裡的恆定變焦鏡又是怎樣設計?

小弟手邊沒有....

C.N Mr wrote:
魯大枉費你身為職業攝影拍照無數,就Canon 24-105 L鏡而言,「同一部機身、相同光圈在不同的焦距測出來的快門值不一定相同」。首先必須看畫面光度分佈的狀況,另外我們也必須記住相機使用的是反射式測光系,因此把相機架在雲台上裝上24-105 L鏡對著某一景物用同一光圈拍攝,24mm測得的快門速度和105mm測得得速度很難相同;如果使用點測光則有可能相同。如真要瞭解就必須找一面佈光均勻的牆做測試;至於不同廠牌、同焦距的鏡頭景深不同確是事實,大部分的鏡頭說明書後面都附有景深表,拿出來比較便知。


這位大大說出我不會表達的部份
C.N Mr wrote:
魯大枉費你身為職業攝...
.......如真要瞭解就必須找一面佈光均勻的牆做測試(恕刪)


魯獅 wrote:
....測光場地是一整片所有鏡頭都能含蓋進去的柏油路面停車場或一堵灰色的牆壁...(恕刪)

你自己講的話有沒有再看一次?
不能用閃燈,看是不要拍還是iso開更高,
24-70 是 EF鏡,它的F2.8在FF上效果自然與aps-c不同,
更不要說24mm端比17換算過的27mm好多了,
大砲有大砲的用處,更何況它是定焦,
不知道你談它做啥?

大光圈不是追求散景,
但鏡頭做了大光圈負擔那個重量,卻沒有散景,
這才是我要說的點,
你拍小東西靠近才有散景,那是物距特性不是光圈效果,
17-50 F2.8的散景比起55-250還沒感覺,

幫你把重點再特別重複一次給你看~
大砲有大砲的用處,更何況它是定焦,不知道你談它做啥?
你拍小東西靠近才有散景,那是物距特性不是光圈效果,17-50 F2.8的散景比起55-250還沒感覺,

上面2句你已經自己打自己的臉了......怎麼會拿大光圈的景深跟長焦段的景深比 = =
而且拍照你永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情況.....像下面這張就是T116縮1~2級的光圈拍的照片ISO1600(真的很剛好我有用到T116的恆定光圈功能)另外T116的恆定大光圈設計多餘?你買了廣角鏡永遠不會在室內拍照?廣角不能拍人像? ~千萬別被器材限制自己~



魯獅 wrote:
例如完全沒有光線變化下的一片稻田,您將發現拍得的照片亮度會隨著焦距不同而有所改變...(恕刪)
年假期間拍了一些室內照片,發現真的有這樣的情況,不過還不算嚴重
用的是Nikon 24-85mm VR,全程固定用f/4.5
回去要看看EXIF的內容,不確定是不是在"未標示焦段"的區域下拍攝而造成的(ex.焦段轉至24mm與35mm中間)
看來變焦鏡好像有不少眉角要注意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青菜水果,各有所好

151515

步入中年走下坡 wrote:
大光圈不是追求散景,但鏡頭做了大光圈負擔那個重量,卻沒有散景,
這才是我要說的點,你拍小東西靠近才有散景,那是物距特性不是光圈效果,
17-50 F2.8的散景比起55-250還沒感覺...(恕刪)


正好這張完全符合你說的:
低ISO/光圈F2.8/70mm (不到100mm), 散景散得很明顯阿~
我正好應該符合你所謂新手耶,那新手拍得出來,閣下到底該怪自己還是怪器材?

1/25, F2.8, ISO100, 70mm

步入中年走下坡 wrote:
我只有定焦鏡,在最大...(恕刪)

我能理解你的明白
當然f2.8是不太夠用
如果有24-70 f1.4恆定光圈只賣7w
畫質銳利~顏色飽和~速度尚可
我一定二話不說~馬上來一管
問題是
有這種鏡頭嗎
如果真的有這種鏡頭10w買得到嗎?

f2.8恆定不管在ff或是aps-c上
都是一種多方權衡下的產物
單眼相機拍攝模式之所以能存活到現在
靠的是能依照不同狀態
更替不同的鏡頭
光圈大小不會影響視角
光圈大小不會直接影響雜訊
光圈永遠不夠大
只是
看你怎麼用而已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