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斯 wrote:喲講不個道理就在亂瞎...(恕刪) 唷......大師阿薩斯, 您不如開堂課教導我們這些無知的小弟吧也好讓我們膜拜一下大師的博學精深整天在那邊可悲來可悲去的, 不僅不能解決事情, 還汙染板面
阿薩斯 wrote:你確定不會是雜訊2倍暴增嗎現在什麼時候流行CMOS無腦崇拜了先搞清楚CMOS原理特性吧.... 可能大師的資訊還在10幾年前, 所以才對CMOS的發展這麼悲觀吧大師請參考這個在了解CMOS的原理特性後接下來就是了解近代高階CMOS如何降噪以下是Canon的降噪技術http://www.canon.co.jp/imaging/cmos/technology-e/noise_reduction.html這篇裡面有提到近代CMOS(含降噪技術)與CCD比較之優劣
jeipe89sp wrote:領先者,未必真能領先到底就是了。不過,我還是推佳能。 贊同這句話, 科技進步的速度很快光看晶圓製程技術這三年進步多少就能瞭解老佳應該不是端不出這個等級的牛肉... 只是端不端的問題...搞不好老佳跟索尼準備磨刀霍霍向豬羊也說不定最近不是風聲很多
ares59 wrote:希望不要跟三年前的曝...(恕刪) 說到這個, 最近NIKON在半導體曝光機做的蠻有聲有色的雖然市佔率比不上老大ASML但印象中INTEL宣佈下一世代32nm的曝光機要用NIKON的代表著業界最高標準的公司要用NIKON的, 這應該對ASML有很大殺傷力吧好吧......至少台積電32nm還會用ASML的, 接下來就不一定了(可能是E-Beam或ASML EUV)CANON的曝光機?! 嗯.....面板廠用比較多(或許是出自競爭考量? 總之NIKON選擇半導體曝光機這條路, CANON選擇走面板曝光機)不過面板廠用的跟半導體用的精度差多了, 光看面板製程跟半導體製程對線寬要求的程度就能略知一二半導體用的曝光機對overlay要求需達到個位數nm的精準度同時光學解析度須達到10000line/mm以上的水準而且幾年CANON TFT LCD六/七代曝光機設計出問題導致一堆面板廠跟著倒楣而且CANON的曝光機常常對不準要拉MARK回到相機...Canon未來要怎麼維持優勢先把高ISO橫紋搞定再說吧現在不管Canon哪台相機, 在ISO3200或6400都看的到橫紋 (Olympus也有, 所以不單是Canon的問題而已)這個橫紋似乎沒辦法用其他NR軟體處理掉所以即使用NR軟體消掉雜訊橫紋也還是在那邊, 這樣的圖像我覺得是不能用的但Nikon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 D3/D700皆無橫紋, 因此可以大膽的把ISO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