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50mm大PK,我為什麼選擇了S50A?

ourboy wrote:
////----
至於這點可能沒有這麼單純 就像天秤的兩端過猶不及,而平衡點總在兩者之間...
-----/////


對於這事倒是簡單到不行,現實就是我們都必須受制於廠商,廠商拿一顆鏡頭出來賣,對於性能我們一點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單純只有掏不掏錢..想不想買。
對於性能平衡像天平...你只能去挑一隻合意的,挑到自己合意的,其實再說別隻鏡頭如何如何不平衡。我想立場早已偏離,而且說再多也不會讓廠商再拿出100%合你意的鏡頭。覺得太銳利..5D3的風格設定可以設定銳利度負的阿,這是可改變的,去要求一隻鏡頭不夠柔軟,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假如你這想法能夠撐到50L II出來的話,到時還會用天平來衡量50L II鏡頭的平衡點嗎?
印象中Canon EF 50/1.2 L 好像比較貴,而且價高的比例不少。
即使價高,50L也被人包容讚賞到這種地步,不願誠心認同他鏡真的較好。
猜想日後不會有50L II上市,
因為有可能比第一代表現更好的第二代會被認為不適合拍人像。

鏡頭各項表現較佳的不適合拍人像?
那意思指Otus55是用來拍靜物或風景囉!

shinegg123 wrote:
每次看到這種爭執就覺...(恕刪)


我喜歡瞳孔 , 睫毛 , 毛髮很清楚 , 皮膚卻很光滑的照片

解像力不夠強的鏡頭滿足不了我的需求 (因為後製加銳利度 , 毛髮會毛躁)

我又喜歡帶景 , 微距也不合用

只好用銳利無比的 非微距 鏡頭來努力修膚了 (我好辛苦)
雖然有些回應有點斷章取義跟刻意歪串 根本不想理會
但有些正面的討論 還是想回應一下

1.我沒有說銳利的鏡頭不好 也沒有說 "銳利的鏡頭拍人不好"
只是說 有些人喜歡用銳利的鏡頭拍完人再把臉弄很糊 跟其他部分根本對不起來 不是很矛盾嗎?

2.我也沒有說銳利的鏡頭不好 或只能拍啥 只是說 每個鏡頭都有它適合跟好用的地方
你高興拿移軸鏡 柔焦鏡拍風景 然後LOMO後製的很有fu 高興拿微距鏡把人拍得像生態紀實
也沒什麼不好 拍得好看的照片 就是會好看 看怎麼拍 跟每個人的喜好而已


然後 我個人覺得 銳利也不是鏡頭唯一的指標 更何況有些人甚至對銳利的定義跟看法都不同
成天追著所謂銳利度跑的 真的知道要的是什麼嗎?<--- 這個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順便附上一段其他主題看到的影片

用對比營造的對比銳利度 跟真正色彩細節層次豐富營造的銳利度是兩回事

光說銳利度 後製好多選項可以拉 隨便一顆鏡頭拍得去拉一拉行不行?
所謂瞳孔 毛髮 甚至身上衣服的織物紋理細節 就算你用微距鏡拍 縮圖後又能看到多少?
每張照片都拍了需要用4K螢幕或海報牆輸出檢視?
真的有這種需求 再來回頭看看所謂真正銳利跟解析的差別吧..

一顆鏡頭可以看可以玩可以應用的地方很多 成天只會看"所謂的銳利度"的話 也難怪新鏡頭都往這方向做...
shinegg123 wrote:
雖然有些回應有點斷章...(恕刪)


我想提醒一下,要做到高對比/解像力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同時也表示其他的光學性能必須要有高水準

對於大光圈的畫質來說,球面像差的修正是一大重點
單單要修正球面像差並不難,但修正過頭又會出現二線性散景
要抓到平衡點並不容易

色散修正則是另一大重點,不論是縱向或橫向色散,修正不好都無法得到高對比/解像力
你可以說你不需要那麼高的對比或解像力,但色散過高就不可能有真實的顏色還原,散景也不會柔順
其他的像差同樣也都會影響影像的還原,像差越高失真越多
當然還原度越高是不是越討喜那就見仁見智

新鏡的走向不該看做"衝高對比/解像力",而該解讀成"提高還原度"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shinegg123 wrote:
有些人喜歡用銳利的鏡頭拍完人再把臉弄很糊 跟其他部分根本對不起來 不是很矛盾嗎?

一點也不矛盾!應該沒有人後製是直接把整個人弄糊的...通常都是利用圖層局部針對皮膚加以柔化,但眼睛、睫毛等地方卻可以保持銳利清晰!


shinegg123 wrote:
光說銳利度 後製好多選項可以拉 隨便一顆鏡頭拍得去拉一拉行不行?
所謂瞳孔 毛髮 甚至身上衣服的織物紋理細節 就算你用微距鏡拍 縮圖後又能看到多少?
每張照片都拍了需要用4K螢幕或海報牆輸出檢視?

後製的銳利化跟直接拍出來的銳利度是不同的!尤其是開放光圈拍攝時不夠銳利而使用軟體去強化,有時看起來真的會不太自然...當然縮圖時可能看不太出差別,但是一張是只有縮圖比較能看,另一張則是不管縮圖或放大後都很吸引人,那為什麼還要選前者呢?千萬可別圖到用時方恨小啊!


shinegg123 wrote:
一顆鏡頭可以看可以玩可以應用的地方很多 成天只會看"所謂的銳利度"的話 也難怪新鏡頭都往這方向做...

銳利度只是一顆好鏡頭具有的基本條件之一,當然這絕對無法代表一切!不過假如這方面的基礎不夠扎實,即使發色、散景很棒,那還是有點可惜...Canon的神鏡200mm F1.8L為什麼會被稱為神鏡?除了它的散景超優之外,另外就是因為它的銳利度在所有廠牌的鏡頭中算是數一數二的!

Canon從24mm~135mm的大光圈定焦L鏡我有24mm II、35mm、85mm II、135mm,就只有50mm沒買還在等待它的第二代推出,因為我相信下一代50L應該會有大幅的進步,畢竟現在有了Zeiss Otus、Sigma ART這些新世代鏡頭做為比較,差人家太遠的話就不好看了...

shinegg123 wrote:
雖然有些回應有點斷章...(恕刪)


對我來說,要銳利+光圈全開1.2我有85L II

要望遠銳利我也有小白兔

50L銳不銳利,對我來說不是重點

反倒是多一種選擇!

同樣光圈1.2,50L帶給我的立體感與光影呈現感,有些時候我真的覺得很驚喜!



銳利度高不是不好,不過真的不是評鑑鏡頭唯一的指標~

難道比SIGMA 50 ART解析差的鏡頭,都成了爛鏡?

也沒這麼誇張吧?


我從來都覺得SIGMA 50 ART是顆好鏡頭!


倒是許多沒用過50L的人早已先入為主覺得它是顆爛鏡了......不覺得這現狀有點微妙嗎?
以前說我愛副廠鏡,都被網友笑。現在說我愛原廠鏡,都被網友笑。噗!

timy312 wrote:
對我來說,要銳利+光...(恕刪)


50L 我希望他越爛越好

最好是大家都嫌棄他


我才可以用更低的價錢去接

PS四九零零 wrote:
50L 我希望他越爛...(恕刪)


50L的二手價應該不容易崩

因為擁有50L的人本來就不多

33000~35000應該維持的住

不像35L

30000甚至以下都有人賣.........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