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公司價格調降的關係,我看網路上有許多鏡頭新售價均已反應調降的結果,但也有許多店家並未調整,以至於有公司貨比別人多一萬元左右,或是水貨比公司貨貴。我們一般消費者都已知道鏡頭調降的事,而店家從事的正是器材的買賣,資訊的掌握應該比一般消費者更迅速才是,但打電話詢問的結果多是不知道有這回事,或是答以並沒有這回事。例如,85 1.2分期價一直以來都是74000左右,現也有許多店家調整到64000左右。如果有消費者用認知上是74000的價格訂了一顆鏡頭,過一星期才知道人家許多店家早就調降成64000了,而被拒絕退貨。網友一般都會反應:硬該細賀,誰叫你不先查價。但我覺得明明調降是事實,店家是否也算是刻意隱瞞,多鑽消費者10000元,雖是不犯法(是吧?)但也實在有失厚道。反正只要總公司一有調降的動作,有的店家會迅速反應價格,但也有許多店家假裝沒這回事,先多賺一筆再說,再次強調,店家應該是沒犯法的,只是我覺得不厚道,所以店家捍衛隊可免發表意見。
說真的, 降價只是剛好而已..... 搞不好還降不夠!若有留意全球景氣經濟面的動向應該可以感受到景氣的急降溫, 連之前搶都搶不到的 Leica 新品二手品現在都多了起來, 降價還賣不太掉, 前一波因為景氣大好造成這種非必需品的價錢膨脹現在也必須修正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