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enky wrote:完全同意魯獅的論點+...(恕刪) 所有買高畫素的業餘攝影愛好者以及職業工作者都是無知嗎數位645的4000萬以上的畫素難道都是白癡拿七位數的金額去購買嗎說穿了某大不過就是喜歡告訴他家以前用底片的時候怎樣怎樣現在用數位又怎樣怎樣然後手上有很多L鏡頭CY鏡頭然後又說18-200是很好用的鏡頭因為他不開大光圈也不打閃光燈室內可以光圈F8手持拍攝他要用來"交差"的"作品"
jacky.jou wrote:如果在機身上選擇小尺寸來拍攝,也是無法擺脫高畫素畫質無法提昇的這現象嗎?(恕刪) 假如設定:RAW ---檔案最大SRAW1---檔案中等SRAW2---檔案最小但取得RAW檔中的JPG檔,都是一樣大小的最大呎吋的JPG檔案.足見都是以最高畫素拍照,機身再予縮圖存檔的.
請看這棟樓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2167089&p=1某大矛盾都在裡面如果今日只有小弟弟我一人對您有意見那或許真是我的問題但是情況不是這樣
傷心的85 wrote:+1 真的看了超煩....(恕刪) 也許魯叔叔的副業是一位極度擅長逆向操作的CANON 5D2超級銷售員!!!說真的..在01閒晃也一陣子了..魯大的PO文也見識了不少..我是覺得他某些觀念是還真的挺有那一回事的至於刺耳的那部分..大家就笑笑就好阿..因為這才是正宗"魯式風格"
我個人是覺得 5D 的畫質比 5D II 要純淨一些...當然那是感覺啦, 5D 已經脫手了, 所以也無從比較...不過要說感光元件的進步程度, 我個人也是持保留態度, 因為我不覺得畫質或雜訊抑制在近年來有大幅的進步, 真正進步的應該是畫素與除雜訊的演算法吧!有時候不是說技術沒有進步工程師就會被開除, 至少他們在高畫素的處理速度, 高畫素下的除雜訊演算都做得不錯...更何況除非光學與感光元件的材料與特性有跨時代的演進, 否則就算想進步也沒辦法阿...(比方說鏡片的透光率已經到 97%, 那就算進步到 99% 也很難看出來吧!)
Wang_Sherlock wrote:半導體 九年還沒任何進步 沒人會買單的...(恕刪) 的確,雖然CMOS一直在進步,但是總畫素增加的速度太快,導致進步的成果沒有反應到畫質上。如果總畫素不在增加,那MICRO LENS等等的改良,就能夠有效增加每畫素的受光量,畫質自然會變好。
klein3358 wrote:我個人是覺得 5D 的畫質比 5D II 要純淨一些... ...(恕刪) 5D畫質比5DII乾淨+1不過,5DII拍出來的就是很吸睛,5D的看起來卻是有點灰,要放大看細節才能明白5D的細節竟然比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