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有.也玩過別人的L鏡.(自用16~35.24~70.70~200II.別人的50.85)以我的經驗是.L鏡是否比一般鏡頭能拍出更好的銳利度.飽和度??答案是可以的.但只是提升到你肉眼看的出差別的程度而已.而且很多大光圈L鏡在最大光圈下都無法達到最適光圈值.(銳利度)天空明明沒那麼藍.想靠鏡頭想拍出藍天白雲也是不可能的事.鏡頭只能盡量呈現出當時的畫面而已.(而且也跟機身設定有關係)如果有如此神鏡麻煩跟我說一下.很想看看神鏡有多神.
自從買了Canon數位單眼後,就一直只拍RAW檔,某回應客戶急用要求,儲存RAW+LJPG,客戶先以LJPG輸出15吋照片給陸客帶回去,後來再以RAW轉JPG再輸出15吋照片,比較過後,客戶直說,還是拍RAW品質好多了.很多人不輸出大尺寸照片或只在電腦螢幕看而已,直出JPG或拍RAW檔,其實並沒有甚麼差別,就好比用5DII和600D拍的也沒甚麼差別一樣,但輸出大尺寸照片,或把檔案在電腦螢幕以100%放大來看,畫質就差很大了.機身不作設定,事後也不進DPP或PS調整,即使L鏡在大好天候下拍的,色彩也同樣平平淡淡而已. 魯獅相簿
siusiusun wrote:反正一般而言, L 鏡並不是隨便用起來都可以拍到色彩飽滿又銳利的照片網路上大家都在吹這個那個L 鏡出來的顏色很好怎樣怎樣, 也是不能亂相信要銳利色飽滿也得光線好才能"拍"出來; 當光線不夠或不好, 那麼用上神話般的L 鏡下也需要後制才能"弄"出來, 是吧?...(恕刪) 很好! 失主終於知道後製才是王道的真義! 現在放下屠刀,回頭是岸還不遲阿!不過,放寬心,你並不是第一個現在才知道L鏡沒有比較神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朋友常羨慕我拿L鏡,我都回說其實L鏡拍中性模式時,發色很淡很平的,丟了RAW檔直出中性模式的JPG給朋友看,還是不相信,一個一個仍然往L鏡火坑裡跳呢!只能說紅圈魔力真的是太強了!那為何我還是愛用L鏡呢?以定焦35MM為例,35L F1.4 就是比 C 35MM F2 光圈大,對焦就是比較安靜,紅圈就是比較帥,散景感覺自我感覺就是比較好,這是我買的原因。不然,說鍍膜抗耀光強一點,若少拍逆光照,也感受不太出來,說紫邊,不放大去看也看不太出來,說周邊解析,平時拍照也不會花一堆時間去看周邊解析...再分享一點,我最近才知道的,我本來一直以為L鏡除了手感好、有變焦恆定光圈、有定焦大光圈的好處外,拍RAW檔來後製時,L鏡感覺會比副廠鏡容易後製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但自己拿35L跟SIGMA 50 1.4 來比較時,除了視野與散景不一樣,固定白平衡時,中性模式拍出來發色與後製感覺幾乎一樣呢!那我會不會覺得35L很不值呢?不會滴...因為我就喜歡35L散景的感覺。
uffizi_c wrote:2011-04-07 10:16 #91我想樓主沒注意到光線對顏色的巨大影響, 沒錯. 現場要有足夠光線,機子才能感光.拍底片時也會有類似狀況, 有時伴隨失焦或手震, 多半是曝光過度了點.多拍些, 也試試一下包圍曝光.目前可能是想試L鏡才會如此執著吧. 正片固然是一曝定生死, 不同軟片表現差異極大, 沖放也可以做手腳地.數位攝影後製是優勢, 不用可惜.
話說在底片時代 ,L鏡跟非L鏡去用正片拍 ,大概就能看出來色彩的差異性 ,L鏡色彩濃密的很綿密 ,非L鏡色彩比較起來就有點感覺到某些色階有斷層 ,現在改用數位單眼拍 ,沒有調一下色溫或拉一下RGB曲線 , 顏色是不可能好看的 ,但是L鏡的色彩經後製後還是會比非L鏡色彩來的綿密自然 !不過大陰天之下 , 大概只有LEICA或ZEISS還可以拍出些可看的色彩 !
Canon L鏡好在哪裡?以個人使用過很少數的幾顆L鏡,感覺它是比非L鏡堪用一些而已,要是L鏡有那麼好的話,Canon 就不必1代,2代,3代.....5代鏡一直出個不停了,還一代比一代賣得更高價.而個人使用過的這很少數的幾顆L鏡,它的最大和最小光圈竟然都是不堪用的.而百微L鏡是設計拍微距專用的,聽聞超過3M以上的距離後,它的畫質銳利度普遍下降,根本比不上一般鏡頭的.魯獅相簿
看了前面許多大大的回應, 有些感想也來說說..其實我個人的認知是: 所有影像媒介, 都是後製的結果.所謂的 JPG 直出, 不過是把後製的過程交給機器代勞而已, 不同的機器, 就得到不同的後製結果. 即使以 RAW 拍攝, 其實也是機器處理之後的結果. 不過相較於 JPG 的輸出, RAW 則是盡可能保留原始影像的資料細節, 因此有較多的細節與降階. 看起來的結果就是感覺銳度較差, 對比較低, 事實上這樣的影像資料反而有最大的後製空間.就算是底片時代的影像資料, 事實上也跟底片特質, 與沖洗顯像過程有關, 事實也是後製的一種.後製其實在數位時代, 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差別只是在於後製的程度跟方法而已.但是反過來說器材無用論, 其實也是不公平的.不同的鏡頭, 得到的結果一定也不一樣. 雖然後製縮圖貼上網之後, 很多差別並不容易看得出來, 但是如果回頭看原始 RAW 資料, 我相信不同的鏡頭, 得到影像的細節跟色階一定有所差異. 好的鏡頭還是比較容易得到高細節降階柔順的影像, 這樣的影像資料, 在後製的過程是比較容易且有較大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