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Canon 謠言專家 2010的預測

diffusionless wrote:
加IS本身是不錯,但...(恕刪)

當然是IS加入比較誘人啊
畢竟綜觀現在各廠各焦段的鏡頭,都可以看得出來IS加入對畫質造成的影響就算有,也只是相當微小的
所以加入IS又提昇畫質的下一支鏡皇並不是不可行的
所以您說的舉例,後者畫質也不會好上IS的多少,選擇IS絕對是明智,畫質再好拍不清楚都是枉然...

反向思考
24-105沒了IS,畫質好一點點,請問客群會更多嗎??
版上有太多討論與例子,24-105有了IS比24-70好用太多了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100-500太誇張...(恕刪)

Canon以前FD時代有支New FD150-600mm f/5.6L,但到EF就不見了。
以前佳鑫有看過,不知是否被買走了?
http://blog.sina.com.tw/ysrl/
R6.2 wrote:
100%實際上震得蠻嚴重的
如果有IS,在1/125s下其實這些小震動絕對都可以避免的...

走過吊橋的人應該都知道橋會上下左右晃
人震比手震來得大
開了IS不見得有用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diffusionless wrote:
如果說24-70L IS的畫質不如24-70L畫質...(恕刪)

不用如果, 因為根本不可能啊
如果你是Canon老闆或鏡頭研發部的頭, 在2010年的此時你會讓一根畫質不如24-70L的IS版走出實驗室?

meridian wrote:
會讓一根畫質不如24-70L的IS版走出實驗室?

2470大概也沒比2870好到哪裡去吧
wonly wrote:
走過吊橋的人應該都知...(恕刪)

因為這是連拍的,只有這張不清楚,所以拿此為舉例,這張非常明顯的手震了...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24-70到底要不要加IS已經爭執已久
其實IS雖非萬能~~但倒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24-70加上IS還是有一定的可用與必要之處(也不是只用24端拍吧)
但前提是有兩個重點是要被兼顧的
1.鏡頭的成像品質
2.鏡頭重量(過重的鏡頭配上較輕的機身就頭重腳輕~增加手持負擔)
也許..還可以加上...
3.價錢 (笑~~)

另外
IS在廣角端
還是相當有用的

Below is 24mm...

T=0.5"


T=2.5"
meridian wrote:
不用如果, 因為根本...(恕刪)


那小白IS有比小白好嗎?


老闆應該不是去管這個,否則東西做不到就不賣,太虧啦!



當然是以現有技術做多少達到一個預設目標,但目標不會都是消費者預期不斷突破過去,那樣錢不知道要燒多少才可以成功,公司大概苦哈哈!

回歸主題!

看到小白兔is特別強調<光學>防震,我想未來加上is應該是必備方向,也是一般實用較實惠,畢竟畫質再好震到都沒有用!

只不過,人是貪心希望畫質和便利性能雙全!





因為目前is技術焦段在標準廣角的都是在F4以下,小小白到小小白is沒有問題,不僅is和畫質都可以達到,但小白到小白is卻損失,而小黑六的結果顯示目前應該是可以做到畫質和is並重,所以相信這部份可以做到!

但135廣角標準f/2.8以上IS或VR的還未見到,而且安全快門相對望遠低很多,光是IS加進來可以達到多少級快門與畫質影響,就不是那麼簡單吧!

diffusionless wrote:
那小白IS有比小白好...(恕刪)

廣角其實沒有必要加入IS,因為加了效果也不大,不管是鏡頭還是機身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廣角其實沒有必要加入...(恕刪)


小弟並非只像14-24或16-35這種跨越到超廣角的部份,而是像24-70這種廣角到標準焦段的廣角!

只不過,覺得這個部份難度比較高,要顧及廣角、標準到小望遠的畫質,所以覺得不需急進作法!

但相信應該還是CANON會首先推出,然後幾年後NIKON再出!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