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早前澳門也好像有鳥友拍到黃鸝,自己則一如既往的無鳥運,連見也沒見到。

非常贊同jones691122的說法及原則,每位鳥友的拍鳥心態都不盡相同。至於

誘拍方面,我暫時仍不知對雀鳥的影響,所以我也不會使用。

或許自己有點自私,也不太懂甚麼大道理。然而,我只希望鳥攝可以持續下去。

為了達到此目的,我歡迎一切有幫助的事物。

afon

jones691122 wrote:
Birdy 兄所言,...(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早前澳門也好像有鳥友...(恕刪)

黃鸝在台灣是極少的留鳥和過境鳥,屬二級保育鳥類,
爬文研究,才知黃鸝是晚熟型鳥類,看來似乎對生存環境有非常嚴苛的條件,
活動空間常於高林上,可惜台灣過度開墾,很多鳥已找不到適合的空間,數量逐漸減少,
我想黃鸝居住在人類公園一定也是逼不得已的,鳥又有領域性。
而最近出現的黃鸝不知是留鳥還是過境而已
但看報導似乎是以此地居住下來,但也不清楚到底能否繁衍後代?
那天我似乎也只見一隻黃鸝鳥而已,希望不會步入Birdy兄所提及的狀況,找不到鳥伴!

其實大部份鳥友都是與鳥保持一定的距離,大地色衣著,工具也幾乎是上迷彩砲衣偽裝,
盡量不出聲,靜靜拍攝。

願生態永存。


jones691122 wrote:
黃鸝在台灣是極少的留鳥和過境鳥,屬二級保育鳥類,
爬文研究,才知黃鸝是晚熟型鳥類,看來似乎對生存環境有非常嚴苛的條件,
活動空間常於高林上,可惜台灣過度開墾,很多鳥已找不到適合的空間,數量逐漸減少,
我想黃鸝居住在人類公園一定也是逼不得已的,鳥又有領域性。
而最近出現的黃鸝不知是留鳥還是過境而已
但看報導似乎是以此地居住下來,但也不清楚到底能否繁衍後代?
那天我似乎也只見一隻黃鸝鳥而已,希望不會步入Birdy兄所提及的狀況,找不到鳥伴!

其實大部份鳥友都是與鳥保持一定的距離,大地色衣著,工具也幾乎是上迷彩砲衣偽裝,
盡量不出聲,靜靜拍攝。

願生態永存。...(恕刪)


黃鸝應該是1級保育鳥? 鳥會曾做統計台灣剩不到50隻? 似乎難以置信!

目前瓊斯兄您看到的黃離是留鳥 在那居住了至少4年

黃鸝很怕人 常被(看到)其他鳥類~ 喜鵲 樹鵲 小捲尾 攻擊 選擇人較多的公園高樹築巢育雛 是很不得已

這次築巢的是定居在此的第一代 已知的第二代(大鵬新村誕生的)公鳥

在這找不到伴 以及被過多的鳥友追逐 越飛越高 最後一次 我還看到電視台來拍

躲到最後 已經飛到別的地方(這地方人更多 只是沒人注意到)

把一隻鳥能棲息的地方 由於人的干擾 過多的人 而嚇跑她(黃鸝鳥很怕人) 是大家都應該反省


曾聽朋友說 目前在拍攝中 有人放鳥音引誘 聽到覺得很無言 鳥的鳴叫 分很多種意義 不同的語言

有求伴的 有打招呼的 有對話的 有領域宣式的 這對黃鸝鳥 已經築巢了 放鳥音豈不是對它們干擾?

再說 市面上的鳥音 根本就不是黃鸝的日常鳴叫 我聽過的黃離鳴聲 卻不曾在cd聽過




peirreflame wrote:
黃鸝應該是1級保育鳥...(恕刪)

已經變更為一級了嗎?我是從鳥會買那本書上看的@@
不到五十隻 令我感到更加難過了!
不知黃鸝是否有辦法像五色鳥這樣復育?
不過依台灣生態破壞嚴重的情況下

此黃鸝事件,希望能讓大家更加省思!
也喚起台灣在生態保育宣傳這塊真的非常需要加強。
不論是黃鸝事件或是螢火蟲的事,最近真的滿城風雨。

感謝Birdy兄抽空回覆,學習了!


這是昨天在台南拍到的,想請問各位大哥這是哪種隼類??
拍得很模糊還請見諒
這不是隼 這是鳳頭蒼鷹吧
afon wrote:
早前澳門也好像有鳥友...(恕刪)
受教了...
小弟一直以為小型鷹類都叫"隼"
剛查了一下原來是台灣特有亞種..
這麼稀有的鳥類怎會出現在都市??
您們台灣有黃鸝的故事,我們這邊還要超過。澳門的一個離島數十年前就有個樹林,由於條件適合,

各種鷺鳥都在以此作為繁殖地。時移世易,這樹林附近就是我們的龍頭產業---博彩業所在的賭場

集中地,而且隔了馬路更削山建了幢超級豪宅。最近政府要在樹林旁興建交通安全宣傳中心,並

一再強調說不會影響林中雀鳥。

您們的故事或可理解為認知不同所致,但我們這裡的情況卻是政府主導的,相信肯定是深思熟慮的。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似曾相識的灰斑

外拍除了可舒展筋骨及呼吸新鮮空氣之外,若能有收獲就更開心。按自己的

處理順序,拍得照片要後製編輯、搜尋相關資料對其進行識別,貼文分享以及

歸檔收藏。因此,這部分的案頭工作也要花不少時間,但慢慢覺得搜尋資料及

識別工作其實是滋味無窮的。




01.3月中曾往香港米埔自然護理區的灘涂拍了一整天,而且收獲相當豐富。然而,

稍後又要準備外遊的大小事宜,加上整理京都的意外收獲又花了不少時間。

當外遊的紀錄告一段落,再回到原來的工作。噢!這隻是甚麼東西。

有鳥友提醒過我最近的照片都很〝爆〞,我當時也不知問題在哪裡。今天到了

內地中山小住兩天,用這的的傳統LCD顯示器貼文。我的天!照片真的很光。

估計是年初時,家中的顯示器換了LED的(感覺比LCD的亮)而導致光度出了

問題。或許這就是〝爆〞的原因。




02.記得拍攝時,這隻走得很接近觀鳥屋。當時既有鳳頭PT,又有長繁殖羽的黑臉,

所以匆匆拍了牠幾張後就轉移目標。當時的印象,覺得牠有像鴴的嘴,而羽色及

花紋卻像杓鷸的。翻遍了圖鑑總找不到相似的照片,在網路逛各大圖片庫及參考

前輩贈予的資料後,覺得牠有點像一隻稱為灰斑鴴的東西。詢問過資深鳥友的

意見後,終識別為非繁殖羽的灰斑鴴。




03.當時這隻灰斑在泥灘上拉出一條頗長的蠕蟲,像在拔河嗎?




04.灰斑鴴Grey Plover,學名Pluvialis squatarola,分類為:

鷸鴴目>鴴科>斑鴴屬



05.這帖在中山時貼的,網速太慢,致令漏了一張照片。現在補貼,請諒。

3-8月是雀鳥繁殖季節,牠們可能會因為受到騷擾而放棄回巢育雛。

為避免爭相仿傚而導致慘劇發生,請各位勿在這段時間內貼出有巢、雛幼鳥、親鳥

抱卵及餵飼的照片。

感激。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越拍越棒~~~~
afon wrote:
似曾相識的灰斑外拍...(恕刪)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