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牠標誌性的嘴看來,這應肯定是猛禽,大概是鷹科的一種。3年多來的體驗,雀鳥可容許移動的汽車接近,但人類就肯定不能。有汽車的鳥友是幸福的,我就只好繼續騎著自己的電單車/機車吧了。afontact1999 wrote:好吧!繼續原來的遊戲...(恕刪)
鴨川有鴨京都的鴨川真是名符其實的,不說其他雀鳥,光在我所逛的約百米的四條大橋這一段就拍到了3種鴨子。最重要的一點是,這裡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聽著鳥語,聞著花香(京都馬路旁都植有飄香),在這河畔賞鳥真是賞心樂事。01.在鴨川見到最多的鴨子是綠頭鴨Mallard,學名Anas platyrhynchos,分類為:雁形目>鴨科>鴨屬02.由於已是繁殖季節,準備好繁殖下一代的雀鳥均已配對成功。大部分鴨子都是雌雄異色的,但各種母鴨羽色卻是非常近似。幸好牠們均已成雙成對,所以一看就知這隻是綠頭鴨雌鳥。再來細看母鴨的特徵:黃底黑斑的嘴及黑色的貫眼紋。03.綠頭雄鴨則較易識別,亮綠色的頭,白色的頸圈,黃色的嘴(不知尾巴有捲曲的羽毛算不算)。此外,雌雄鴨均有紫色的翼鏡。04.也見到不少的赤頸鴨Eurasian Wigeon,學名Anas penelope,分類為:雁形目>鴨科>鴨屬05.赤頸母鴨雖沒有公鴨奪眼球的亮麗羽毛,但也有著同樣的灰色而尖端帶黑的嘴。06.拍攝時還見到一隻雄性赤頸亞成鳥。其實,除了大部分母鴨羽色近似之外,亞成鳥又與母鴨比較相似,所以這次牠們一家大小都在,就給予我一個好例子。07.拍攝時不知道原來尚有一個品種在場,或許是牠們的羽色較平實,當時還誤以為是兩隻母鴨(好像動物絕少有性傾向的問題的)在一起。編輯照片時,始發覺全是自己失察所致,所以我們對動物也不應以貌取〝物〞。其實這兩隻是斑嘴鴨Eastern Spot-billed Duck,恰巧牠們是雌雄同色的,除了有尖端黃色的黑嘴之外,最大特徵是粗黑貫眼紋及長長的冠紋。斑嘴學名Anas zonorhyncha,分類為:雁形目>鴨科>鴨屬3-8月是雀鳥繁殖季節,牠們可能會因為受到騷擾而放棄回巢育雛。為避免爭相仿傚而導致慘劇發生,請各位勿在這段時間內貼出有巢、雛幼鳥、親鳥抱卵及餵飼的照片。感激。afon
afon wrote:鴨川有鴨京都的鴨川真...(恕刪) 真是漂亮極了,很喜歡牠們五顏六色的衣服 ^^看到afon大繼續分享拍攝心得,很開心 ^^ 祝您假日愉快附一張挫作:黃鸝最近也因黃鸝事件,造成居民與鳥友衝突,看來值得大家省思,如何共存美好環境又能兩者兼具,是一大考驗。
我也有鴨子今天去拍桐花居然發現有這種鴨子牠不怕人一直朝我游過來可能平時有人餵食另一水鳥就一點都不肯合作雖然水塘不大繞來繞去很累耶這是今天的目標意外的鴨子最後終於妥協的鳥 這一隻很熟 但想不起來 結論拍鳥比拍花還要HIGH
口黑臉黑的琵嘴鴨川的一輯貼出後,京都賞鳥的部分就完結了。猛然想起3月中往港米埔自然護理區外拍時的照片還未編輯完成,而且大部分照片是未歸檔的。嘩!中獎了。01.編輯時,一張張有趣的照片又帶我回到濕地上觀鳥屋。記得剛入屋時,準備漲的潮水還在幾十米外。通過鏡頭,看到一些奇怪的鴨子---嘴比一般鴨子的長及寬,而且驟看就像戲劇中青天大老爺包先生的造型一樣---口黑臉黑。02.這是琵嘴Northern Shoveler,左邊羽色豐富且〝口黑臉黑〞的是公鴨,右邊的則是母鴨。公母鴨共同特徵是長而寬的嘴。03.這隻雄性琵嘴站在老遠的水邊,相比剛才的公鴨那個白色的胸部,這隻尚有少許深色的羽毛,估計是尚未成熟的亞成鳥吧。04.其實,母鴨還有一條深色的貫眼紋。琵嘴鴨Northern Shoveler,學名Anas clypeata,分類為:雁形目>鴨科>鴨屬3-8月是雀鳥繁殖季節,牠們可能會因為受到騷擾而放棄回巢育雛。為避免爭相仿傚而導致慘劇發生,請各位勿在這段時間內貼出有巢、雛幼鳥、親鳥抱卵及餵飼的照片。感激。afon
jones691122 wrote:最近也因黃鸝事件,造成居民與鳥友衝突,看來值得大家省思,如何共存美好環境又能兩者兼具,是一大考驗。(恕刪) 說來話長 原本發現黃鸝除了當地居民 加上我不超過三人 為何沒有散發消息?1)黃鸝已經頻臨絕種2)前年在大鵬新村生的黃鸝 是目前築巢的後代 去年叫了一整年 找不到伴 看了都心酸3)黃鸝讓覬覦抓鳥為業的人士 有利可圖 尤其育雛4)怕被口風不緊的鳥友 消息散開 更甚 有些拍鳥人士 只是個人炫耀 而不是真的愛鳥如這次在安康農場被一個人公開照片的第一時間 好友就通知我 有人還要架高台 梯子 ..當時就預料到往後的不堪情況 ...
看過一位鳥攝前輩的文章,文中簡介了他的鳥攝歷程。然而,走到最後,他毅然決定賣掉所有器材,只留下一具望遠鏡。雖然他沒有說明原因,但估計也是看透了這些。afonpeirreflame wrote:說來話長 原本發現黃...(恕刪)
peirreflame wrote:說來話長 原本發現黃...(恕刪) Birdy 兄所言,讓我更加難過了 在台灣因黃鸝數量真的太稀少,也知黃鸝是售鳥生意人的高價商品我相信以生意售鳥和補獵人絕不會錯過,看到Birdy兄提及黃鸝叫了一整年連伴到找不到,讓我更加鼻酸我也寧願相信當地居民是為了悍衛而與鳥友發生爭執。小弟自認在鳥界仍是位新人,只希望借由照片傳達我的想法。其生態觀念也常提醒自己不能墮慢,絕不能本末倒置。昨日拍攝黃鸝時,其實只拍了三張就收工了!接下來就拿著望遠鏡觀看,順便靜坐開始聆聽黃鸝美妙歌聲,說來見笑,自從購買了孫清松老師的鳥專輯,加上Birdy兄先前拍攝黃鸝照片,令我相當感動。從拍鳥中,學習到很多,讓我更加尊敬萬物及大自然,拍攝現場小插曲,除了居民外,那就是使用播放鳥音吸引黃鸝,這讓我比較無法接受,就我自己認知下,我相信拍鳥絕不是為了拍而拍,干擾降到最低是我拍攝的原則。每個人拍鳥的目的絕對不同,從心態上和行為上絕對能分辨,不過我寧相信大部份的鳥友都是好的,人已經破壞許多生物的棲地,生物被迫與我們共存,我們絕對要善待牠們才是,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絕對需要靠大家來維持。afon wrote:看過一位鳥攝前輩的文...(恕刪) 或許哪天不拍了,我也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