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微單趨勢

Ramsa wrote:
FLLCSFM = Focal Length Limited Camera Sensor Figure of Merit
The CFSFM indicates which camera has higher quality pixels, and FLLCSFM indicates the relative resolution for the same true focal length lenses.

根據上述的解釋
FLLCSFM 是表明 該感光元件在何實際鏡頭焦段時,有最佳的畫質
但是這僅表明這個感光元件而已
況且,這個評估也沒有對 "最佳畫質有任何的量化說明"
亦即對於 A感光元件的最佳畫質 與 B感光元件的最佳畫質 ""何者為佳"",是沒有評價比較的...(恕刪)


兄台願意看英文,但是看不懂,有興趣歡迎pm來詢問,我會願意提供簡單的翻譯。

FLLCSFM可以指出不同感光元件間,鏡頭的真實焦段(所以不是看等效焦段)解析能力
逗點之後的英文是這樣解讀的,實際詳情看原文網頁從頭到尾都有解釋
只想知道結論的就很簡單,之前講的就是結論,原文網頁也提供類似的舉例說明。

請別拿鏡頭解析能力來讓自己昏迷,同樣2x萬的鏡頭,誰敢說哪一個一定比較差?
這種類似學術研究的文章,當然只能盡量假設鏡頭的素質沒有差太多
事實上這文章本來就是研究感光元件彼此之間的相關性
如果要拿顆爛鏡頭來說明這篇文章沒價值,那也麻煩您另外開篇文章
下次我引用這篇文章時,一定幫您一起引用過來當做平衡報導
微單的市場一定會不斷擴大!
必然的就如同手機普及率高,
網內戶打免費,
相對市話申裝率就下降!
本人在中華電信服務

今天運用在攝影
也是差不多道理!

微單的進步幅度大,
消費者買單意願就大!

畫質差距小,
捨重就輕就會是必然的趨勢!

我姊夫就是一個例子,
他不懂機身的硬體規格,
他不懂反光鏡無反光鏡的差別,
他不懂liveview或ovf,
他只要求畫質比dc好,比手機好,
於是他寧可買nex7,
也不考慮單眼!

像我姊夫這樣的人,有太多太多了!

當初我還極力推薦650滴,
他看了看還嫌大台!

微單其實滿足了部份
「不問過程,只要結果」的一般消費者!

他們不會去在乎全幅或apsc,
因為他們要的就是這麼簡單!

是我們討論的東西太複雜太專業太深入了!
<blockquoteed.steve wrote:
有沒有人發現,並注意...(恕刪)

自刪.............
以下文章/圖片連結來自 Canonrumors 網站.

文章連結:
What Happened to the Photography Industry in 2013?

圖片:


PS:我覺得"單反"比台灣常見的"單眼"翻譯更好,所以我就用"單反"&"無反"了.
PS:若解讀有錯,請指教.

2012年至2013年之間:

無反機身出貨量降了 25%.(400萬-->300萬)
單反機身出貨量降了 19%.(1600萬 --> 1300萬)

日本人口雖然只有全世界的 1.78%,但是無反相機出貨量佔了 27%,鏡頭出貨量佔了15%.

2013無反出貨量只有2012年預測的1/3.
單反預測量就不知道了.

--------

我覺得應該說"用手機拍照才是趨勢吧".

心寬天晴 wrote:
<blockquoteed.steve wrote:
有沒有人發現,並注意...(恕刪)

自刪.............
...(恕刪)


自宮.............

不怎麼大 wrote:
我覺得應該說"用手機拍照才是趨勢吧".


如果是日本的話只能說這早從十年前開始就已經是主流趨勢了

隨身攜帶手機的人絕對遠遠多於隨身帶相機的 ...
女生喜歡隨身自拍神器tr15,現在算是流行必備品
男生喜歡什麼d,d什麼的
微單還是上不上,下不下,有什麼趨勢可言。

erioly wrote:
只有第十二點是正確的...(恕刪)

講好玩的拉

ww1234528 wrote:
>第一:沒有延...(恕刪)

其實是有苦衷的



終身綁定↑,有人說沒壞不能換‧...

英雄淚 wrote:
不知道SONY a xx系列的算不算微單眼...? 畢竟它確實沒有反射鏡

以我認知 體積小+可以換鏡頭就算微單眼吧? 事實上根本不用太在意這些名詞...


如果你指的是Sony的SLT系列,那麼它仍然是SLR,不算MILC,因為它的半透鏡仍然有反射作用,當光線進入相機碰到半透鏡時,70%的光通過到達感光晶片,剩下的30%,則向上反射到相位檢定對焦模組(一般SLR的光則是反射給觀景窗用的)。

若純以「體積小+可以換鏡頭」來定義的話,那Canon 100D也應該算是微單,但它並沒有被歸類在微單,而PENTAX的K-01看起來頗肥,一點也不「微」,另外在底片機時期,也有很小的SLR機型,例如Pentax Auto 110,它大約只有Nikon J1 三分之二的大小,不過也沒人叫它微單,仍然稱它為單眼,所以「微單」這個詞很容易造成誤解,尤其是以後有愈來愈多像A7一樣的大台全幅無反光鏡機種推出時,「微單」這個詞會愈來愈顯得怪異。

不在意名詞的話,在台灣或許行得通,不過在英文裡,並沒有與微單相對應的詞,英文稱這類相機就是叫MILC,如果把微單直接譯成英文:micro single lens camera,老外八成會以為我們講的是針孔攝影機(micro camera);和微單最接近的詞大概是micro four thirds,但這也僅指M43系統的相機而已,所以若要和國際接軌,還是需要注意用詞,以免造成誤解。

此外,在這個討論串中,有人習慣以EVIL來指稱MILC,其實也不太對,因為EVIL指的是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有電子觀景窗的可交換鏡頭相機),但現在很多MILC根本沒有電子觀景窗,所以EVIL並不能涵蓋所有的MILC。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