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jadsflk wrote:
是視野範圍『等效』,...(恕刪)
以下小弟做的測試,野人獻曝給大家參考一下啦...^_^
http://photofan.jp/camera/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407&forum=3&viewmode=flat&order=ASC&start=20
魯獅 wrote:
我的5DII和他一樣拿400mm f5.6拍同一隻鳥,事後在筆電上我把照片裁切成20D拍的大約大小,發現無論畫素,畫質,景深,立體感,幾乎沒啥差別....(恕刪)
是的,雖然很不想加入筆戰,但我還是想說過去廠商們宣稱APSC的理想畫素在600-800萬之間是有些道理的
現在APSC塞入的更多的畫素,但畫質確變差了,低ISO的純淨度變得不如以往
所以跟5D2比起來,就會覺得5D2的畫質比較乾淨漂亮
事實上。20D的畫質也一樣乾淨漂亮,只是總畫素無法像全片幅那麼多而已
如果在APSC上塞入與全片幅相當的畫素,畫素雖然增多,但畫質確變差了
這到底是「得」還是「失」,我覺得有待商榷
尤其是對於一般非職業的用家,拍照多只是電腦上看或PO上網
會沖洗超過A4大小相片者非常少,真的有需要那麼多的畫素嗎?
那些1:1才能觀察到的細節,在觀賞整張照片時真的有很重要嗎?
當然,如果有裁切的需要另當別論,只是真正常常需要裁切者有多少人呢?
其實我也知道這些都是廢話,這是商業競爭潮流使然
不過我還是想喚醒消費者意識,這樣才能讓廠商知道一昧衝高畫素已非票房保證
這樣他們才會用心研發與下放其他的功能特色出來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魯獅 wrote:
某回外拍,碰到一位拿...(恕刪)
電腦螢幕的解析能力本來就很低 (70-120dpi) ...
所以, 這個比較方式得到這樣的結果, 是理所當然的 ...
BTW, 從 CoC 角度看 (其實也就是人眼辨識能力) ...
電腦螢幕上, 景深不易分出差別也是理所當然的 ...
或許真的要等 iPhone 4 所用的 視網膜 Panel (=.=) 做成的 LCD Monitor 吧 ~
PS: 相機 LCD 螢幕解析能力更低 ... 所以更無法分出好壞 ...
一直以來,Canon 的機身分級定位很明顯
不過,從 550D 開始,就被打破
就硬體來說
「3吋 104萬畫素的 3:2 LCD」,就連 1D4 7D 5D2 都沒有 550D 好,這是很明顯以下犯上的事實 (這片 LCD 也是目前所有單眼裡最好的),以前好東西至少都是從 1->x0D->xx0D 一步步下放的
就功能來說
M 模式支援 Auto ISO 功能,這是從 7D 之後才有的,連 5D2 都沒有,但是,可以設定 Auto ISO 上限的功能,可是連 7D 都沒有 (我知道 1D4 有支援)
就錄影來說
新的裁切錄影模式,5D2 7D 1D4 都沒有,目前就只有 550D 有,這也是很明顯以下犯上的事實
再說,就同樣的畫素、同樣的高ISO來說,550D 仍然是以下犯上,一點都不輸 7D 的畫質的,這也是事實
剩下的,就繼續維持著 Canon 的傳統...
lfjadsflk wrote:
機身等級定位非常明確...(恕刪)
輕鬆一點
emome123 wrote:
人家在反諷,不知道你在激動什麼?...(恕刪)
第一,原PO在反諷?你的意思是原PO根本認為Canon機身定位分明,但是故意說Canon定位不分明?
那我的文章又有何錯誤?
「反諷」的意思你懂嗎?
第二,你舉的例子根本不是Canon用來分機身等級的依據,
照你這樣舉例,Canon根本一直都在以下犯上!
沒有什麼550D才開始以下犯上這回事兒~
舉例來說:5D2 vs 1Ds3
5D2的高ISO,液晶螢幕,都比1Ds3好,還可以錄影,這些1Ds3輸更大~
這幾樣拿550D比都能KO掉1Ds3(搞不好550D的高ISO也沒輸1Ds3多少...)
但有人會認為5D2機身比1Ds3更高階嗎?有人會認為550D,500D機身比1Ds3高階?
其他像是40D,50D的高ISO跟錄影功能不也是輸500D?!
Canon的機身等級是這樣分的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