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為何大家都說要FF才能解放C家的鏡頭?

meridian wrote:
只要你還用螢幕看圖片的一天, 廠商就沒必要把動態範圍搞起來...(恕刪)


喔~大師果然有見解
原來調整RAW時
OVER拉不回來的部分是受到"螢幕"的限制啊
youbou wrote:
xuan0083講的是解像度,您講的是訊噪比,不太一樣的東西吧?...(恕刪)


他講的是"細節"吧=_=?
我講的也不只是針對訊噪比啦
主要是點出CMOS上實際像素密度增加後帶來的各種問題而已....
seatree wrote:
FF能解放C家的廣角鏡頭。

但是要解放C家的望遠鏡頭,要靠APS-C...(恕刪)


中肯
xuan0083 wrote:
所以常常看版上再說 FF的細節比APS多
應該也不完全正確嚕~~謠言破除?! ...(恕刪)


像素這問題不是單純的一個蘿蔔一個坑
只管把顏色填進去就好?
同條件下
單一像素的受光面積會決定你每一個格子裡面塞的是什麼....

如果高密度下的高畫素就能等於"細節"
那CANON真蠢~
為啥不拿G10的CCD"解放長焦鏡"?
1/1.7吋的範圍裏塞了1470萬像素啊
拼高畫素密度拼的過DC嗎?

萬歲! 謠言破除! 解放長焦鏡!

如果這樣想能讓很多人拍照時更快樂
我覺得也沒必要研究一堆啦
gran1206 wrote:
換我提問了,那為何5D2的對焦系統很糟呀? 是因為FF要對得很慢嗎?...(恕刪)


其實是因為.....
以5DII不到八萬的價格連對焦都沒得嫌
那1D系列賣給誰?

機身上的數字就是5
雖然CMOS尺寸一樣 畫素一樣
但是廠商為了產品線
該封印的東西還是得封一下 囧

給機皇留點面子好嗎?
chccang wrote:
幫您修正一下...(恕刪)

感謝
筆誤已修正!!
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想:
去年底出了一台2110萬FF的機身
今年出了一台1800萬APSC的機身(其實50D已經比5DII的畫素密度高囉)

透過微透鏡技術的改良增加受光面積
努力改善訊噪比
儘量解決像素密度增加帶來的不良影響
APSC終於克服尺寸問題
也享有高畫素 (隨然還是沒FF高 但看看G10....衝破2000萬像素的日子不遠了)

然後等技術成熟...
會不會把相關技術應用在下一台FF機身上?
marcowuu wrote:
....如果高密度下的高畫素就能等於"細節"
那CANON真蠢~
為啥不拿G10的CCD"解放長焦鏡"?
1/1.7吋的範圍裏塞了1470萬像素啊orz
拼高畫素密度拼的過DC嗎?

萬歲! 謠言破除! 解放長焦鏡!...(恕刪)


也是~
1/1.7吋相對於135的裁切因子到4.55倍,
400mm的小炮變成1820mm,超威的~~
不要說拍鳥啦,木星都拉到眼前啦~~


網路上冼鏡光老師的部落格是一個很好相機相關知識來源,
很多豐富且詳細的基礎知識,有空可以去逛逛....
對於片幅、視角、與裁切因子有興趣請參閱
冼鏡光的肥皂箱 基礎知識:什麼是片幅、視角、與裁切因子?
ks_stone wrote:
不要說拍鳥啦,木星都拉到眼前啦~...(恕刪)


哈哈哈
這我倒沒想到~

我實在很不想走到"裁切"這一步
雖然我最近也有小白在FF上焦段不夠長的問題
(其實以前APSC配300mm用慣了 買回去裝上FF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靠~這麼廣" )

平常使用上小白IS是個好夥伴
但是到了小巨蛋....那場地的大小和設計....
如果趁空檔從舞台走到樓上包廂拍一張全景
就得從外面繞一大圈....
萬一觀眾席的座位排列"奇門遁甲"
一但要跑位
想回到舞台邊可能是N分鐘之後的事=_="

一寸長一寸強
這時若能有支400mm f/2.8架在定點備用....(幻想中)

礙於價格因素
只好把關注的眼神放在大白身上...不過大白評價似乎...呃....
甚至有人說不如小白+2X鏡
圖上倒是看不出來畫質有問題
我有買1.4X
覺得那畫質是可接受的極限=_="
看樣子大白買之前要先租一支來試試.....

要走到"切"這一步的話...
那是不是人人都買400mm f/2.8?
600mm f/4要用來做啥呢?
錢花更多光圈還小....

要靠APSC"解放"長鏡頭
還是要靠長砲"解放自己"?
marcowuu wrote:
哈哈哈這我倒沒想到~...(恕刪)


可是看了大大講這麼多理論~
那大大可以給我一個比較正確的解答嗎?

到底是5D2的2100萬裁切後的1312萬跟7D的1800萬
(皆使用相同鏡頭與拍攝位置相同,機身設定相同)
哪台的解像力比較強或是畫面細節比較多呢??
(相信兩台感光元件都是目前比較強悍!! 比較能夠同階級比較的)

小弟這方面真的不太懂~!!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