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預算3萬想買M6+鏡頭推薦

目前手上這台Olympus XZ-2最近開始在秀抖秀抖,有時候鏡頭出不來(想拍照還要看運氣?)
也懶得送修了趁勢幫自己進階一下,提早幫自己買生日禮物
爬文看到Canon M6的開箱跟討論,覺得還蠻喜歡的
所以就跑去和平東路上的Canon維修中心試玩一下

預算3萬想買M6+鏡頭推薦
預算3萬想買M6+鏡頭推薦
預算3萬想買M6+鏡頭推薦
所以就簡單把玩了一下
覺得對焦速度很快
螢幕可以180翻轉,有時候想自拍用得到
銀色復古外型好看,質感也不錯
觸控螢幕敏感度蠻高的
比我的XZ-2稍微重一點(但還在可接受範圍)
預算在三萬元左右私心希望能控制在三萬內
爬了一些文看到這台相機可用的鏡頭還蠻多的,不知道該挑哪顆
平時60%風景 30 %人物 10%動態
5-45mm
18-150mm
18-135mm
11-22mm
55-200mm
22mm
如果真的好用的話超過一點預算也無所謂
買了相機之後會想去報名攝影課,有不錯的老師也可以推薦給我
在這邊先謝謝各位先進的建議,我有空會上來回覆大家(鞠躬)
2017-06-15 13:46 發佈
公司貨的話 三萬內 M6+15-45
如果選廣角 11-22
機身可以考慮買平輸價格約三萬初
http://blog.yam.com/cblovefish

茶無此人 wrote:
目前手上這台Olym...(恕刪)


風景拍得多當然就11-22為主
但你預算只有3萬~
這顆鏡頭應該會稍微爆一點預算哦!
我自己當初是用M跟18-55~
後來買了22F2、11-22、28F3.5
基本上18-55自從我買了11-22就再也沒用過~
其他3顆倒是很常換來換去~
M6這幾天剛入手
感覺好像沒有很利~~
但對焦快很多是真的~
EF M 鏡頭系列不多 所以其實選擇起來也不困難


-----------預算3000 只買一顆鏡頭-----------
我會建議 15-45mm 畫質不錯 (焦段等同全片幅的24-72mm)
等於廣角到中長焦段都有

廣角.小廣角.標準焦段.中長焦段 都可以用了

缺點就是
1.廣角沒有11-22mm 那麼廣
2.遠距離也沒那麼遠

但是等於一魚三吃 該有的都有 也不用一直換鏡頭


-----------預算15000 只買一顆鏡頭-----------
我會建議18-150mm ( (焦段等同全片幅的29-240mm)
廣角到遠距都有了
缺點就是
1.廣角沒有11-22mm 那麼廣

不過我是覺得 15mm 廣角就非常夠用了


-----------預算20000 只買2 顆鏡頭-----------
我會建議 11-22mm (1萬1)
還有 55-200mm (8000)

超廣角 11-22mm 比起全片幅的 17-35 L 鏡頭毫不遜色

遠距離 55-200 比起全片幅的 70-200 L F4 小小白
畫質還更好一些 (我自己有實拍測試比較 但是我就不公布了)

這算是進階使用者
基本上我自己
全片幅跟M 系列都是這樣的搭配
可以拍幾乎所有種類畫面 (微距或是400端以上的超望遠當然就沒轍了)

(比較不建議初學者這樣搭配,
建議先熟悉15-45 這個24-70 焦段後一兩年後,再來採取這組搭配)

-----------預算8000 買一顆超高畫質超大光圈鏡頭-----------
其實我個人有使用好幾顆定焦鏡
我推薦CP值最高的是 SIGMA 50mm F1.4 (二手的大約七千 加上保護鏡約八千)
畫質在去年還是排CANON 與SIGMA 所有鏡頭 前五名內的

M 系列畫質最好的 22mm 2.0
跟這顆鏡頭使用轉接環接到M 來比較
也真是天差地別

還有
M5 跟M6 使用這顆鏡頭非常適合
M3 以下的配合這顆鏡頭對焦會慢上一截 不過畫質表現當然都一樣優異

所以想要用M系列拍出超高畫質的畫面
可以配這顆鏡頭
除了超大光圈可以製造非常美的散景外
還有超高銳利度跟高畫質的表現

建議初學跟進階使用者都可以買或是租這顆鏡頭試試看
缺點就是
換到M 上就變成80mm 中長焦段



日後購入全片幅機身,就可以練習標準焦段 (47~53mm 這焦段剛好跟人眼看出去的視野一模一樣)
最直覺也最好上手
對於相機的焦段也會因此學得很快
(網路上有一堆50mm 這種文章 可以自己找找)

茶無此人 wrote:
目前手上這台Olympus...(恕刪)

我會建議 11-22mm是必敗的鏡頭
如果真的預算差很多,可以考慮 M3+11-22mm
等到M6跳水再購入,鏡頭可以用很久價格也不容易掉,
尤其像11-22mm這顆CP值這麼高的好鏡
但入門~中階的機身這東西換的很快..跳水也很快..
所以如果有預算限制,建議以11-22mm優先考量.
M6公司貨20000
11-22二手8500
22定二手3000
總共31500元
Kyle凱爾 wrote:
遠距離 55-200 比起全片幅的 70-200 L F4 小小白
畫質還更好一些 (我自己有實拍測試比較 但是我就不公布了)...(恕刪)

M6 + 55-200mm ,等效焦段是88-320mm,比全幅 + 70-200 L F4 小小白還望遠喔~
某些條件下照片解析度勝過後者其實並不奇怪~


Kyle凱爾 wrote:
建議初學跟進階使用者都可以買或是租這顆鏡頭試試看
(或是canon 的50mm 1.8)

一方面可以練習標準焦段 (47~53mm 這焦段剛好跟人眼看出去的視野一模一樣 )
最直覺也最好上手
對於相機的焦段也會因此學得很快
(網路上有一堆50mm 這種文章 可以自己找找)...(恕刪)

Sigma 50mm 跟 Canon 50mm STM , 接在EOS M6上的等效焦段是80mm,並不昰標準焦段喔~
當然也不會跟人眼的視野相同~

M6+50mm這焦段是小望遠,適合寬敞的攝影環境或是拍攝小物,
但是室內拍人就不太好拍了(大多會是半身照居多...)



Kyle凱爾 wrote:
我會建議 15-45mm 畫質不錯 (焦段等同全片幅的24-72mm)...(恕刪)

你既然知道15-45mm那顆鏡頭要換算等效焦段,怎麼其他鏡頭就忘記換算了呢?



如果不介意, 買水貨也可以
M6 body NT$17,980
11-22mm NT$10,690
保護鏡 NT$900
LCD保護貼 NT$200
Total: NT$29,770 (不超出30,000)

若有須要, 再買人像定焦鏡22mm NT$4,390就有了.

-------------------------------------------------

我5月買了22mm, 11-22mm, 15-45mm三個鏡頭,
1. 22mm算鏡頭蓋, 吃飯, 散步到那兒都帶著(出勤率90%)..
2. 11-22mm拍風景才會帶(出勤率10%)
3. 14-45mm用過1次, 拿出來測看看就放回防潮箱了(出勤率0%)

給您參考一下..
lfjadsflk wrote:
M6 + 55-200mm ,等效焦段是88-320mm,比全幅 + 70-200 L F4 IS 小小白還望遠喔~
某些條件下照片解析度勝過後者其實並不奇怪~(恕刪)


其實這兩鏡頭要一起比較只有一個方法
就是都接到M 身上來比較

這時候最望遠端 其實都一樣喔
200mm VS 200mm (320mm VS 320mm)

只有最近端有點距離上的差距
不過我測試結果是遠近結果都一樣



lfjadsflk wrote:
Sigma 50mm 跟 Canon 50mm STM , 接在EOS M6上的等效焦段是80mm,並不昰標準焦段喔~
當然也不會跟人眼的視野相同~...)(恕刪)


感謝指正!
我全片幅跟apsc片幅的常常換來換去
所以忘記了
茶無此人 wrote:
60%風景 30 %人物 10%動態...(恕刪)

風景還真的蠻建議11~22,若風+人 似乎也可用15~45,若預算有限,公司貨M6+15~45。若可3萬出頭一點,M6機身+11~22是比較理想的選擇,目前原廠M6及11~22都有活動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