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喜歡上硬直的光線


大家好, 我叫張韻甯, 來至香港
這一次跟大家分享"直打"閃光燈的感受, "直打"就是閃光燈直接打在主體上, 就好像用手機拍照開閃光燈一樣。

相信大家都會在網絡上找到不少文章教如何打出柔和的光線, 有些網頁會說閃光燈直打是一個錯誤。
一開始我跟好多人一樣, 一直在學習用不同燈具去打出柔和的光線, 買了好幾把柔光傘、引閃器等等。
柔和的光線引致人著迷,不論拍人物拍食物都非常適合。
硬光給我的感覺卻平平無其,因為感覺太生硬了。
可是在ig跟雜誌上見到有不少攝影師也會用直打閃光燈,我便開始看了很多直打閃光燈的照片,而且開始去想為什麼要直打



其實用比較生硬的光線去拍照, 較重要的是情感, 要捕捉一種感覺出來 。
回想到以前拍照, 我想在那一刻留下當時的情感、表情或是留下一點點的回憶, 光線不足便需要用閃光燈, 這是攝影的初衷。





直打不需要用其他燈具, 柔光箱, 反射傘, 腳架等等,統統都不需要, 需要的是一支閃光燈。
以前去拍照, 如果要用上閃光燈, 其實花了不少時間在setting燈光上, 所以後來就放棄這種拍法, 直接用街燈或多數在日間拍照, 除非是商業攝影。
從學習了直打之後, 就多了在夜間拍攝, 一機一燈, 沒有什麼setting。
只專注溝通和感受, 覺得時機對了就按下快門, 拍攝的樂趣又回來了。





P.S.如果你是用數碼相機, 直打最好後期把"對比度"提高, 因為數碼相片對比度比較低, 所以加了閃光燈後的照片看下去感覺滿奇怪的而且不好看。

Web : http://www.cheungwanling.com
Flickr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omo_portrai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mo_tone
2016-07-27 14:5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光線
那不就只是因為器材的限制和不足?
不會有其他理由.

就跟很多人[刻意]購買過期底片來拍的道理一樣.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其實我發現有很多運動品牌也會這樣打
但應該有加一點柔光,
但就是直光

張允甯 wrote:
大家好, 我叫張韻甯...(恕刪)


大大意思是閃燈都裝在機上身直打

不需要作任何角度調整,也不用離閃

完全靠跟md的互動產生畫面

瞬間抓拍對嗎



直打造成的強硬感覺的確頗合某些人或某些主題的調性~~
但對於人像 除非是有刻意要誇張表示強烈特色的話 一般多數還是用偏軟的光

另外對於光量跟直打部位的控制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有機會將多關注樓主的Flickr!!

=====
至於某樓的[刻意]....只能說...

台灣的風格取向一直偏向小清新,
事實上新手攝影師想招覽互惠麻豆最容易成功的也是小清新風格的,
因此離閃、柔光、多燈體系等山頭林立,
要見到這種閃燈直打的不多,
除非是想刻意凸顯主體,偶爾會弄個蜂巢罩直打。

不過有不同風格分享,也是一件好事,
修得很有底片風格,不賴
張允甯 wrote:
大家好, 我叫張韻...(恕刪)


照片讓我感覺到很特別,因為你說你住在香港。

不好意思,太直白
lazy106 wrote:
不過有不同風格分享,也是一件好事,
修得很有底片風格,不賴...(恕刪)
+1
要不是有點進看EXIF,
我還真以為是底片拍的,
原來是三台數位機身拍出來的,
直打還能保留那麼多亮部細節,(尤其是白衣服)
真的太強大了!!

說真的,
能調到這麼復古懷舊又自然的FU,
真令人稱羨!



寶來旺 wrote:
+1
要不是有點進看EXIF,
我還真以為是底片拍的,
原來是三台數位機身拍出來的,
直打還能保留那麼多亮部細節,(尤其是白衣服)
真的太強大了!!100分



我也以為是底片拍的
(我一年拍100捲底片)

像這張幾乎是以白色為主的
完全沒有爆掉

數位要調出這種感覺不太容易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atticus895 wrote:
其實我發現有很多運動...(恕刪)


如果是商業攝影的話, 我會用比較柔和的光線, 還未試過影商品用到直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