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Canon 50mm STM ~ 終於輪到我開箱

早在五月發表50mm STM時眼睛就亮起來了, 畢竟我把35F2出掉後就很想念定焦鏡...

結果沒有特地去搶貨的後果就是要買的時候到處都沒貨

後來因為忙著準備結婚和新居就暫時淡忘了這顆超高CP值的鏡頭...

直到今年七夕, 未來的老婆居然從包包裡掏出這顆鏡頭

差點沒在居酒屋裡把她抱起來親


49mm的口徑真的好小, 而且鏡片設計的很裡面
會碰撞到的機率應該不高, 所以就沒特別上保護鏡了
STM身為C家主打的新馬達, 對焦速度雖然還是慢USM一點,
但絕對對得起他的價格!而且對焦好安靜啊... 配上70D的live view真的很好用!


由左到右分別是EF-s 18-55mm II、EF 50mm STM、EF 24-105L
體積50STM就是完勝, 根本就只有24-105L的三分之一, 這樣背在脖子上真的變好輕!
麻煩各位鞭小力點, 我就是沒有50ART或50L, 所以才拿旅遊鏡來比體積阿


左邊是70D裝上24-105L, 右邊是裝上50STM, 完全一目了然!


左邊為50STM, 右邊的是舊的18-55
50STM的質感完全大勝!舊的18-55現在摸起來真的像塑膠玩具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STM可是金屬屁屁的!連新的18-55 STM都沒有金屬屁屁噢!


目前家私一覽...超緩速增加中


不過STM鏡頭每次關機前都要轉到MF把轉對焦環讓他縮回去, 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另外, 這顆的二線性散景, 也常常是為人詬病的特性, 這個見仁見智囉
但以體積和價格來說, 50STM絕對是Canon近年來最超值的鏡頭, 沒有之一!


以後就把50STM當作未來準備入手85L的練功神兵!
2015-08-23 15:58 發佈
這顆好玩 可是在有點暗的地方 對焦似乎有點慢

恭喜入手好鏡呀

draiangra wrote:
早在五月發表50mm...(恕刪)


恭喜新鏡頭入手

700D wrote:
這顆好玩 可是在...(恕刪)

暗部對焦的速度,應該取決於機身對焦系統能力而非鏡頭吧

以我個人的理解是,鏡頭在對焦過程中,只是接受相機的驅動信號而做動,
如果機身沒有判定合焦OK,那麼便會繼續驅動對焦馬達持續工作,
而對焦馬達的對焦速度,應該是一出廠就固定,
不若變頻馬達那樣還可以依照環境條件不同,而有轉速快慢的差異。

單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有誤還請不吝指正。

Chardman wrote:
暗部對焦的速度,應...(恕刪)

原來如此,我也是昨天剛買的
試了一下室內跟室外對焦速度真很多,所以我才會這樣感覺
感謝指點阿


700D wrote:
原來如此,我也是昨...(恕刪)

哪裡哪裡~~~小弟的論點也不見得全然正確,
有空互相切磋討論,才是上論壇的真正樂趣

未來的夫人對你真好

恭喜入手大光圈定焦鏡

五分奉上

有空要多拍拍夫人喔~~~


對了

關於縮回去這件事

建議你可以把鏡頭蓋蓋上

半按快門鈕

他會自己縮回去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我覺得暗處對焦鏡頭的影響也很大,
同樣是L鏡,我的小小白IS跟135L在較暗的地方對焦,
很明顯小小白就是比較快且準,
而135L就常常對不到焦或甚至失焦,
不曉得是我的鏡頭的問題,還是我相機(5D3)的問題?
有人跟我一樣嗎?
Chardman wrote:
暗部對焦的速度,應該...(恕刪)
hweiju wrote:
我覺得暗處對焦鏡頭...(恕刪)

準焦率跟對焦速度應該不能混為一談,
雖然這兩種問題跟驅動結構有一定的關連性,
但一個是對焦結果的誤差(傳動角度控制),
一個是對焦完成的延遲時間(傳動速度控制)。

只是要完成對焦動作,影響所及的因素很多,
不同鏡頭之間要比較出主要影響因素不容易,
例如馬達的驅動角度、加速性、扭力、對焦鏡片組的重量、光圈與進光量....
這些眾多因素所產生的影響,這部分有賴高手們討論與分析,
小弟能力有限,很難簡短扼要的提出解釋

一如"700D"版友所提出暗部對焦速度較慢的現象,
其實若真要歸咎鏡頭能力,倒也不是沒來由,
不同鏡頭的透光能力有差,因為透過鏡片的光線,
也可能對於機身對焦系統效率的增益或衰減有所影響,
同樣都是STM馬達,卻可能某些焦段的鏡頭在相同亮度的環境中有對焦速度的差異,
要歸咎於鏡頭或機身,恐怕要更精確的實驗才能釐清,
小弟只能推測並提出個人看法而已。



期待樓主日後分享夫人的美照阿!!
draiangra wrote:
早在五月發表50mm...(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