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on EOS M3從CP+2015發表至今已過了兩個多月,它與過去M、M2最大的不同就是採用全新的機身設計,走的並非過去的入門路線而是屬於中階定位,從外觀、握感、豐富的按鍵、雙轉盤、內建閃燈以及多角度的自拍螢幕就可看出端倪,而且M3更採用全新開發的2420萬畫面APS-C CMOS感光元件、DIGIC 6影像處理引擎,重點是自動對焦速度與每秒連拍張數也提升了!想必能夠吸引許多微單眼的潛在用戶,畢竟Canon在台灣的DSLR銷售量一直是高居第一,M3裝上過轉接環便可以搭配自家七十多顆的EF/EF-S鏡頭來使用,對業餘玩家來說也有足夠的誘因,我想消費者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在台的銷售價格吧!

建議售價(三種組合):
Canon EOS M3+18-55mm(黑色/白色):NT$20,900
Canon EOS M3+18-55mm+22mm f/2.0(白色):NT$25,900
Canon EOS M3+18-55mm+55-200mm(黑色/白色) :NT$30,900

原廠電池與電子觀景器的售價。

機身本體的尺寸為110.9×68.0×44.4(mm),淨重約319公克(加上電池、記憶卡後總重為366公克),加大的握把及手感的提升,絕對是M3最重要的改變。

現場可以看到所有的EOS M鏡頭與相關配件,透過轉接環可以轉接EF與EF-S原廠鏡頭,至於對焦速度各位可以期待小編明天即將發布的M3完整測試。

M3體積略有增長所以也加入了內閃以及多具實體轉盤,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曝光模式轉盤,可以快速的切換P/A/S/M模式。

曝光補償轉盤也是許多人在用P/A/S模式拍攝時最容易調整的參數之一,曝光補償轉盤採用常見的半外露設計,以大拇指就可以進行曝光增減的動作,另外雙轉盤的優勢就在於光圈、快門速度可以獨立運作。

EOS M3這次同步推出雙色供大家選擇,白色的質感接近鋼琴烤漆,就像EOS M、M2那樣的觸感,握把的部分則選用淺灰色,看起來不會突兀同時也抗髒污。手動跳閃這功能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市面上許多內建閃燈的DC或微單眼,只要內閃支援跳閃就絕對是一大賣點,因為可以省去帶外閃的麻煩,且跳閃打出來的光線也比較柔和。

機背採用電容式觸控螢幕,解析度為三吋104萬點,觸控反應依舊維持過去的高水準。

這次翻轉螢幕非常有誠意,配備180度上掀的自拍螢幕,上掀後可透過觸控或快門鍵來拍攝,另外也可下傾約45度,仰拍時也很實用。

適中的重量,女孩子拿起來也完全不費力,不論垂直或水平構圖都可以輕鬆握持。

不過螢幕上掀後並不會自動變成大家熟悉的自拍模式,提供美肌或倒數自拍的選項,一切還是必須靠使用者自己設定。

「Canon EOS M3」Hybrid CMOS AF III˙觸控對焦+拍照示範。M3所搭載的Hybrid CMOS AF III技術與760D/750D相同,整體表現比過去二代(EOS 100D)進步了4.8倍,比一代要進步了8倍之多,但還是比DUAL Pixel CMOS AF II稍慢一點。

機身左側雖然有麥克風輸入的插孔,不過卻不支援電子快門線,這點實在有些可惜,但好在M3支援無線傳輸與遙控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來遙控拍照甚至執行B快門長時間曝光。

電子觀景窗這次並未像日本或香港列為標配或kit組合,必須另外加購,需要花八千多元才可以把它帶回家。

現場還展示了Canon原廠背包,有多種款式可以選擇,包括大型單肩相機包、大型雙肩後背包、中型單肩側背包、小型單肩側背包、真皮製相機皮套、數位相機隨行包...等等。

關於所有背包的售價。

男麻豆背的這款還真帥氣!夾層跟收納空間都很多,而且還可以直接外掛大型腳架,出遊拍照時應該很方便。

我想各位一定很想立即瞭解M3的表現,以下先提供現場的實拍照給各位參考,至於完整的測試報告,請準時收看明天早上相機版首頁!將會有M3的完整測試報告。至於何時可以賣到M3台灣公司貨呢?恭喜各位最快可能晚上就可以從經銷商手上拿到,因為上午就已經陸續出貨了,另外各位也無須擔心缺貨的問題,因為聽說這次數量還不少,而且會持續供貨,不會有長期缺貨的問題出現。
◉ Canon EOS M3 現場實拍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