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剛出掉550D和EF-S所有鏡頭升級6D踏入全幅的坑,後來也陸續入手一些相關器材裝備~
目前手邊有canon 24-70mm F4、Tamron 150-600mm兩支鏡頭,標準焦段和大砲都有了,最近想要再入手一支超廣角彌補廣角不足的焦段~
找了網路很多資料也看了論壇很多相關的評論和照片,網友評價不外乎一致推坑直上16-35mm 二代鏡或再退一步選擇入手CP值較高的17-40mm~
但老實講,17-40mm看似不錯卻稍嫌不夠廣~
而以16-35mm 二代的焦段和畫質在這樣的價位來說,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無法讓我像買前兩隻鏡頭這樣如此心動毫不猶豫的就出手~
如Tamron 150-600mm買來從不後悔,甚至愈用愈上癮,不錯的防手震功能及不輸原廠的畫質和無法取代的焦段性,更重要的是結合上述總總水準之上的各種優點而以這樣佛心的價位入手,讓我當初評估完後就很阿殺力的當天訂購完就馬上從店裡抱出這管大砲~(運氣很好,愈到不錯的店家和機會連預購都不用,等都不必等)
或如canon 24-70mm F4雖然立體感明顯不如二代鏡,但是有防手震、微距、輕便讓我隨時都想帶出門的便利及略輸二代鏡一點的高畫質和懸殊的價格優勢,也讓我當初評估完不做多想直接入手F4這顆好鏡頭~
雖然很多人說一次攻頂才不會想東想西,但說真的F4的表現已經讓我很滿意也從沒再去想過二代鏡~
反觀上了全幅在超廣角這一塊,我到現在還是一直徘徊不定沒有遇見讓我很心動的鏡頭~
當初550D服役的時候,我也很喜歡用canon 10-22mm拍大景,因為個人平常拍風景居多,比較偏好拍大場景的風景照,但是上了全幅之後更覺得應該要好好的挑支超廣角來解放FF,雖然知道不可能有100分的鏡頭,但是所缺各角都是我最在意的需求及疑慮就讓我很傷腦筋~
目前比較屬意sigma 12-24mm 二代鏡,但是這顆鏡頭似乎有點冷門,網路上相關評論也很少~
所以有幾項疑問想請教有實際入手用過這支鏡頭的前輩:
1.球型凸面鏡頭無法裝保護鏡或其他濾鏡~
由於是第一次接觸這種鏡頭,所以讓我很擔心在實務操作上會不會很容易磨損或髒污鏡面而影響成像?
又或者在保養擦拭上會不會有難度或很麻煩?其實不能上CPL或減光鏡對我來說倒是其次~
因為這部份我可以用F4的廣角端24mm取捨,但是沒有上保護鏡的鏡頭,特別又沒接觸過這種球型凸面
鏡就讓我無法很安心的放手使用,也怕因此減少使用這顆鏡頭的頻率而漸漸疏遠這類不實用的鏡頭,
所以上特來版上詢問一些有實際使用過這類鏡頭的前輩和我分享一些使用經驗~
2.曾經擁有過這顆鏡頭出掉的原因以及出掉後是否會後悔想再次入手這顆鏡頭?原因為何?
3.使用過sigma 12-24mm 二代鏡後再比較其他超廣角鏡頭的心得評論?
4.現役或曾經使用過這顆鏡頭的前輩,是否有更推薦的超廣角鏡頭?
5.有這支鏡頭相關照片能供參考
vm354u4 wrote:
建議用Canon 8...(恕刪)
請問v大目前使用8-15mm這支魚眼嗎?
他的鏡面應該也是球型凸面不能上保護鏡的吧?
使用上會很不方便且容易磨損或髒污?
其實這支魚眼之前我有想過,但是魚眼的12mm跟超廣角的12mm好像不一樣~
雖然喜歡超廣角帶來的張力和透視感,但我個人比較不習慣魚眼的變型~
sixtin wrote:
如果不嫌棄手動鏡頭的...(恕刪)
感謝推薦,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變焦鏡,雖然畫質可能沒有定焦來的好~
但是在出門旅遊隨拍的時候總是多了一些便利性~
哈哈哈哈哈 就讓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
S12-24mm II是目前全片幅中最廣的廣角鏡 (廣角非魚眼)
當初買這顆 也是因為它的廣角比原廠16-35還要廣
然後去到處爬文比較 不論是銳利度 邊緣解像力都比16-35還要好太多了!
至於變形抑制的部分 其實我沒有想太多 因為在廣角構圖上 本來就稍微需要留意
所以說使用廣角鏡的時候 反而更需要留意拍到什麼 或不想拍到什麼(ex:雜物...) 在構圖上會更小心
這顆用起來真的很棒 唯一缺點就是 - 光圈太小
導致在暗部拍照的時候ISO真的是很不客氣的要開到緊繃
接下來開始回答你的疑惑:
1.沒錯 不能裝保護鏡 但不代表容易弄髒
我如果不拍的時候 如果懶得裝鏡蓋(鏡蓋容易掉) 我手也都會護在鏡頭前面
基本上都不太會有問題 我覺得是個人使用上的習慣吧
在我賣掉之前 這顆鏡頭都很完好 無刮痕
前玉保養上 如果有灰塵 有雨水 有霧氣的話
其實說實在的 我也算膽子大 工作時候我基本上都穿棉質T恤 都是直接擦拭的
但不是一路劃到底 慢慢的以同心圓的方式擦拭 不要用力壓 基本上都沒太大問題 也沒有刮痕
所以這部份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XDDD
2.當初賣掉這顆鏡頭的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因為工作需求 我需要大光圈(差了約一級半的光圈)
所以只好買了16-35II 買了之後 一拍...看到畫質實在是無法接受
中央畫質也不算紮實 邊緣畫質就更別說了 要不是工作需求 不然真的不想賣掉S12-24II
3.用過的廣角就S12-24,16-35,17-40
這三隻就是各有優缺點囉 S12-24就是超廣+銳利, 16-35就是大光圈+原廠而已,
17-40就是便宜的原廠,各方面表現平平。
4.要超廣角 就是S12-24 沒別的選擇了!
5.照片如下

原圖
這張地面是本來就弧形 不是因為變形

原圖

原圖

原圖
長曝銀河

原圖

原圖
以下是裝上IR改機的500D拍攝

原圖

原圖
還有我的照片都有經過後製 所以請不用刻意討論發色
因為對我來說 發色什麼的都只是浮雲 要決定什麼顏色是操之在己 而不是鏡頭
artdj999 wrote:
感覺很毒 (個人看法...(恕刪)
感謝artdj999大~
看完你分享這本相簿後,我想我心中已經有個底了~
這支鏡頭的畫質、銳利度和發色還真不錯啊~~~~~~~~

Joken-J wrote:
哈哈哈哈哈 就讓我來...(恕刪)
感謝J大分享~
既然你曾經是這三支廣角鏡的使用者~
那我想你的經驗分享一定很寶貴,評論這三支廣角鏡的使用經驗也勢必較有鑑別度也較客觀~
畢竟在版上要找到像J大同時擁有過這三支廣角的網友可能不多啊~~~~
更遑論要區別這幾支鏡頭,大多數人的資訊還是從別人擁有其中一鏡的經驗分享來的多~
其實我原本還在sigma12-24mm 二代和原廠17-40mm兩支考慮~
前者則是害怕球型凸面的前玉沒有保護鏡容易損壞~
後者則是考慮焦段不夠廣~
但是看了上面artdj999大分享的相簿後,我對這支鏡頭的表現已經很有信心~
即使用flirck的1024或2048大圖欣賞,這支鏡頭的成像和畫質依然很不錯~~~~
讓我比較在意的則是球型凸面的前玉相關實務上的使用問題~
不知道J大當初sigma12-24mm 二代服役多久?平常的保養擦拭容易嗎?
沒有保護鏡的前玉,經過長期的使用及清潔擦拭會不會影響鏡頭成像?
另外當初J大這支鏡頭是買水貨嗎?還是只有公司貨?
Kang-Wei Tzou wrote:
sigma 12-2...(恕刪)
這顆鏡頭陰天及室內比較不理想我想應該是光圈比較小的原因吧~
其實我從以前使用aps-c拍照的習慣就很少在使用大於F8的光圈~
除非拍攝一些比較特別的主題~
現在換了全幅系統景深更是容易一個不小心就過淺~
所以曝光不足的問題我都盡量用拉ISO處理,還是保留光圈在F8或使用更小光圈拍攝~
這樣一來可以讓鏡頭維持在最佳畫質表現的光圈範圍下作業~
二來可以彌補6D對焦系統周圍對焦點較弱,必須先以中央點對焦後重新構圖的拍攝方式,以防止重新構圖後餘弦差所造成的主題脫離景深範圍內而失焦的排除方法~
畢竟現在全幅機的可用ISO都蠻高的,我很享受大膽的使用全幅高ISO的能力~
回想以前用550D的時候,ISO大概拉到800我就無法接受更高的ISO值了~
另外也感謝大大推薦sigma的16-35 f1.8 art這顆鏡頭~
我想這顆拍室內或人像應該都蠻合適的~
但是我的攝影取向比較偏好大場景風景照和戶外~
焦段更廣的需求對我來說應該是第一考量~
也希望你與我分享sigma 12-24mm 二代鏡,更多關於球型凸面前玉在實務操作上的一些問題和經驗^^
t92036 wrote:
前陣子剛出掉550D...(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