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樸歸真 EF-S 18-55 F3.5-5.6 IS STM 無箱可開&測試

以下是EF-S 18-55mm f/3.5-5.6 IS STM 的簡易規格

視角(水平,垂直,對角線)
64°30'〜23°20'45°30'〜15°40'74°20'〜27°50'
透鏡構成
11組13枚
葉片數隔膜
7
最小光圈
22-38
最小對焦距離
0.25米
最大放大倍率
0.36倍(55毫米的時候)
濾鏡口徑
58毫米
最大直徑×長度
69mm×75.2毫米
重量
205克
防手震補償效果約4級

會選擇這隻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需要輕以及STM對焦,
原本主力鏡頭是用17-55 F2.8,要畫質有畫質要速度有速度,問題就是太重了640多克,出去玩時不方便
所以旅遊時的組合就用舊的Sigma 18-200 並買了 35 F2,
但由奢入簡難~ 沒有IS也就算了,iso開高手拿穩一點就好
但用習慣USM鏡頭後這兩隻的馬達聲音也實在有點大,尤其是35F2 ,每次偷拍我女兒都被他發現
18-55這顆在300D時代有玩過1代鏡,鏡身質感不佳也沒有IS,很快就脫手了
發展到3代不但加入了IS跟STM馬達,鏡身質感也到了能接受的地步
18-55STM的重量205g差不多是我原本主力鏡頭17-55的1/3而已,
對焦上猜想STM應該會比傳統的機械馬達好一些些吧
至少對焦聲音小一點就好了~

由於這隻鏡頭還沒有零售,只在網路上找700D拆賣的
找來找去發現士林兩大家相機店似乎都沒有,最後找到在光華商場附近的一家店有在賣
很久以前也這家店買過Sigma 30F1.4所以還算熟悉,下班後就過順路過去入手了
由於是拆機鏡,沒有盒子~~


由於是拆機鏡,沒有盒子~~

驗明正身,有STM

前鏡片

Made in Taiwan! 嗯 很好~

有Macro!!


畫質跟17-55 F2.8 PK! 直接看圖比較不囉嗦:
18-55 STM


17-55 F2.8


都是 1/60 F5 35mm端
我是不專業的但是拍攝條件已儘量設定相同,所以請批小力一點~
請注意左邊礦泉水瓶身上的文字,覺得畫質相差沒有想像中大,
但兩隻鏡頭的身價可是相差10倍啊!

最後總結測試心得:
1.對焦安靜甚至是無聲,比usm還厲害
2.對焦速度比USM慢,跟一般馬達差不多
3.畫質初步測試看起來不錯,有點物超所值的感覺。週末帶出去拍拍再評估比較看看!
4.體積跟Sigma 18-200的鏡頭差不多,不算小
5.最近對焦距離25cm並有微距功能,之前沒注意到有這規格,算是意外驚喜
6.對焦無聲加上可全時手動對焦,讓錄影的功能更方便
2013-06-07 1:23 發佈

automata wrote:
以下是EF-S 18...(恕刪)

恩...你知道你的Canon 17-55mm f2.8 IS USM對焦對到哪裡去了嗎?
我目測是右邊那隻腳底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若能多測一些微光或是強光下的表現
那就更好了

這支便宜的新鏡也是很有興趣^^

taiwan23175 wrote:
恩...你知道你的C...(恕刪)


To taiwan23175
是啊~ 第一次玩這種測試,突然發現要對焦在哪不知道,所以兩顆鏡頭分別用live view對焦拍了三張
一張對左腳跟瓶子,一張是對在中間肚子上,一張是右腳跟電池上
上傳的是找最瓶身字樣最清楚的一張出來
也不曉得這樣對不對~ 另外18-55 STM這隻在35mm最小光圈是4.5,我是用5來拍



麥爾斯桑 wrote:
麥爾斯桑

to:麥爾斯桑
請問要怎麼側微光或是強光下的表現?我可以儘量試看看~
強光下我想到的是在樹下往上拍從葉子透下的陽光
微光就沒什麼概念了

automata wrote:
to:麥爾斯桑請問要...(恕刪)


其實強光是想看抗耀光表現,你說的是一種方式

暗部是想看不同光圈值下的星芒跟散景形狀^^
這隻真的便宜輕便好用,我也買了一隻切屁股上全幅,重點這顆有支援DPP鏡頭修正
automata wrote:
以下是EF-S 18...(恕刪)
從2張圖來看, 通透度絕對有差阿
我的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dickyyu
這種東西就像在玩音響!
縱使有差也不可能差到十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