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弟前幾天去拍的照片但如果要背景亮的話~花朵幾乎會是整個死白花朵有細節背景又會變暗...請問各位前輩如何將桐花拍得漂亮又保有細節呢...??設備是60D+SIGMA 17-70 OS 二代這顆全程用AWD+矩陣測光是人的問題還是設備的問題呢下面這兩張的ISO跟快門速度不同但是花的細節卻差很多耶
steveniori wrote:下面是小弟前幾天去拍的照片但如果要背景亮的話~花朵幾乎會是整個死白 點測光白花, 曝光補償 +1.7~2.0 ev .. 這樣子白花應夠白, 又不致於死白.先把你的主角--白花的細節 保留下來再講..背景若太暗, 回家再把暗部拉亮.白天拍, 出現死黑的機率不高, 所以暗部大多還有拉亮的本錢.
steveniori wrote:我一開始也有想過是不是這個問題可是我都是以相機內建的測光表來判斷曝光的程度指針都是+0.3EV理說曝光程度不是應該相仿嗎?? 觀念錯很大,回去讀說明書如果你在用Av / Tv / P模式,那個+-只說明你決定了在當時的測光結果再「補償」0.3EV的曝光值決定曝光程度的是測光,即使你甚麼設定都不動,只要手晃一晃構圖不同了,測光結果可以差很遠舉例說你現在用Av光圈先決,選定了光圈值f/4:假設相機測光得出快門值1/250,你設定了補償0.3EV,相機於是給出1/200然後你甚麼都沒動過,只是覺得這構圖不好看換了個角度...相機這次測出了1/1000,然後補償0.3EV,於是給出1/800SEE?
您好首先回答您最後一個問題~~是人的問題~~看完照片跟數據以後~~前面幾張爆掉是一定的~~因為你加了1EV~~~正常來說~~都是EV不做增減~~做完測光拍攝~然後視情況增減再來矩陣測光是用在NIKON~~CANON系統稱為權衡式測光(不好意思~我也是C家用戶~小小龜毛一下這個地方)節錄網路上一段內容向您說明http://www.fotobeginner.com/392/metering-mode/相機會估算所框取畫面中的光線分佈,然後依照人工智慧設定曝光組合,在這個模式通常會略去極光或極暗的區域(如太陽)以依其化區域作為曝光依據,讓畫面光線平均,現時的相機還會自動為極光的畫面作出曝光補償。通常拍攝一般風景或snap shots時這個模式最為安全後面幾張為何+0.3還是爆~~~~原因就在於背景~~~你的背景都是深色背景~~不論是鐵桶還是木頭....在權衡測光下黑色占畫面大部分的話~~相機測光自然會再偷偷幫你補光~~再加上你原先的+0.3EV最後花~~還是爆了日後如果遇到深色背景~~記得降一下EV~~才不會又發生同樣情況如果記不得這原則~~~那拍完當下看到畫面~~自己再多拍兩張增加EV跟減少EV的照片~~相信拍久了經驗多了~~自然可以避免掉這樣的請況給您做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