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攝影達人關於同機身不同鏡頭的拍攝效果差異

小弟是攝影新手 想請教

若機身同為60D 同一個場景 同一個角度 同一個時間 同樣的的距離與拍攝參數 同一個攝影達人掌鏡

只差在一個用50mm f1.8 一個用50mm f1.2L 光圈都最大的情況下

拍出來的相片會差很多嗎

因為價差將近20倍 希望能給小弟在購買時有個參考 知道這個價差值不值得

2012-06-03 16:08 發佈
可樂DD wrote:
小弟是攝影新手 想請...(恕刪)


我認為差異一定有的,但不會「差很多」

你沒提到的光源、光線條件,反而是關鍵

只是
是否「差很多」
人言言殊
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是否差很多」
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借來拍
一切就解決了
會有差,但是還是要看拍攝條件

例如在逆光狀態,也許1.2L表現會比較好

先不考慮1.2L的USM,這個玩意不會影響畫質,只會影響使用手感及爽度


1.2L是大成本打造來的,擁有環形光圈,非球面鏡,這些優勢在某些條件下會比較吃香
我最近也在看這兩顆鏡頭, 小弟我拿5D2
50mm F1.8 似乎是新手必有的鏡頭了,
但這顆定焦大光圈50mm F1.2L貴上10多倍...
一樣是定焦鏡價錢差10多倍...真想知道差異在哪裏...

me6290 wrote:
我最近也在看這兩顆鏡...(恕刪)


價差是給知道差異或需求的人購買。
如果是想看到這種測試可以看看Battle of the Fast 50mm's: Canon f/1.8 vs f/1.4 vs f/1.2
其實想想藝術品和其複製品之間差異有多少?

一個是在1.2光圈的光圈參數設計修正,一個在1.8光圈背景修正,兩者先天設計背景與光圈大小就完全不相同。

再來就是設計與製造成本設定,一顆小光圈鏡頭也可以做到極致光學與性能,就像LEICA最新發表leica 50mm F2 AA(約7千多美金),成本常會決定一開始設計狀況,所以並不是小光圈鏡頭就是比較糟。
May 10, Part 2: The Leica APO-Summicron-M 50/2 ASPH review, and a comparison(ZM 50/2為8百美金)



另外要考慮設計背景與數位合適性問題。

50/1.8可是在1987年就定型,二代則是在1990更新至金,而50/1.2則是在2007才剛新完成。
新舊鏡頭最大差別在於開放光圈可用性與性能,否則縮光圈是看不出太大差異,像是下面NIKON新50/1.8G和50/1.8D
50/1.8G VS 50/1.8D
感謝達人的回覆

今天才知道光圈焦距這是有定義的 不是鏡頭廠想做多大光圈就做多大

也知道f1.8便宜是因為定義得早(是吧~~)

也知道USM這個玩意不會影響畫質,只會影響使用手感及爽度

而達人也提到一個重點 "想想藝術品和其複製品之間差異有多少"

是啊 藝術品和其複製品原本差異就不大 甚至要拿放大鏡檢視才能看出差異

就如同照片沒有看原圖 只看縮圖的話 搞不好我用50mm f1.8拍的然後說是50mm f1.2L拍的

還有很多人拍手讚美也不一定吧

以我新手來說 我連藝術品及複製品的差異都看不出來了

所以現階段花十幾倍的價格買一個拍了也看不出差異的鏡頭看來是不需要了

50mm f1.8 我來了

可樂DD wrote:
今天才知道光圈焦距這是有定義的 不是鏡頭廠想做多大光圈就做多大

光圈愈大代表愈高貴好像是C家跟N家等把它們之間的差距搞大的XD,
在手動鏡時代,這種差距就不明顯了,有些定焦f3.5,f2.8,f2.4的,
拍起來也是嚇死人的美。

L鏡之所以為L鏡,除了刻意強調它的大光圈跟細緻度,重點似乎反而是空間感,
L鏡的口徑都做的特別大,其實只是為了能配合得上全幅的幅寬。
這樣空間感跟質感相輔相成,才能有L鏡的價值。
用在APS-C上,就只剩細緻度,或者某種程度的虛榮感吧。
至於小口徑的話,就不能太寄望它能表現出明顯空間感,但以定焦焦而言,質感還是會有的。
我也覺得50/F1.8真的很實用,起碼可以暫時讓我不要想L定焦鏡想太多,哈哈。



可樂DD wrote:
小弟是攝影新手 想請教

若機身同為60D 同一個場景 同一個角度 同一個時間 同樣的的距離與拍攝參數 同一個攝影達人掌鏡

只差在一個用50mm f1.8 一個用50mm f1.2L 光圈都最大的情況下

拍出來的相片會差很多嗎

因為價差將近20倍 希望能給小弟在購買時有個參考 知道這個價差值不值得




你好

歡迎你加入單眼的世界



拿50/1.8跟50/1.2在比較

我看不太懂你想表達的是什麼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

對攝影也有熱情的話

50L會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常見的50mm三兄弟



其實50mm還有光圈2.5的微距鏡跟停產的1.0大眼睛



分享幾張大光圈照片給你參考

照片的EXIF有光圈跟快門資訊(如果懶得看也沒辦法)









































也許看完照片你會覺得,照片要那麼霧幹什麼

如果是這樣,那就恭喜你,花兩千多塊就好了

也不需要在乎同ISO下,快門時間400分之1秒跟30分之1秒的差異

有時候人不要給自己找太多藉口

值不值得在自己,並不是別人說了算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leon-ex wrote:
光圈愈大代表愈高貴好像是C家跟N家等把它們之間的差距搞大的XD,
在手動鏡時代,這種差距就不明顯了,有些定焦f3.5,f2.8,f2.4的,
拍起來也是嚇死人的美。

L鏡之所以為L鏡,除了刻意強調它的大光圈跟細緻度,重點似乎反而是空間感,
L鏡的口徑都做的特別大,其實只是為了能配合得上全幅的幅寬。
這樣空間感跟質感相輔相成,才能有L鏡的價值。
用在APS-C上,就只剩細緻度,或者某種程度的虛榮感吧。
至於小口徑的話,就不能太寄望它能表現出明顯空間感,但以定焦焦而言,質感還是會有的。
我也覺得50/F1.8真的很實用,起碼可以暫時讓我不要想L定焦鏡想太多,哈哈。




口徑大小主要是由最大光圈決定 , 而不是片幅大小 ,

120片幅用的鏡頭 , 最大光圈很多都很小 ,

適不適合大片幅 , 主要是看成像圈 !

有人開玩笑的說
501.2鏡頭貴的會說話
501.8要用作品來說話
這兩管焦段一樣
但是個性完全不同
新手先從501.8開始吧
等你很習慣~很喜歡這個焦段的效果跟拍照方式
再來思考501.2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