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購入
17-40L這焦段,看到有些人都說含鉛鏡頭發色比較好...
請問含鉛/不含鉛的優缺點各式?
有沒有差別照片?
(最好是同一個景 同個快門光圈值)
另問17-35L這些老鏡鏡頭都是含鉛的嗎?
跟含鉛的玻璃差別在於,光波進入鏡頭的長短是否
UV紫外線跟紅外線是可以輕易透過硼所組成的玻璃
然而含鉛玻璃,卻可以阻隔在光譜範圍380-770以外的電磁波
不可以全部阻隔,但可以改善
但是肯定會影響透光率,為什麼玻璃鏡片是透明的
因為只要是透明的物體它裡面的分子排列就是不規則的
因為分子不規則排列所以透明物比其他物品更容易碎裂
列如當你敲打玻璃,使他碎裂,他裡面的分子就改變了,所以他會變白色
光線也不能透過不規則的分子排列穿透玻璃了,舉例來說
當一個門可以容納兩個人,當我跟另一人並肩時,你就不能通過這道門
但當我門一前一後排列時,你就可以通過了玻璃的原理就是如此
因為光線直接穿透不會有任何的光波被吸收,所以我們是看不到玻璃的顏色的,她就是透明的
含鉛鏡片影響透光率VS玻璃鏡片造成不必要光波進入 以往低片機會在鏡片上鍍一成磨抗UV用的
因為低片它會吸收較多的紫外線 但使用感光元件的DSLR卻相反,他會吸收紅外線
所以透過低通濾鏡來阻隔紅外線 那你認為還有使用含鉛鏡頭的必要嗎??
另外一提 鏡頭發色是由鍍膜技術來決定而不是含鉛玻璃來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德國,蔡斯萊卡鏡頭高貴的原因,因為鍍膜技術!!
狂人神攝 wrote:
列如當你敲打玻璃,使他碎裂,他裡面的分子就改變了,所以他會變白色
如果敲打玻璃可以改變分子,那幹嘛還要研究半導體跟核能??
狂人神攝 wrote:
因為光線直接穿透不會有任何的光波被吸收,所以我們是看不到玻璃的顏色的,她就是透明的
含鉛鏡片影響透光率VS玻璃鏡片造成不必要光波進入 以往低片機會在鏡片上鍍一成磨抗UV用的
因為低片它會吸收較多的紫外線 但使用感光元件的DSLR卻相反,他會吸收紅外線
所以透過低通濾鏡來阻隔紅外線 那你認為還有使用含鉛鏡頭的必要嗎??
另外一提 鏡頭發色是由鍍膜技術來決定而不是含鉛玻璃來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德國,蔡斯萊卡鏡頭高貴的原因,因為鍍膜技術!)
如果我的半導體教授看到我發這樣的文章,一定會把我給當掉三修。
http://md959.blogspot.com 歡迎來坐坐。
狂人神攝 wrote:
水晶是結晶化的SiO2通稱
如果純的是透明的 分為單晶的SiO2叫做Quartz
玻璃主成份還是SiO2可是他算是非晶
因為非晶所以純度比較低 所以內含有較多硼玻璃工廠統稱硼玻璃
含鉛的叫鉛玻璃
1. 水晶的定義有幾種,但都不是所謂結晶化的 SiO2
http://theme.otop.tw/hsinchu/faq.html
『水晶』的定義是因地制宜,在每一個國家都不太一樣。西方國家認定水晶的標準在於含鉛量的多寡。歐盟組織明文規定,氧化鉛含量超過4%者為玻璃,超過10%者為水晶。美國的水晶定義與歐盟不同。在美國,含鉛量只要超過1%就稱為水晶。捷克或斯拉夫所指的水晶可以用來指任何精緻、優質的玻璃製品,而含鉛玻璃的鉛成分則必須超過24%。
2. 主成份一般定義是單位重量下,該物質佔的重量比最高,沒有所謂晶體、非晶體的區別
硼玻璃的特性是耐熱,能承受相對劇烈的溫度變化 (ex: 室溫下直接放到攝氏 300 度的烤箱而不碎裂)
3. 再次強調,只要是 "玻璃",就是非晶相的物質,用 XRD 繞身解不出它的晶格。
4. 玻璃碎了並沒有打斷分子鍵,因為它稱不上是分子
若是磨碎了砂糖,那也只是把分子間的作用力打斷,而不是破壞了糖的分子本身的結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