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這兩支以外, EF 24/1.4 也出現來參一腳,因為常有人說這隻紫邊比 35L 更輕微,所以也拿出來比。
測試的條件,就是我陽台看出去的樣子而已。昨天還是飄雪的陰天,今天要來測試就給我藍天白雲 ,今天希望可以藉著樹與藍天白雲的背景,測試三支鏡頭對於對比強烈的目標時,抑制色散的能力。另外,可以模擬測試一下中央與周邊的解析力。
就像這樣。
測試用的相機是 Canon 5D,所有的測試鏡頭都有帶上 B+W MRC 保護鏡,三支鏡頭的分別是
- Canon EF 24/1.4 ,口徑 77mm,以下簡稱 24L
- Canon EF 35/1.4 ,口徑 72mm,以下簡稱 35L
- Contax Distagon 35/1.4 (MMG),口徑 67mm,以下簡稱 D35
在 35mm 的焦段,有四支 35/1.4 的鏡頭常常被拿出來比較,他們分別是 Leica, Contax,
Canon 以及 Minolta。其中 Canon 最常被拿出來與 Contax 一起討論。原因大概是這兩支鏡頭的諸元、構造、以及顏色表現最為相近。這兩隻應該都是所謂倒接望遠鏡的 retrofocus 結構(聽說而已,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叫做倒接望遠鏡,在我認知裡望遠鏡不是只有兩三片鏡片而已嗎?還是說這個是把長焦鏡頭反過來用?), Canon 是 9 群 11 枚,
Contax 是 8 群 9 枚,都有一片非球面 (Aspherical) 鏡片矯正像差,另外兩鏡都採用的浮動單元 (floating Element) 以改善近拍時的色散現象。
先用圖表比較一下 35L 以及 D35 的構造與 MTF

Contax 的 MTF 秉持 Zeiss 的傳統,是 10線、20線、40線的配置,Canon 的則是 10線與 30 線。淡色線在 Canon 是 F8.0,Contax 是 F5.6。這裡的光圈差異不用太雞蛋裡挑骨頭,這種高級鏡頭如果 F5.6 ~ 8 還可以差很多的話拿去填海算了。這個 MTF 圖告訴我們 D35 的周邊成像似乎跟中間有比較大的落差,尤其在超過 15mm 之後,就算縮光圈也會失守,關於這點是真的,待會有一張圖來說明。
廢話很多,以下進入測試的主題。
《F1.4》
中央部分,由上而下分別是 Contax, 35L, 24L
解析度方面,Contax 的表現跟 Canon 一樣銳利,令人驚訝的是即便在如此大反差的狀況下,你還是可以在中央樹幹的邊緣部分看到層次的表現,中央部分的色差抑制則似乎是 Contax 小勝。
奇怪的是 EF 24/1.4 在光圈全開的表現很差,我完全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強烈懷疑是對焦錯誤。於是切換到 F1.6 看看 (這是另一張,所以可能對到焦了)
果然這個好一點,剛剛應該是沒對到焦,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沒有兩支 35mm 那樣銳利。
接下來是 F1.4 邊緣部分,這邊邊緣部分是以短邊而言,我盡量選取有白雲的背景,但是距離中心的長度是一樣的,還是一樣以 Contax/Ef35L/EF24L 來排列,你可以移動滑鼠來看看他們資料。
Contax D35/1.4 @ F1.4
應該是受限於口徑, Contax 在這個地方敗下陣來,解析度明顯的不如 EF 35L,也出現很厲害的色散,不同顏色的兩根樹枝甚至看起來像是鬼影 Orz (這不會是手震,因為快門是 1/8000 秒)。顏色收斂最佳的果然是 EF 24L,不過 35L 的表現也不錯。
《 F2.0》
中央部分的比較
恩,好像跟剛剛差不多,看來這個項目不太有得比,F2.0 比起 F1.4 稍微好一點,不過不太明顯。Contax 那張對焦是在後面的樹枝,一樣很利,不過我覺得 EF35L 這裡開始比較好,雖然差別不太大。另外 EF24L 因為更廣的關係,這邊所有的樹枝都是 in focus,影像品質趨堅,已經跟 D35 平起平坐了。
邊緣部分,這次換最長邊,也就是鏡頭最外緣的成像來比較,這是最艱難的考驗。
35L 確實很強, F2.0 的邊緣成像居然可以這麼好,35L 的色散還是稍高於 24L,但是解析度與色散都贏過 D35, 24L 的解析力在這裡勝過 D35。
《F2.8》
中央部分
基本上我分不太出來,請各位不要認為Contax 這邊遜掉了,那是因為背景不盡然相同,EF 35L 在有白雲背景的地方也是看起來不太行,兩支差距十分小,另外都輸給 EF 24L ....
邊緣部分
這邊開始,三支的表現大概都差不多了,我特地選一張 D35 在右下角對角線部分的照片,各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成像品質在最邊緣的地方突然整個崩潰掉,這個崩潰看起來還是圓形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光圈他能夠支撐的表現最好的像場大概就是到那邊,這是我上面說我覺得口徑太小可能是 D35 在 F1.4/2.0 的邊緣畫質輸掉的一個原因,也可以說明 Contax MTF 上面超過 15mm 之後非常厲害的畫質衰退。
目前的小結論:EF 35/1.4 的表現果然不負 Canon 當家神鏡的威名,F1.4 的時候中央表現很傑出,F2.0 的時候邊緣的成像已經很不錯 (這真的蠻可怕的,我自己看到都嚇到)。 Contax Distagon 在最大光圈的中央解析度可能小勝 EF 35/1.4,暗處層次的還原能力也不錯,但是在解析度與色散控制上就輸給 35L。
EF24/1.4 很令人驚訝,他的色散程度果然很小,F2.0 之後解析力跟 35L 一樣甚至更好,拍攝風景或是建築,如果需要強調周邊畫質的話 24L 應該優於 35L。
這個系列還沒完畢,接下來還有需要去外拍的散景、耀光與陰天色彩還原能力的測試,要等下禮拜確定不會下雪再出去拍,如果為了做測試而被凍死,那就不太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