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ISO影像素質的方法

常常觀念到有人說picture quality跟畫素密度成反比的言論, 今早作了一些實驗(7D + 100L)發現使用sRAW確實比RAW在高ISO下擁有更小的雜訊.

有興趣的也可以自己作實驗. 另外提供一個Link, 證實國外也有玩家擁有類似的結論(on 5D MarkII)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PRODS/E5D2/E5D2RAW.HTM
2011-08-06 12:45 發佈
感謝分享,
看來sRaw的話
iso6400也可以大膽開下去用了
現在就是好奇Raw與sRaw細節差距多少
值不值得用sRaw較低細節換取更高iso

asdfglin wrote:
感謝分享,看來sRa...(恕刪)


雖然沒有7D的數據
不過從連結的最下方幾個比較,可以看出5D MarkII在sRAW1(10MP)的表現上,是明顯勝過21MP的, 與12MP的D3,D700相去不遠。(似乎更佳)

不過解析力也下降不少。因此簡單的想法是,如果不需出大圖,一般國內外老師皆推薦的10MP已相當足夠,一來節省memory card空間,二來也降低回家後後製及出JPG的computing power.

PS:5D MarkII使用sRAW1, APSC則使用mRAW即為10MP.
這樣怪怪的

為了高ISO好一點 而犧牲解析度.........


真的會比較好嗎?


雖說不用出大圖 但是照片細節還是看得出差異吧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They seem to have either have some NR applied, or the interpolation process used to generate the smaller files is causing loss of fine detail and larger chroma noise blotches.

這句話是重點吧,似乎有點機身除噪或插值演算的可能,會讓細節與雜訊一併流失。當然若可以接受這樣結果的人,直接出圖也蠻方便的
相機的能量,來自於人的力量;相機的質量,來自於小朋友的數量。
"picture quality跟畫素密度成反比的言論"<=這是指你感光原件的畫素密度
只要是用台機身
不論你出圖的大小
密度是一樣的
而且你給的文章
樓上引用的那段是重點
blog: http://amadeuss.pixnet.net/blog
拍RAW檔,然後縮圖,可以得到一樣的效果.
拍sRAW1,然後以後需要大圖時,就.....,因此個人只拍RAW.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hanlee wrote:
常常觀念到有人說pi...(恕刪)


noise常用標準差來表示
降低標準差最直覺的方法就是平均
平均又可分為空間與時間上的平均

解析度降低屬於空間平均的一種,缺點是會降低解析力
不然就是更換大片幅的機種,缺點是要花錢

時間的平均也可降低雜訊
Sony家的手持夜拍低雜訊就是這種的
除非是為了省記憶卡空間
否則拍RAW自己縮圖意思一樣
請問大大縮圖要縮到多少?
上傳才會有清晰最好的效果!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