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求救!為何RAW轉JPEG的畫質比JPEG直出更糟?

今天為了比較RAW轉JPEG和JPEG直出兩者的畫質差異,
拍了一張測試照片,畫質使用「RAW+JPEG」,
結果快令我跌破眼鏡,
感覺上RAW轉JPEG比JPEG直出更糟。

首先先PO測試的原圖:
求救!為何RAW轉JPEG的畫質比JPEG直出更糟?
拍攝的設定:
使用相機:Canon EOS 1000D
使用鏡頭:EF-S 18~135mm F3.5-5.6 IS
快門:0.6sec
光圈:F8
ISO:200
使用DPP轉檔。

接下來比較1:1原圖裁切:
RAW轉JPEG:
求救!為何RAW轉JPEG的畫質比JPEG直出更糟?
JPEG直出:
求救!為何RAW轉JPEG的畫質比JPEG直出更糟?

感覺上JPEG直出的照片在1:1裁切的部分中,還可以看出「紙」的質感,但RAW轉JPEG的卻濛濛的、糊糊的,甚至還有灰灰的感覺,請問各位大大知道為何會這樣嗎?
2011-01-25 22: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JPEG RAW 畫質
我用故事來回應你
有一個人去了快餐店點了一個牛扒早餐,肥美多汁
然而他去買了一碟神戶牛回家連油也不下速煎了來吃
卻跌破眼鏡說神戶牛不及冰鮮牛好吃
應該是轉檔設定有誤,例如影像品質要選10......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都存在,有興趣的人去LDS CLUB找找看就知道了(關鍵字RIT)
那邊的Kent大對這個有趣的現象,有相當深入且精彩的探討
Canon在3.9.2.0的DPP加入了Unsharp mask的功能
可以有效的拉回部分的細節,不過還是跟RIT轉換有些微的差異
下面有一些比較,整體圖案如下面這張


機身5D MK2,鏡頭24-105,ISO 800
我拍攝的時候存檔採用RAW + JPEG
Picture Style: Neutral, Sharpness=7
RAW後續分別直接用DPP轉出兩張JPEG
一張不改任何設定,另一張套用Unsharp mask如下
Strength: (5); Fineness: (4); Threshold: (0)
沒有更動DPP除雜訊的原始設定,本圖兩個值皆為2/20
轉換品質全部都是10,就請大家判斷結果吧!!

截圖比較,由左到右[機身JPEG] [Unsharp mask] [RAW→JPEG]







IPHYS大提供的這個方式,我試過轉tiff檔後細節好很多, 不錯用.
謝謝!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IPHYS wrote: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都存...(恕刪)

Unsharp mask 好用... 一直不知道原理只能硬Try ... 不知哪裡有教學

回樓主:
DPP 可以調的東西太多... 每個人要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就覺得您附的圖 raw較好)
如果您完全沒動DPP設定 想當然DPP default設定一定是平淡而且中規中矩
您可以改動DPP工具箱一堆設定 去找到你要的感覺....
chiang名言 : "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 01不過就是這麼玩意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
Wang_Sherlock wrote:
Unsharp ma...(恕刪)


本站有一份說明PhotoShop的Unsharp Mask的教學,可以參考看看。

這裏的說明更詳盡。

IPHYS wrote: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都存...(恕刪)


後來去做了一堆實驗,
首先我先以銳利度0 ,中性風格去拍照....機身是40D,RIT還支援的情況
小弟認為只要有銳利度0..拍出來的RAW會比較是軟體沒有動過的...

拍完後~~什麼都不調.....一是用DPP轉檔~~另外則是用RIT轉檔....轉檔品質和大小全部弄最高...
再利用zoombrowser裡面,有一次可以流覽三張圖然後,按下synchronize鍵,就可以一起放大縮小局部這樣
RAW vs DPP轉 vs RIT轉 , 一起放大縮小這樣去看.....(這時要按下Display original image他才會把RAW轉成tiff格式才有辦法同步)

我不斷的放大~~甚至放大到看到每個pixel已經大到像馬賽克這樣,然後不斷的放大縮小比對~~

假設RAW檔用zoombrowser去看是可以看到最接近原生影像好了,
發現...最接近RAW檔的其實是DPP轉的, 在中間調以及暗部,DPP的暗處細節顯得跟Zoombrowser 流覽RAW時的最接近
而RIT轉出來的暗處細節則是不足, 但也因為這樣, 顆粒狀的暗處雜訊在RIT轉過後則是不見了很多, 所以看起來RIT暗處雜訊比較少....

另外,RIT檔 轉出來的,在高亮區, 則是反差比較大,也就是說...
RIT decode後, 白色的部分會更白,比RAW檔還白, 而DPP跟RAW最接近,
我用另外一個說法好了~~
今天假設看RAW看到1個pixel是 很淺很淺的灰色,然後周邊是深一點點的灰色, DPP轉出來也會是很淺的灰色,
但RIT轉起來就會是更白的,而周邊8個pixel也會同時被拉亮一點點 .....
我認為這很明顯是銳化的演算法裡面,他把白色的加得更白.....增加線條的對比!
而隨著RIT銳利度一直加高....純白色的區域會越來越擴大
因此感覺起來也增加細節和線條感!!!但老實講這應該是假的細節或是銳化出來的細節
個人認為不太自然就是.....

而DPP事實上,是比較保留原廠RAW檔的做法,
但銳利過後的雜訊會更明顯,尤其是暗處

DPP vs RIT兩者其實在什麼都沒調~~什麼都沒動的情況下
DPP最接近RAW檔, 細節也最多.....暗處更是如此...
RIT則是已經將亮區對比拉高過或者是說銳化過(只加亮亮區...),
但暗區看起來是有抹過的感覺,細節沒那麼好~~

隨著兩者銳化程度提高, DPP感覺上不管亮暗交界處都會不斷的反差加大,亮得更亮,暗得更暗..
但雜訊會越來越明顯, 雜訊的顆粒感越來越重

而RIT隨著銳利度越來越高, 處理銳利的方式是亮的點被拉成純白色越來越多...暗的點感覺上沒什麼改變....
在亮區只要有一點黑色的線條~~那麼這個邊界處就會更明顯,也就是我們講的細節變多了.....

小第DPP有試著用Unshap mask去調過, 可以調到"看起來"比RIT更多細節
但無奈暗處的雜訊也會跟著被放大...
這也是為什麼Kent大說在低ISO的情況下...用DPP可以拉得很接近RIT的細節~~
也許....下次試著DPP先NR抹一抹....再用Unshap mask去拉看看

以上是我的觀察~~有空我再傳圖上來
除非....用Zoombrowser看RAW檔並不是看到原生影像檔,
有錯請指正^^

同篇文章發表在下面...只是沒人理我就是...XD
http://www.ldsclub.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6850&extra=&page=1
crowdedcity wrote:
本站有一份說明Pho...(恕刪)

好文!感謝您! 原來找PS資料較多
看來 DPP Strength = PS Amoun 、Fineness = Radius 、Threshold = Threshold !
可惜原文39樓問題沒人回答

PS: 2007好文...現在少見囉
chiang名言 : "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 01不過就是這麼玩意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