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腳架的疑惑!!

各位大大你們好 小弟最近想添支腳架來用用

可是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聽說支架跟雲台要分開來買 @@

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沒有好的意見提供給小弟


小弟的相機是50D 預算是 5000~7000






謝謝..XD
2009-05-23 2: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相機腳架 疑惑
我也是用50D的^^我也好想買腳架哦~~
可惜一直下不了手~~口袋快破了~~
只好再撐一下...一直在做功課~~
剛好給你參考一下~符合你的預算~~
Manfrotto 190xpro+Manfrotto 486RC2球型雲台
這樣差不多是七千左右
如果閣下 打算把腳架當成隨身器材之一的話..........................那你需要 “輕“ 一點的
如果閣下 不想上腳架還得加用快門線或定時自拍的話..............那你需要 “穩“ 一點的
如果閣下 有打算拓展微距或打鳥的領域................................那你需要 “靈活“ 一點的、“負載高“ 一點的
如果閣下 打算省點錢的話..................................................那勸你就直接買好一點的


小弟本身有 快門線 & 遙控器.........腳架的使用以靜物攝影為主
所以使用便宜堪用的 Manfrotto 190X PROB + 台製 FEISOL CB-50D 球形雲台
1. Manfrotto 190X PROB 腳架(收納57cm,展高145cm,體重1.9kg,承重5kg) ~
優點: 中柱快速 水平 & 垂直 調整、超低角度功能、耐用、品質有口碑。
缺點: 按快門的時候還是會輕微抖動。
2. FEISOL CB-50D 球形雲台(高度10.8cm,重量591g,球的直徑50mm,外桶直徑60mm,荷重19kg) ~
優點: 基座可360°旋轉功能、球關節有設計阻力調節裝置 安全性提升。
缺點: 基座組裝間隙大 旋轉時水平度不佳、旋鈕小 戴手套時操作不易。

在用過朋友的 Gitzo G1026鋁合金三腳架 + G1276M球形雲台之後 ~才認識 “穩“ 這個字的正確寫法
餘此類推的話...........Gitzo 其它的高階產品應該拿來托巡弋飛彈都ok吧



小弟自幼清貧 器材涉獵有限
僅能提供自身實際使用經驗.............希望能助大家在 “攻頂之路“ 略盡綿薄之力


請問 Gitzo G1026 鋁合金腳架含軸高 :124cm

是指中軸全伸長的高度嗎 ?

那這對身高 175 以上的用家會不會很吃力 @@? 謝謝
敗家經驗(買了5-6隻不同的)

1.雲台的負重是一個選購重點,記得乘以兩倍以上才是安全範圍。(裝備3KG至少選5KG以上)

2.以前人常說,好的腳架用很多年~以前的腳架其實都很粗重粗勇~~

小弟的經驗,器材不變,用法不變下,才有可能...不建議一次攻頂

3.碳腳跟鋁合金的道理跟小折有點類似,兩倍的價錢,不會買到一半的重量,如果你有騎車,你就會懂。

好想回到幼稚園 wrote:
小弟的相機是50D 預算是 5000~7000


BENRO A-457M8 鎂鋁合金 3節 三腳架
好想回到幼稚園 wrote:
各位大大你們好 小...(恕刪)


預算有限就百諾碳腳C-057,前一陣子幫人買4800

雲台要便宜堪用就饅頭496RC2,大概2600

這樣的組合差不多符合您的預算
百諾碳腳C-057 +1
買了不後悔

151515151515151515
好想回到幼稚園 wrote:
各位大大你們好 小...(恕刪)


腳價的建議嗎?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和選擇
通常要經過一番碰壁之後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講講我的經驗(旅行用)和選擇腳架的幾個要點,供您參考

我的前個腳架是velbon 630A
常自助旅行經驗..出國型的建議收納長度不超過56cm(1)
腳架太長行李箱塞不進去,自助行李箱通長不會用太笨重的
就想說當隨身行李上飛機
但這種收納70cm的龐然大物,很難不被登機服務人員發現
會被抓去量長度..當然下場就是被迫寄行李..
保護?只有一個原廠的腳架袋...
還隱約聽到腳架再輸送帶上乒乒碰碰的聲音 (第一次這樣寄還真有點心疼...我的碳腳~~)
不過這樣幾次都沒事之後,我相信碳腳沒那麼脆弱了XD (事實上是希望他摔壞好請款買新的..)

現在腳架的選擇比以前多很多,四五節的大都可以縮得很短,再加上可反折型(2),小於56cm不是問題
但多節張開時的穩定性要注意,最粗腳的size(3)影響最小腳的size,現場看注意最小管腳和接合度
最粗腳通常跟負重正比,通常還是會建議2號腳(28mm),但鏡頭不是重量級選1號腳(25mm)也是很夠用的
還有一些腳架是利用減小張開角度(4)來換取高度
這樣的腳架全開會比較高一點,影響別人的面積也會少一點,當然損失一點大風吹的穩定性

再來考慮中柱,我的建議最好腳全開得時候就到達你慣用的高度(5),中柱當備用
畢竟中柱升過高穩定性自然就會打折,尤其是輕巧型的旅行腳架
例如我身高172cm,不升中柱到139cm加上雲台和1D的高度剛好不用彎腰,這是我的常用高度
還有中柱穩定性最好也要試用腳架的時候,順手拉到最高處搖一搖,看看中柱接合穩定性(6)好不好
不然大風吹腳沒動中柱再抖就很難看哩
可變單腳架功能(7)對旅行者來說非常好用,旅行時單腳架掛在身邊
到人很多的景點、或時間緊迫但又需要提高穩定,立刻拉開單腳架

還有腳釘(8)使用機率不高但能附在腳上是最好..拆腳換腳釘的也可以
至於重量(9)...就看你的能耐摟~想輕選碳腳可以幫你省個幾百克..價錢貴個七成是跑不掉

(備註:我現役的腳架是SIURI N2204,雲台是photo clam pc-33ns)
回文前請記得網路是公開言論,適用很多法條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