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舊筆電也撐了有五年之久,當初配備就沒有買太好,速度很慢,一直想換一台好一點的筆電來做數值運算想了好久。最近終於在暑假回台灣前,入手了 Toshiba 的 Portege R30-A。他的優點是重量輕約 1.5 kg,相當好攜帶。而且在美國購買因為可以客製化,所以 CPU 能夠搭配到相當強的 Intel Core i7-4700MQ,這顆 CPU 並非 U 系列低電壓的 i7,而是貨真價實的標準電壓版 i7,效能非常強,要跑 Mathematica 相當足夠。另外,R30 也具備光碟機槽,因此也可以把光碟機改為 HDD + SSD,兼顧 SSD 的效能和 HDD 的容量。續航力的部分,據網路實測竟然有8~9小時。因此在考慮了一兩天之後就下手了~
一個禮拜後就寄來了~

內部包裝並不多



上面還附贈一條布來清潔或是當鍵盤墊


上蓋實際上是仿髮絲紋的塑膠


背面

開啟

Intel Core i7 inside

13吋,照片中看起來很大,實際上很小一台

轉軸是金屬外殼上面有"奇妙"的髮絲紋

美國版的有小藍點,雖然我不怎麼用它就是了

觸控板,大概也不怎麼用吧,因為我都外接滑鼠。
要注意的是按鍵是在觸控板內,因此下方銀色的金屬條是不能按的,真遺憾...

電源鍵

整體鍵盤配置還不錯,瀏覽文章很重要的Page up, down, end, home 都有
鍵程有點淺,不過我想新的輕薄筆電大該都這樣吧,久了按起來也不錯

左側I/O: 電源, 散熱孔, D-Sub, USB3.0 x2, 及 HDMI

i7 版的變壓器有點大

開機啦!

第一次用到 Windows 8 全新開機的筆電耶~

結果馬上失望,實在等太久了
只好到處隨便亂拍...

右側I/O: SD卡, 光碟機, 音訊孔, USB 3.0, 網路孔, 防盜鎖孔

無聊到拍光碟機 (應該是 9.5mm 高的)

CPU 散熱孔

--
後來想加裝記憶體,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螺絲起子
記憶體和硬碟蓋的螺絲真的超小的
試了很多 00 號都不行,最後借到一隻德製 Wiha 的 00 號螺絲起子才成功把它打開
硬碟槽沒有鎖

記憶體插槽有兩個,都可以更換,雖然原廠可以配到 16GB,但是原廠的價格實在是貴得太誇張了。配單條 8GB 要加 USD 100,配 8GBx2 要加 USD 300。當時自己買 Crucial 的 8GBx2 也才 USD 127 而已,索性就自己買來加,而原廠訂購時就只配 4GB,連 8GB 的都沒選。不過缺點是現在多一條 4GB 的 ram 不知道要做啥 XD

旁邊可以看到南橋晶片,完全沒加散熱片或蓋子呢,對散熱這麼有信心啊XD

改裝兩條 Crucial 8GB DDR3L (1.35V) 1600 記憶體。現在的新筆電基本上都是低電壓的 DDR3L ,而市面上賣的大多也是,所以不必擔心會買不到。另外,我買的還特別註明給 Mac 用的,不過事實證明也沒啥不同,只是比較便宜而已 (不要問我為什麼XD)

美版硬碟是可以客製化的,我配的是 750GB 5400rpm,Toshiba 在菲律賓製,效能感覺有點普通,不過等我升級 SSD 後大概就沒差了

拆掉硬碟後的樣子。下面基本上只有一片透明塑膠片絕緣,其他大多都是輕便的排線。硬碟是直接放在角落的藍色和紅色的塑膠上,並沒有鎖螺絲。但蓋子上另有兩塊橡膠,在蓋起來的時候會固定硬碟。這樣做大概是為了減輕重量。

成功開啟記憶體和硬碟蓋的 Wiha 00 號螺絲起子,直徑約 2mm

收工

後來灌 Windows 7 遇到不少穩定性問題,不過目前重灌台灣版的驅動程式後,大致都解決了
等到時候換 SSD 再看看如何囉。
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