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寶貝 》TOSHIBA Z830 新一代好輕薄超可攜




這是一篇,積欠了半年的文章...

哈哈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篇文章就這樣放了半年,直到今天。

我終於讓它能夠重現天日了。

不過距離開始推動Ultrabook的時間來看,也差不多將近快半年了。

這段期間,相信也有不少的消費者衝著夠輕夠薄的優點,陸續買了Ultrabook來使用。

Z830可以說是我第一台接觸到的Ultrabook,當然撇除我自己使用的Macbook air不算的話啦!

當時候的感覺是,怎麼可以這麼輕?

尤其看到給的數據是,13吋的機型,竟然僅僅只有1.1公斤重。

當然也有人會有疑問,那R830也很厲害阿!

一樣13吋,但是內建光碟機重量也只有1.4公斤重,不也很不錯嗎?

沒錯,R830也算是在目前輕薄的機器絕對可以站穩一席之地的機器。

但是當你看見Z830擺在R830旁邊的時候,你還會跟我說R830很厲害嗎?

再來,Z830給了我一種當年我看見R100與R200那時代機器的感覺。

不過不得不說,當大家推出這麼薄的機器時候。

早在差不多快10年前就有這麼輕薄的機器了,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擁有過一台R100,甚至後來也擁有過R200。

所以看見這台機器的時候特別有親切感,是的,大師兄回來了...

相信大家應該也看膩了一些分享文了,其實我也有點膩了。

這篇就大家輕鬆看,反正什麼測試數據、效能多高那些都可以google到。

這篇就讓大家簡單的看看外觀上的感覺就好了。

另外感謝朋友叮叮的支援,才能有這篇文章的照片,還有下午茶很好吃...






進入主題了,讓我們來看看這台機器究竟有什麼能耐!


至從R700之後,只要是輕量化的機器在殼的材質上都採用了鎂合金。
雖然鎂合金感覺比較軟,但是對於重量上來說卻是可以輕上不少。
加上TOSHIBA也在輕量與堅固之中努力去設計調整,更是再一些殼上使用蜂窩式的設計來強化剛性。





極薄的厚度,相信看過實機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樣的感動。
雖然跟其他家相比不算是最薄,但是在能夠提供完整的I/O這部份,就強太多了。





有多薄?
看看這張照片就清楚了吧!
機器和螢幕都快薄到只剩下一條線了...





機器打開後的樣子。
其實這裡我有一點覺得不好,就是LCD邊框真的太厚了。
讓美感其實扣了一些分數,相對的Z830比起其他13吋機器來說,也寬了一些。




視訊採用30萬畫素的鏡頭。





我本來不想放這張,因為厚厚的邊框,然後小小的TOSHIBA mark,好不習慣。




鍵盤的部份,其實超薄的筆電打字手感都不算太好。
應該是跟鍵程太短也有關係,不過對於一般人應該是感覺還蠻OK的。





也讓叮叮試打看看,當然這張是因為拍照才拿在手上打字。
實際上也有讓她放桌上,使用看看機器的感覺。





電源鍵設計在左上角的位置,另外旁邊兩個由左至右分別是eco省電模式切換鍵,
和接上外接螢幕或是投影機切換畫面用的快捷鍵,因為是商務機器,所以在一些設定上也以商務取向優先考量。





PORTEGE,不用說我自己買TOSHIBA也只會買這系列,因為代表了輕薄穩定耐用。





這張照片我整理的時候很奇怪,怎麼沒拍到完整的觸控版只有這樣,哈哈。
沒關係,觸控版在Ultrabook的機器上都做的很大,大概都想要像apple那樣吧!
另外它有一個硬體的觸控版開關,如果你都接滑鼠使用可以直接關掉,就不用擔心打字的時候游標亂跑。





因為機器夠輕薄,所以像是這樣的情況,依舊可以打字和使用觸控版來操作電腦。




另外來看看機器左邊的介面有什麼?
叮叮說,這是SD讀卡機哦~





另外這個不用說當然是耳機孔與麥克風孔囉。




怕太小大家看不清楚,所以來一張放大的仔細看一下吧。




機器本身擁有一個USB 3.0的插座,旁邊那個是電腦鎖孔。
不過這麼薄的機器還是別鎖了比較好,去圖書館之類的要去廁所還是將機器闔上帶走才是正確的。





其他的I/O都在機器的背後了,網路卡也不需要像一些機器要外接才能用。
直接插上網路線就對了,散熱孔也設計在背後這位置。





由上看下來的話,分別是D-SUB、電源孔、HDMI、USB X2。
超級完整的介面,畢竟是商務機種,很可能都要開會報告之類的。
如果都要透過轉接的話,哪天忘記帶其中一個轉接線,那就糗大了。
所以擁有完整的介面,的確是z830最大的殺手諫。





機器的底部基本上是不能拆的狀況,那要加記憶體就得拆掉底部整個殼才可以安裝。
我這台機器上還有Sample字樣喔~
另外旁邊還有一各項是渦輪般的風扇孔,來幫助機器能夠更快的加速散熱。





機器重量官方給的數據是1.1公斤,我秤出來是1.079算是在誤差標準內。
基本上1.1公斤並不是亂說的,實際上拿起來就真的很輕很輕。






機器介紹大概就是這樣了,其實也上市一段時間了,大家應該都看過機器了。
而且之前也有鄭蛋蛋開箱過了,還有其他網友購買後的分享。

我只是覺得這些照片既然拍了,還是拿出來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在看一次機器的外型。
說不定原本沒有很喜歡的人,看了我這篇後突然激起不一樣的火花。
嗯,是跟機器激起火花,不是跟叮叮...

下面在放幾張照片,就結束囉!

各位朋友,我們下次見~~~










2012-03-05 13:32 發佈
這篇文章真的很讚
某幾張照片拍的真的不錯


目前知道這台有逐漸消失的跡象
想買的可能得手腳快一點...
這台真的是很優啊,一直想入手。。。都卡在那,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更優出來,輕薄才是對我最重要的,看三爽的也不賴。。就是重了點
z830 真是不錯的機器 電池管理程式可以讓你每次充電最高只充電到 80 % 這樣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又可以升級 micro sataIII ,
R830 只有 SATA2,Z830 總算有 SATA3。
看來下一代的 R,應該沒藉口只用 SATA2 了。
我底下已經石化了!
azzxs wrote:
這是一篇,積欠了半年...(恕刪)

tsurumi_1972 wrote:
我底下已經石化了!...(恕刪)



這是新梗嗎....

哈哈哈哈哈,我怎麼看不懂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