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R830 近期是否會更新規格? 散熱效果如何?


skizo78 wrote:
可以請大大解釋一下這...(恕刪)


這是壓力測試圖
兩個時間是開啟壓測跟關閉壓測
所以下方CPU Loading會在此段時間升到100%

但關閉壓測候很快就降到4x度
我會這樣問的原因是因為前陣子買了SONY SB27, 使用時鍵盤上的金屬板會傳熱~用了一段時間後除了金屬板發燙, 整個鍵盤會變的熱烘烘的~~所有的熱能都往上走從鍵盤部位散出~~雙手會變的很不舒服.
這本來就是物理性質~只是有些電腦使用的材質或是散熱設計會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同樣是金屬表殼~~MACBOOK PRO的控制就相對穩定許多~~
所以我才希望有使用過R830的朋友分享點意見~~
SB的出風口是設計在後面
電池是在前面
當初我本也打算換SB26
後來去看了實機就打消念頭了

多數的筆電算熱排風口是在左手邊
只有少數ASUS這種怪廠商有幾台會作在右手邊

最熱的的CPU導熱管跟散熱片
風扇抽出去得看看是不是被擋住
我朋友也有買SB沒聽他抱怨過熱的問題

而且你既然買了SB27
沒必要換硬體低於SB27的R830

覺得過熱送原廠檢查看看
我這兩天已經將SB27退貨了~~以免以後還會持續有問題~好加在店家也很體諒我的考慮, 因為我光是跑藍光影片整個鍵盤板就熱烘烘~真的覺得不太正常, 未來這台電腦基本上就是我的辦公室~我沒辦法冒2年就得換新的風險~
經過多番的建議~我想可能還是需要考慮"姓沛的" 才能提供穩定性和保固吧~~
skizo78 wrote:
想請教各位, 是否有...(恕刪)


看到大家還蠻Care溫度的問題,年底的APU NB出來後,應該會有更多的低溫筆電可以選擇(希望)了吧 ^^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定慧等持、行善布施、災劫消弭、逢凶化吉,阿彌陀佛!

skizo78 wrote:
想請教各位, 是否有...(恕刪)


其實小弟我一直都是Sony Vaio的愛用者,自己也小小研究NB散熱的方式...

如果把R830跟SB系列做個比較,我毫不猶豫會選R830

先說明一下Sony vaio z系列的確是由鍵盤幫助散發機體的熱量
拆開機器可以看到2塊連接著銅管跟鍵盤的導熱墊片,而vaio z的鍵盤是鋁美合金
只要能在冷氣房裡或有風流動的地方使用,鍵盤是可以協助散發熱量的,但也僅是一小部份

再來說明一下vaio SB把散熱口做在背面的不好之處
小弟我的第一台NB是05年mac book
當時macbook的設計就是美型,也把散熱孔做在背面,打開螢幕正好擋成90度
熱風吹出但出口被擋,溫度一定是很難降,裡頭的風扇偵測溫度高就必定狂轉
而且機體都是靠細小的縫細在吸新鮮的冷空氣,這樣的設計會造成熱氣在機體內跟週圍回流
吸來吸去都是熱氣...
我用了不到一年就賣了

而以R830的散熱結構來看,先不說T家自己廣告的新散熱模式(以吸氣+集中發熱組件於同一區域)
"至少開口不被擋住,熱風才有辦法出的去"<<<這才是最大的重點

而且許多拆機的圖示可看出,R830的銅散熱模組非常的短
銅管從"CPU到出風口"的距離是小弟看到市面上數一數二短的
這也可避免"過長又繞道"+"熱烘烘"的銅管在機體裡待太久
就算溫度高,但散的也快
且R830拆解容易,要換散熱膏風扇軸心上油都比較容易,光DIY方便度就大贏

現在這兩台的core i系列都是35W的,比上一代P系列還多上10W的電耗
但機體都是越來越輕薄,散熱真的非常重要

這些日系廠商不會管我們死活,不會管我們多冷多熱
他只要設計完,把cpu塞進去,可以動可以賣就打完收工
所以生命週期一到剛好壞掉,他賣新的我們買新的
不想這麼快換電腦的大大,就必須在保養跟調校上做功課

至於等CPU新製程,可期待但不奢求
因為我從第一代core duo等到現在 core i 2nd
45奈米等到32奈米,6年過了還是這麼熱
只能說INTEL他是老大沒辦法...


以上是小弟的一點拙見
為了機器好,也為了使用上的方便
還請各位大大買之前可以多比較阿!



The truth is... I'm Iron Man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