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五月才寫了一篇,TOSHIBA在台灣推出的第一台小筆電NB200,時間很快的就流逝過去了。
才時隔半年左右,TOSHIBA也推出了最新版的小筆電,"NB305"。
不過,第一眼看到照片的人,大概都會覺得哪有變化?不就跟NB200長得一模一樣。
沒錯!不虧是明眼人,好啦給你加5分,一眼就看出來長的跟NB200一樣。
但是,TOSHIBA會這麼簡單就放過NB305這台機器嗎?那我只能說,你們看得真的太表面了。
當我第一眼看到機器的時候,我也有著跟大家一樣的反應,但是當我開始去觀察與使用的時候。
我才發現,事情不像憨人所想的那樣簡單。
當然它也搭載了最新一代的平台架構"Pine Trail",而這平台架構下,可以降低耗電量達到更加省電的效果。
但是就效能上,實際去測試並沒有差異到哪,這部分就有點可惜了。
不過,我想還是回歸到小筆電的本質上,簡單好攜帶續航力長,即是當初小筆電出現的契機。
雖然價格已經超出當初所想像那樣,這點倒是讓人蠻扼腕的,如果可以又便宜又快又可以用很久,那該有多好。
這應該都是大家的心聲,不過,想想就好了。畢竟應該沒有廠商會這麼佛心來出這樣的產品。
好,回歸來機器上。
那NB305到底有了哪些顯著的不同?
一個產品出來,一定會有所缺點,以及消費者不滿意的地方。
而通常這些問題的反應,即會回覆到製作產品的團隊裡,進而去修正或是想辦法讓機器更完美一點。
當初NB200上市的時候,有些人反應怎麼機器"看"起來這麼厚(其實並沒真的很厚)?
裝上6CELL電池為什麼會凸一塊?
這些外觀上的問題,我想TOSHIBA都有聽到。
在這次的新機器上也將此修正了一般,我相信這也是為了廣大的消費者的喜好來做修正。
機器整體外形上,其實不變動太多,我想也是因為NB200已經做得很美型了。
將日系的質感,表露的一覽無遺。或許外觀上是很主觀的東西,但是我想許多人應該可以認同NB200的美。
也因為如此,NB305也沒必要將整個外觀弄個完全不一樣,畢竟會有點可惜。
那究竟做了多少改變?那大家就來看照片感受一下吧!
我手上的是日本來的測試機種,所以可能會跟實際上市機器有些微不同,請網友多注意一下喔。
01.真的,如果手上有NB200的網友,我想看到這張照片一定會說,哪有變阿!不就是一模一樣嗎?
連原本的線條也都有在,這真的是NB305嗎?
不用懷疑,這真的是NB305,而NB200所遺留下來"摸得到的質感",當然也要讓它繼承下去。

02.每次都要有的大大TOSHIBA MARK,常常都會有人在吵說,想要以前小小的MARK。
甚至說不想要TOSHIBA,要用DYNABOOK的字體,只能說,不管怎樣都無法迎合每一個人的喜好。
那就只好接受目前的狀況,喜歡這樣的感覺。

03.變化來了,變化來了。在邊框的部分,這次也把它"削薄"了。
要怎麼讓機器整體變薄?當然就是要用點手法,來讓它的"視覺上"顯得更薄。
於是就用了這樣的方式,將邊框部分,讓它變薄,不過這只是魔法之一,緊接著看下去


04.如果只是B面的邊框變薄,那效果大概也有限。
但是如果上蓋也一起變薄呢?那就是1+1=2的效果囉!
所以上半部分就讓它變薄了,那會不會變得很突兀或者是很怪,其實並不會。
因為魔術並不只是在這邊而已。


05.另一個改變較大的部分,就是周邊的I/O配置也更改了。
配的方式,變得更符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這張照片就是左邊的配置方式。

06.可以發現到,散熱孔的部分變小了,也多虧新平台的優勢,讓熱度也一併降低。
相對的,在散熱系統上就可以佔據比較少的體積,然後USB和網路孔也就一併的往後移。
D-SUB輸出的位置倒是沒甚麼太大改變。

07.因為部分I/O往後移加上散熱孔變小,讀卡機就可以把它移過來左手邊。
不像之前是設計在前方右邊的位置,那樣的用意是甚麼?繼續看下去。

08.右手邊的部分也不一樣了,之前在NB200上,顯得比較空,這次在兩邊幾乎都擠滿了I/O。
一整個就很豐富,但是只是擠滿了I/O又沒有甚麼好處。
所以在設計上還是有依據使用的需求、方便性,來做為優先考量。

09.這次在右手邊的位置擁有兩個USB孔,這樣的配置與T110倒是蠻相似的。
而且使用者也可以更方便使用,對於右撇子的使用者而言就是了。
後方也有電腦孔與電腦鎖孔,不過我覺得這部分可以注意一下,當這兩個太靠近的時候。
如果遇到比較大的電腦鎖頭+變壓器的電源頭太大,那就會出現卡在一起的窘狀,這我想還是得貼心一點。
看是否會有比較好的方式,畢竟市面上的規格百百種,大家在選電腦鎖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一下。

10.耳機孔與麥克風孔,也轉移到這邊的位置來,也讓使用者使用上比較順手。
而如果嫌棄小筆電的聲音不夠大聲,當然使用耳機是最快速以及不會打擾到其他人的方式。
不過這次NB305在喇叭的聲音上,比起NB200算是有進步,整體聲音都有比較大聲了。

11.如果看到這張照片,你以為裝的是3CELL電池,那就大錯特錯了。
沒錯!NB305確實的將前一代被唾棄的凸屁股給改掉了,對於整體的外型上,有了更加分的效果。
而電池的續航力依舊擁有著使用長達六小時左右的時間,當然這是因為裝了6CELL的電池。
電池部分有何不同下面會再讓大家看看。
而在電源的開關部分,也承襲了前一代的設計,給了一個亮晶晶的外觀,這對於視覺上的享受有著加分許多的表現。

12.打開機器後的感覺,跟前一代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感。
可以說,幾乎完全一模一樣,鍵盤上也並無更改的地方,不過這個鍵盤也真的夠好打了,100%全尺寸巧克力鍵盤。

13.這是延續之前的冰晶鍵盤,也是小筆電上擁有100%全尺寸的巧克力鍵盤。
這對於需要長時間打字的使用者而言,這真的是無法抗拒購買它的理由。
這台因為是測試機,所以搭載的是全英文的鍵盤,正式上市的機器是擁有中文的,並不用擔心。
不過,全英文的鍵盤真的很不錯看,簡單大方,如果會盲打的人,大概就無所謂了,反正也不看鍵盤打字。

14.這次的觸控板也加上了,多點觸控的功能。
這樣這麼大的觸控板就有多餘的東西可以玩,如果小小一個觸控板,要使用多點觸控的功能,那真的很累人。
不過如果像這麼大來使用,基本上都還算是好操控,我實際使用上覺得還可以接受。
不過,用一用,還是用滑鼠比較快,觸控板就是貪圖一個方便性。

15.大家看到我這張照片是寫NB300,但是正式上市的時候將會是NB305的字樣。
一整排的指示燈,這次把它移到上面來,這樣要看就很方便了,不然NB200你還得彎一下頭才看的到。
不過,這也是為了將機器變薄後所做的改變之一。

16.從下面兩張照片,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前端做了怎樣的設計,可以讓機器的薄度變得更薄。
會不會有人擔心變薄後,打起字來會變得怪怪。我想這也多虧了電池上設計的改變,而將這部分的疑慮給消除了。
還可以說,打字的方式會變得更人體工學一點,打久了也比較不會酸,因為有了角度,讓手放的方式可以更輕鬆。


17.底部的設計上是這樣,也因為新電池的關係,底部一些地方也稍做改變。
不過我倒是沒打開拍給大家看,請大家多多見諒。
至於電池能否使用在舊款機器上,很抱歉,這點是不行的。
我還因為這個被抱怨,要我硬裝新款電池進去...嗚,我也不願意阿!誰知道NB305會改正之前凸屁股的設計...
請大家記得,NB200的使用者,請勿想購買新款電池來安裝,電腦會壞的喔。

18.沒想到,只做了一些些改變,就可以多塞一倍容量的電池進去,這真的頗訝異的。
從這角度看起來,並沒有比原本的高上多少,但是容量卻是可以塞滿6CELL。
而且整體造型,並不會有太突兀的感覺,這真的可以算是完全體了。(是怎樣,七龍珠喔,還完全體哩!

19.電池的設計就是這樣子,我把它拆下來,大家應該看的比較清楚一點。


緊接著就是NB305 VS. NB200的一些照片,並沒有很細微的去比較,但是我想大致上的重點我都有讓大家看到。
照片部分,因為是在公司裡拍攝,並沒有拍得很好,請大家多多見諒。
20.先驗明正身一下,這是NB200,沒錯吧!
我想特徵很清楚明白,應該不會有人誤認。

21.兩台機器從上方看起來,如果不仔細注意看,會以為一台是3CELL一台是6CELL的NB200。

22.兩台機器從後方看,也是電池部分差異最大。
另外機器的高度上也有一些些的差異性後面會有照片可以看。

23.前方的部分,可以看到比較大的差異性,薄度的部分一比較就可以看出不同。
是否對於視覺上的感受,也顯得略為不同,就真的有比較薄耶,拿起來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24.兩台機器在高度上的差異,並不會很大,不用擔心電池往下延伸整體就會差異很大。
實際上這樣的設計除了美觀以外,對於打字手感上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25.螢幕的邊框上的改變,兩台放在一起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
一個最外圍的邊框因為削薄了,所以比較大片,另一個因為比較四方形,所以相對的就比較小片一點。

26.兩台機器放在一起展開後的感覺,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感。
就除了NB305高了一些些,其餘相似度達到97%。

27.底部的設計上,可以看到有些微的配置上改變。
喇叭的部分NB305使用了立體聲兩個喇叭,而NB200就只有單聲到一個喇叭。
所以聲音上的提升也會有所不同,這些都可是可以直接感受到差異的部分。

關於機器的比較圖大概就是這樣子,接著是進系統後的幾張照片,但是其實效能上並沒有提升太多的感覺。
28.這是WINDOWS 7 的系統分數,可以看見CPU部分還是最弱的一環。
顯卡的部分到是友提升一點點,但是如果要拿來看1080P的影片還是很吃力不行的。
720P的部分,只要軟體方面配合得宜,那基本上並不會有甚麼問題。

29.顯示卡用的是INTEL GMA 3150,這也是在"Pine Trail"平台上使用的晶片。
而N450的時脈,依舊為1.66G,並無再提升上去。

30.跑CPU MARK 99的話,分數是112分,這樣的分數,我想也不訝異就是了。
畢竟ATOM的效能大致上就是這樣子,要快到是可以考慮CULV的機種會比較適合一些。

哈,接著幾張圖片,是某不具名人士,提供給我的上市機種的照片。
以下幾張照片我就不加以解釋,請直接看圖吧,這是正式上市的NB305實機拍攝喔。
而且是,"紅色"、"紅色"、"紅色",好火紅的顏色阿,看了都讓人熱情起來了。




心得分享:
算一算,小筆電也上市有一段時間了,這其間各家廠牌暗地裡的戰爭,也慢慢的不再那麼波濤洶湧。
戰場也轉移到了CULV這塊上,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小筆電的部分就會就此失去它的地位。
畢竟小筆電以10吋的體積,加上輕量化的重量,對於更常攜帶的人而言,更是顯得方便許多。
尤其如果只是單純的文書處理,上網觀看資料,看看影片。
對於這樣的需求,ATOM所提供的效能,也算是足夠。
當然也會以人想更苛求它,希望它能再多壓榨出一點功能出來,這也得看INTEL願不願意再多下放點東西給ATOM。
在新一代的平台上,將原來晶片組的記憶體控制器、繪圖功能整合到處理器中。
將先前需要三個晶片的平台設計簡化為CPU+IO控制晶片的雙晶片設計,進而達到更省電更低耗電量。
也因此在整個散熱上的空間需求量變小之後,機器的外型設計上也多了一些可改變的方向。
NB305也因為這樣的因素,所受利。改變了之前的一些較為人覺得不方便或是不美觀的設計。
來做修正,達到更完美的一體性,對於部分時尚達人而言,我想新機器給予的感覺會更明顯更強烈一點。
畢竟到最後,小筆電的效能上並沒多大差異的時候,那就是依照自己的預算以及喜歡的外觀來當優先考慮。
而外觀往往占了很大的因素,畢竟小筆電就是需要常常攜帶出去,所以相對的在外型上的選擇就更顯得重要許多。
我相信,之前對於想購買NB200而無法下手的消費者,看到NB305你應該會無法抗拒這瘦身後的美人兒。
不管你是想要清純的白皙美人,還是火紅的豔麗美人,我相信你絕對可以找到你最喜愛顏色的NB305。
讓你在外頭使用,拿出來打開電腦的瞬間,絕對是最讓人注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