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I 今年初揭曉搭載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的龍魂電競筆電大軍,也已陸續在台灣開賣,這次 JB 要為各位介紹的則是主打優異螢幕性能的 MSI Raider GE67 HX,該機採用的 15.6 吋 OLED 面板具備 QHD 解析度、240Hz 更新率與 0.2ms 反應時間的電競級規格,同時藉由 OLED Care 功能大幅降低螢幕烙印的風險,硬體方面則內建第 12 代 Intel Core i7-12800HX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顯示卡、16GB DDR5-4800MHz 記憶體以及 1TB 的 M.2 PCIe Gen4 x4 SSD 儲存裝置;而在筆電的 A 件、D 件則能感受到設計元素翻新,再加上 MSI 獨家的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效、SteelSeries 單鍵 RGB 全彩背光鍵盤,為這款 Raider GE 系列生力軍帶來更豐富的使用體驗。
- 筆電上蓋
- 立體龍盾徽章
- 筆電前端
- Mystic Light
- 筆電尾端
本文主角 Raider GE67 HX 與先前布萊恩測試的 GE77 HX 均使用 MSI 今年端出的新視覺設計,筆電本體採霧黑色的機身,在上蓋 (A 件)中央可見銀色的立體龍盾徽章,在右側則印上了 MSI 幾何 logo 的簍空版,呈現與過往龍魂電競筆電不同的面貌,筆電前端則設有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效飾條,掀起上蓋便能看到絢麗的 RGB 燈效流動,而兩側高起的筆電尾端則帶有一點跑車車尾的流線感,就電競筆電來說有著不錯的識別度。
- 右側 I/O
- 尾端 I/O
- 左側 I/O
連接埠方面,筆電右側具備兩個 Type-A USB3.2 Gen1 連接埠與 SD 記憶卡讀卡機,筆電左側則有 Type-A USB3.2 Gen2 連接埠、Type-C USB3.2 Gen2 (支援 DP 1.4) 連接埠、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以及防盜鎖孔的配置,筆電尾端則有 Thunderbolt 4、RJ45 乙太網路端子、HDMI 端子和特規的 DC-in 電源插孔。雖然整體連接埠配置夠用,但 Thunderbolt 4 只有一個且設在筆電尾端,感覺是美中不足的部分

- 顯示螢幕
- 顯示解析度
- 最大開闔角度
- 視訊鏡頭
螢幕是 Raider GE67 HX 最大優勢所在,其搭載 15.6 吋、QHD (2560 x 1440) 解析度的 OLED 面板,除了具備 240Hz 更新率、0.2ms 反應時間的電競級規格,它還通過了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 認證,相較過去的 True Black 500 標準可以提高 20% 的亮度,對比度則有 1,000,000:1,雖然面板本身為亮面,但室內日光燈照射下卻不太有反射的情形出現。螢幕上方則是配置有 FHD (30fps @1080p) 視訊鏡頭與雙陣列麥克風,比較可惜的是這台筆電沒有 Windows Hello 生物辨識登入功能。

針對 OLED 面板好發的烙印問題,中控應用程式《MSI Center》也新增 MSI OLED Care 功能以延長面板使用壽命,其中螢幕節能、像素位移可以自行設定作用時間,前者能在筆電閒置時自動降低螢幕亮度,後者則是進行肉眼看不見的自動像素整理,而在未使用時隱藏 Windows 工具列也是降低螢幕烙印的方法之一。唯一要手動啟用的則是「像素保護」功能,它會播放一段 30 秒色彩鮮豔的影片,藉以更新螢幕的每一個像素顯示。
- 遊戲玩家
- 抗藍光
- sRGB
- AdobeRGB
- DisplayP3
- 文書處理
- 電影
Raider GE67 HX 一樣內建了 MSI 的螢幕色彩管理軟體《True Color》,在能夠切換不同的檢視模式如 sRGB、AdobeRGB、DisplayP3、好萊塢影視產業色彩顯示標準的 DCI-P3 模式,也有針對遊戲玩家、抗藍光、文書處理或電影的模式,使用者亦可針對亮度、對比、Gamma 或色溫等數值進行微調。
- 遊戲色域
- AdobeRGB 色域
- DisplayP3 色域
實際使用 X-rite iDisplay Pro 專業校色儀測試 Raider GE67 HX 的 OLED 面板色域覆蓋,在 True Color 選擇「遊戲玩家」得出了 100% sRGB、95.4% Adobe RGB 和 98.7% DCI-P3 的色域覆蓋,「AdobeRGB」的色域覆蓋則是 99.5% sRGB、95.6% Adobe RGB 和 85.1% DCI-P3,而「DisplayP3」為 99.9% sRGB、86.3% Adobe RGB 和 99.1% DCI-P3 的色域覆蓋,測試結果以電競筆電來說堪稱頂規。
- 筆電鍵盤部
- 觸控板
Raider GE67 HX 搭載 SteelSeries 單鍵 RGB 全彩背光鍵盤,跟 17 吋的 GE77 HX 相比少了獨立數字鍵的配置,而由按鍵布局可見,方向鍵為 Full size,「→」鍵與電源鍵、Home、PageUp、PageDn、End 位於同一直排,對習慣方向鍵在 Enter 鍵正下方的使用者來說需要點時間適應,而 Fn 鍵則是跟右 Ctrl 鍵做在一起,位於「←」鍵的左邊而鍵盤敲擊手感偏 Q 彈有回饋,至於觸控板同樣支援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功能,但面積還是跟過往一樣小...
- 前飾燈條
- SteelSeries GG
- 燈條模式
- 燈條顏色
- Per Key RGB Keyboard
這台電競筆電的 Mystic Light「全景炫光燈效」除了有鍵盤背光,連筆電前端也設有燈條能夠展現個人的電競風格,那由於鍵盤是跟 SteelSeries 合作的,使用者一樣得透過介面稍嫌陽春的《SteelSeries GG》來進行設定,在 MSI AURORA 選項可自訂前飾燈條的模式,包括恆亮、Color Shift、多顏色呼吸、冷卻時間等,至於鍵盤背光則是在 MSI PER KEY RGB KEYBOARD,能針對單鍵(如 WASD) 設定背光或將多按鍵指令設為巨集,嫌麻煩的話可以按下 Fn 鍵 + F9 快速切換「鍵盤與前飾燈條」的模式組合。
- 筆電底蓋
- 特殊腳墊設計
- Factory Seal
Raider GE67 HX 的底蓋 (D 件)呼應 MSI 的斜體幾何 logo,除了換上的全新的立體斜紋設計,也在橡膠腳墊加入了鮮明色彩,其中左下角矩形橡膠膠條框出的範圍內可以看到 MSI Raider GE 的紅色字樣,上頭並覆蓋一層壓克力(不用擔心會掉字),而右下角橡膠腳墊則是拿字母開頭的 M 以紅色三斜線來作呈現,同時,底蓋上方及中央也設置了長型膠條,用起來十分穩固。
- 筆電內部組件
- 散熱結構
- SSD 與鋰電池
- 無線晶片
- 揚聲器
這台電競筆電的拆卸難度(對我來說)應該是 MSI 歷來最高的,首先要卸下 12 顆螺絲、外加 Factory Seal 破壞性貼紙,在以工具撬開的同時還必須留意不要損及前端的 RGB 燈條,建議如果要維修或升級,還是送回原廠由專業人員處理為佳。Raider GE67 HX 同樣採用最新的 Cooler Boost 5 雙散熱模組設計,包括雙風扇與 7 條散熱管的配置,也有今年 MSI 針對第 12 代 Intel Core HX 系列處理器導入的「相變式散熱片」,藉此能在長期使用下防止結晶化並保障 CPU 的穩定性。
再來看到內部組件配置,中央為兩個 DDR5 記憶體插槽,兩個 PCIe Gen4 x4 SSD 插槽則是位於左側,預留的升級空間相當足夠,而右側為 Intel Killer ax Wi-Fi 6E 無線晶片,最下方為 99.9Wh 的 4 芯鋰離子充電式電池,左右兩側則是與音響大廠 DYNAUDIO 合作的雙響單體 2W 揚聲器,其擁有不錯的低頻量感並且支援 Hi-Res 音質播放。
- 專用變壓器
- 專用變壓器重量
- 筆電本體重量
- 隨附後背包
Raider GE67 HX 專用變壓器為 330W,跟布萊恩稍早測試的 GE77 HX 相同規格,但採用的品牌是群光 (Chicony) 而非台達 (Delta),在造型與重量上還是略有差別,實際將其放上電子秤測得較輕的 1.145Kg 的重量,至於 15.6 吋的筆電本體則是重 2.455Kg,若是將兩者一起揹出門,雙肩則需承受 3.6Kg 的重量,因此 MSI 也隨附了筆電後背包,為消費者省下另外購買的預算。
- 硬體監控
- 一般設定
- 使用情境
- 智慧自動設定
- 極致效能 GPU 設定
- 極致效能進階設定
- 功能
- 系統診斷
內建的《MSI Center》中控應用程式一樣負責筆電的效能模式、硬體監控等設定,欲以最佳效能打遊戲的話,可在「一般設定」裡將顯卡模式切為獨顯直連,「使用情境」則提供了智慧自動、極致效能、平衡、安靜和超級省電等模式,極致效能裡又能進一步做超頻的動作─即設定 GPU 核心頻率與 VRAM 頻率,或是切換風扇轉速,「智慧自動」裡頭則是能針對指定遊戲軟體切換為極致效能模式。
點擊《MSI Center》最上方功能可展開完整選項,比較需要提的是「系統診斷」的電池管理大師,這邊提供 AI 充電、長效使用、平衡保養、最佳保養等 4 種充電模式選擇,後兩者會在電量低於 70%、低於 50% 才開始充電,分別在電量來到 80% 和 60% 電量時停止充電,進而達到延長電池壽命的效果,如果都在家接電使用就選擇「最佳保養」吧!
- Mystic Light 環境模式
- Mystic Light 遊戲同步
- Mystic Light 設置
- True Color
在將《MSI Center》更新到最新版本後,功能裡也出現了 Ambient Link 和 True Color 的選項,前者主要是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效的環境模式與基本設定,在支援的遊戲裡,燈效還能跟遊戲裡的燈光做同步,但目前看起來只有 5 款遊戲支援(其中 4 款還是 Ubisoft 出品),應用尚不那麼廣泛;而在這裡的 True Color 則是提供快速切換,無法做細部參數上的調整,若追求完整體驗還是請開啟它的獨立應用程式

MSI Raider GE67 HX 12UGS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處理器:第 12 代 Intel Core i7-12800HX (Turbo @4.8GHz)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with 8GB GDDR6 VRAM
儲存裝置:1TB M.2 PCIe Gen4.0 x4 SSD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2TB)
記憶體:16GB DDR5-4800MHz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64GB)
顯示螢幕:15.6 吋 OLED 螢幕 (2560 x 1440 QHD 解析度 / 240Hz 更新率 / 0.2ms 反應時間 /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
I/O 埠:
2x USB 3.2 Gen1 Type-A
1x USB 3.2 Gen2 Type-A
1x USB 3.2 Gen2 (支援 DisplayPort)
1x USB Type-C (支援 Thunderbolt4 與 DisplayPort)
1x HDMI 端子 (8K @60Hz 或 4K @120Hz)
1x RJ45 乙太網路插孔
1x SD 讀卡機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1x DC-in 充電插孔
通訊:Wi-Fi 6E,Bluetooth 5.2
電池:99.9Wh 四芯充電式鋰電池
尺寸:358 x 267 x 23.4mm
重量:2.38Kg

處理器效能測試:
- 處理器資訊
- 處理器效能
本文測試的 Raider GE67 HX 型號為 12UGS,另外還有 12UHS 和 12UH,主要差在搭載的顯示卡規格,而根據官網,筆電處理器最高均可選配至第 12 代 Intel Core i9-12900HX,不過 JB 手上這台採用的是 Core i7-12800HX,其為 16 核心(效能核心和效率核心都是 8 個)與 24 線程的架構,搭配 25MB 的 L3 快取記憶體,而處理器的基礎功率、Turbo 功率上限則分別為 55W 和 157W。
Raider GE67 HX 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741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9,535.7 分,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8,091 分,而 CINEBENCH R23 的 CPU 單核心效能測試結果為 1,738 分,CPU 多核心效能則是 20,925 分,而在 X264 FHD Benchmark 影音轉檔效能則是獲得 86.5fps 的表現。跟布萊恩稍早測試、搭載 Core i9-12900HX 的 Raider GE77HX 差距其實沒有到太大。
- V-Ray Benchmark
- V-Ray GPU CUDA
- V-Ray GPU RTX
- Blender CPU 渲染效能
- Blender GPU 渲染效能
針對創作者情境的部分,我則以動畫渲染插件 V-Ray Benchmark 進行效能測試,Raider GE67 HX 在 CPU 渲染項目獲得 15016 個 vsamples (取樣數)、在 GPU CUDA 效能測試項目跑出 1409 個 vpaths,而 GPU RTX 則是 1805 個 vrays;接著看到 3D 創作軟體 Blender 的部分,這台電競筆電的 CPU 渲染效能取得 324 分,在所有受測裝置中排行前 54%,而 GPU 效能則是 3702.66 分,排在所有受測裝置的前 11%。就結果而言,拿來進行 3D 渲染或建模都能夠確保高流暢度。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Raider GE67 HX 搭載 16GB DDR5-4800MHz 規格記憶體,為兩條 8GB 的雙通道配置,最高支援至 64GB 的記憶體容量。其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其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58134 / 56438 / 49887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96ns,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1047.0 / 424.58 / 652.32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是取得 26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這台電競筆電並內建三星製造、1TB 儲存容量的 M.2 NVMe PCIe 4.0x4 SSD 固態硬碟,且同樣具備雙插槽的配置,儲存容量最高可擴充至 2TB。其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6216.90 / 4928.85 MB/s,而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 6588.925 / 4819.213 MB/s 的硬碟讀寫表現,再來看到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5204.93 / 3832.10 MB/s,效能分數則是 8,881 分。

再來換到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進行 SSD 硬碟效能測試,Raider GE67 HX 最終獲得 3,082 分的成績,這項測試主要是模擬 PC 遊戲的安裝、移動、載入、儲存與錄製等動作,可以看到其頻寬為 525.71 MB/s、平均存取時間則是 58μs。
圖形效能測試:

Raider GE67 HX 內建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獨立顯示卡搭配 8GB GDDR6 VRAM,採用第三代的 Ampere 架構的它支援即時光線追蹤、NVIDIA DLSS 等技術,能為遊戲畫面品質進一步帶來提升,順帶一提,這台電競筆電的內顯則是採用 Intel UHD Graphics,而非最新的 Iris Xe Graphics。雖然透過《MSI Center》可開啟獨立顯卡模式,但以下的效能測試我都是使用預設的 MSHybrid 模式來進行。
- Fire Strike
-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 Port Royal
實際為 Raider GE67 HX 進行圖形效能基準測試,其在 3DMark Fire Strike 的三個測試項目中分別獲得了 27,664 / 14,499 / 7,644 分,在全體受測裝置的效能排名等級依序超越 96%、85% 以及 72% 的受測裝置,而在看 DirectX 12 效能的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中跑出 11,978 分,超越 71% 受測裝置,在測試調件更嚴苛的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模式則獲 5,947 分,最後在看光線追蹤效能的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模式則是取得了 7,139 分的表現。
- Orange Room
- Cyan Room
- Blue Room
針對 VR 虛擬實境體驗的部分,我則以 VRMark 的三種模式進行效能驗證,在基本的 Orange Room 項目獲得 11,938 分,效能排名優於 89% 的受測裝置,而在看 DirectX 12 VR 效能的 Cyan Room 中則是獲得 10,745 分與 234.23fps 的平均幀率,超越目標幀率的 88.9fps,性能完全對得起年初 CES 發表時強調的「META Ready」,不過在 VR 運行條件最嚴苛的 Blue Room 測試項目,Raider GE67 HX 則是取得 3,646 分,平均幀率也有 79.48fps,但未達目標幀率的 109fps。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而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中,我使用原生的 2560 x 1440 解析度,畫面品質設定為 Ultra 極高並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測得的效能為 3,625 分與 143.9fps,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軟體中維持相同的測試環境,最終取得 5,185 分以及 123.9fps 的效能表現,最後看到測試軟體《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由於沒有 QHD 的解析度選項,我使用 1080 Extreme 畫質進行測試所取得的效能表現為 7,538 分,平均運行幀率則為 56.38fps。
- FFXV Benchmark (QHD)
- FFXV Benchmark (FHD)
再來看到日系角色扮演遊戲大作《Final Fantasy》的圖形模擬測試軟體《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我先以原生的 2560 x 1440 解析度設置搭配 High Quality 圖形品質來跑分,最終取得 8,886 分與「高」的效能評級,再來換到 1920 x 1080 解析度,圖形品質不變的情況下則是得出 11,497 分與「非常高」的效能評級。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 《古墓奇兵:暗影》顯示設定
- 《古墓奇兵:暗影》影像設定與效能測試
接著看到重點的遊戲體驗上,我在《MSI Center》中控應用程式使用 MSHybrid 與極致效能模式(搭配散熱加速)來驗證 Raider GE67 HX 的遊戲效能。第一款看到的是動作 RPG 遊戲《古墓奇兵:暗影》,我以原生的 2560 x 1440 解析度搭配「最高」的影像品質,最終斬獲了 94fps 的平均幀率表現。
- 《極地戰嚎6》顯示設定
- 《極地戰嚎6》影像設定
- 《極地戰嚎6》效能測試
- 《極地戰嚎6》影像設定(擴充功能)
- 《極地戰嚎6》效能測試(擴充功能)
第二款則是 Ubisoft 當家 RPG 遊戲《極地戰嚎6》,在維持同樣顯示設定並將畫質設為「極高」、關閉垂直同步的情況下平均幀率為 86fps,此時 VRAM 負載為 4.73GB,而進一步開啟 DXR 光線追蹤反射、DXR 光線追蹤陰影兩個擴充功能,平均幀率則降至 69fps、VRAM 負載則是提高到 5.32GB,要以較高的畫質品質來遊玩還是挺有餘裕的。
- 《電馭叛客 2077》顯示設定
- 《電馭叛客 2077》影像設定
- 《電馭叛客 2077》效能測試
第三款是 CD Projekt RED 的賽博龐克 RPG 大作《電馭叛客2077》,在原生 2560 x 1440 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並選擇「光線追蹤:最高」的影像品質下,測得平均幀率為 49.76fps ,實際玩起來光線追蹤效果顯著,可以帶來更為沉浸的視覺體驗。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顯示設定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影像設定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效能測試
再來看到最能發揮這款 240Hz 更新率面板的 FPS 遊戲上,我選擇的則是各位熟悉的《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在原生 2560 x 1440 解析度與「超高」影像品質下,VRAM 也只占用不到 4GB,最終測得的平均幀率則是超高的 309fps,此時 CPU 和 VRAM 的負載分別為 30% 和 44%,GPU 負載為 98%。
- 《極限競速:地平線5》顯示設定
- 《極限競速:地平線5》影像設定
- 《極限競速:地平線5》效能測試
而在賽車遊戲方面,我則是使用 Xbox Game Pass 上的《極限競速:地平線5》來為各位展示,在維持同樣的解析度,並將影像品質設為「極端」,最終跑出了 76fps 的成績。
稍早登陸 PC 平台的《漫威蜘蛛人:邁爾斯》,JB 剛好也是使用 Raider GE67 HX 作為測試平台,在 2560 x 1440 解析度、非常高畫質並且開啟光線追蹤和光線陰影的進階功能之下,戰鬥場面的平均幀率約在 57~63fps 之間(無效能測試模式,此為 NVIDIA FrameView 所偵測的結果),邁爾斯蜘蛛人高速移動與戰鬥的視角轉換都非常地流暢。
散熱效能測試:
- 待機時硬體溫度
- 待機時機身溫度
進入到散熱與系統穩定度的環節,我則是使用 CINEBENCH R20 和 FurMark 兩款應用程式來為 Raider GE67 HX 進行測試,在筆電待機時,CPU 硬體溫度偵測出最高為 55度 (共有 16 個核心,最低為 37 度),此時 CPU 最大功耗為 36.42W ,GPU 硬體溫度則是 42 度。透過 Flir 溫度測量儀量測機身表面溫度,可以發現到在待機情況下平均溫度為 34.9 度,熱圖顯示最高溫度出現於鍵盤部上緣、接近散熱孔處,達 43 度,另外 WASD 鍵為 36.2 度,鍵盤兩側置腕處則分別為 31.9 度和 32.1 度。
- 測試時硬體溫度
- 測試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風扇噪音
接著我讓 CINEBENCH R20 和 FurMark 兩款燒機軟體不間斷運作 30 分鐘,溫度監控軟體顯示 CPU 硬體溫度升高至 87 度,此時 CPU 最大功耗為 155.66W,而 CINEBENCH R20 的效能分數在五輪之後顯示為 5,104 分,對比正常運作時的 8,091 分下滑約 36.9% 左右,至於 GPU 硬體溫度在燒機半小時之下則為 79 度。
而根據 Flir 溫度測量儀器,筆電機身表面平均溫度此時上升至 36.3 度,最高溫的位置稍微往右移動,溫度則是來到 49.8 度,此時 WASD 鍵稍微提高到 35.7 度,兩側置腕處溫度則未有明顯變化。而在筆電以「極致效能」模式全力運轉的同時,我使用分貝計測得的風扇運轉噪音則是來到 56.2dB,算是還蠻明顯的程度。
筆電綜合效能與續航力測試:

最後看到筆電綜合效能的部分,我以 PCMark 10 測試軟體的 Modern Office (包括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工作負載的循環測試)模式來為 Raider GE67 HX 進行跑分,在「智慧自動」模式下最終獲得的效能表現為 6,941 分,超越 89% 的受測裝置。
- Procyon 影像編輯效能
- Procyon 影音剪輯效能
接著再使用 UL Procyon 測試軟體驗證內容創作效能,測試項目分別是針對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Classic 的影像編修、Premiere Pro 的影音剪輯以及 Office 的生產力表現來進行,Raider GE67 HX 在影像編修交出 8,680 分的高效能表現,在最新版 Lightroom Classic 的 AI「人物偵測」功能作用上實在有夠快,而 RAW 檔的讀入轉存也都不怎麼需要等待,至於影音剪輯輸出測試則是取得 6,481 分,符合高階電競筆電該有的表現。
- 鋰電池資訊
- 續航力表現
- 充電時間
Raider GE67 HX 號稱內建 99.9Wh 充電式鋰電池,但 Batteryinfo 軟體僅顯示 95Wh

▌體驗總結

MSI Raider GE67 HX 作為(官方宣稱)全球首款支援 240Hz 更新率 QHD OLED 面板的高階電競筆電,其畫面銳利、色彩鮮豔且反應速度快,可以說是市面最佳的遊戲螢幕之一,至於過往令人擔心的烙印問題,也透過 MSI OLED Care 的像素重整功能上了一層保險,此外,它還具備涵蓋單鍵 RGB 燈效和前飾燈條的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效,螢幕、外觀皆十足吸睛。
而第 12 代 Intel Core i7-12800HX 與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的硬體組合也交出不俗的效能表現,在 QHD 解析度下開啟光線追蹤打 Game 均十分流暢,但伴隨這樣的效能而來的是更高的功耗,變壓器也從先前 GE66 附的 280W 提高到了厚重且巨大的 330W,為攜帶添上一分難度,也因為 DC-in 充電插孔做在筆電尾端,使用者可能需要更大的桌面空間來擺放筆電,另外雖然 Cooler Boost 5 散熱效能不錯,但風扇噪音在高負載下還是偏大,是美中不足之處...

整體來說,MSI 今年為 Raider GE67 HX 的更新誠意十分到位,不僅螢幕猛、I/O 齊全、燈效夠炫,第 12 代 Intel Core HX 處理器所帶來的效能升級,無論是 AAA 遊戲或對幀率要求更高的 FPS 遊戲,都能夠滿足使用者的期待。
MD: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