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內建 MSI Center Pro 中控應用程式,一樣提供使用者效能模式選擇、電池管理、音效優化、軟體優化、系統分析等功能,整體介面乾淨簡潔但與去年的版本無異,中文化並沒有做得確實,像是頁籤部分都仍以英文顯示。效能模式提供了高效能、平衡、安靜、超級電力等 4 種模式,其中「高效能」更可進一步調整風扇轉速,或為 CPU、GPU 手動超頻,以下的效能測試我都是選擇此模式,並開啟自動風扇轉速下進行。
電池管理大師
音效控制
軟體優化
SSD 狀態
一般設定
再來看看 MSI Center Pro 的其他功能,「電池管理大師」主要管理充電模式,其中,最佳保養模式會在電量低於 50% 時才開始充電、充至 60% 即停止,而長效使用模式則是使電池隨時保持在充電的狀態,透過不讓電池長時間處於充飽電的狀態,進一步延長其使用壽命;「音效控制」可開關喇叭和麥克風噪音的消除,在視訊會議盛行的現在,幾乎是筆電的標配功能了;而上圖三的「軟體優化」則能調整筆電內軟體效能的優先程度。
MSI Creator 15 A11UE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專業版(可免費升級至 Windows 11) 處理器:第 11 代 Intel Core i7-11800H @2.30GHz (Turbo 4.6GHz)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 with 6GB GDDR6 VRAM 儲存裝置:1TB M.2 NVMe PCIe 4.0x4 SSD (另有一 PCIe Gen3 插槽) 記憶體:32GB GDDR4-3200MHz (雙通道,最高可擴充至 64GB) 顯示螢幕:15.6 吋 OLED 面板 (UHD 3840 x 2160 / 60Hz / 100% DCI-P3 / 500 尼特 / VESA 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 認證) I/O 埠: 1x USB Type-C Thunderbolt 4 (支援 DisplayPort 與 PD 充電) 1x USB 3.2 Gen2 Type-C (支援DisplayPort) 3x USB 3.2 Gen2 Type-A 1x RJ45 乙太網路插孔 1x HDMI (8K @60Hz / 4K @120Hz) 1x DC IN 電源輸入插孔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通訊:Wi-Fi 6E / 藍牙 5.2 電池:99.9Wh 尺寸:358.3 x 248 x 18.3~19.8mm 重量:2.095Kg
Creator 15 A11UE 搭載的是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 with 6GB GDDR6 VRAM 獨立顯示卡,搭配「Tiger Lake GT1」Intel UHD Graphics 內顯晶片,渲染效能較前代 RTX 20 系列快兩倍,而當然,它也支援 RTX ON 即時光線追蹤功能,使 3D 內容的視覺呈現更加逼真,在 Dynamic Boost 之下基礎時脈可實現 1597MHz 以及 95W 的最大圖形功耗。而除了 JB 手上這台之外,MSI 還有推出一高階型號 A11UH,搭載的是 GeForce RTX 3080 with 8GB GDDR6 獨立顯示卡。
首先我使用 SPECviewperf 13 來進行 3D 繪圖效能測試,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3800 x 2100 的環境下,跑了 7 種(均為專業 3D 軟體,大家可能最常聽到的是動畫軟體 Autodesk Maya) 不同 3D 工作負載的多種渲染模式包括,著色、環境光遮蔽、多樣本抗鋸齒、透明度等,最終測得結果如上、單位為每秒幀數 FPS,在 3D 圖形運算與渲染的結果來說算是相當不錯,而且這還是在 4K UHD 設置下跑出來的結果。
最近元宇宙 (metaverse) 商機大爆發,VR 虛擬實境內容創作將格外受到重視,在消費者端,我們則要擔心裝置可否滿足 VR 繪圖效能(雖然等到元宇宙平台問世標準可能又變了...),在 VRMark Orange Room 虛擬實境效能測試(渲染解析度為 2264 x 1348)中,我將 Creator 15 A11UE 接上電源,並開啟 MSI Center Pro 的「高效能」模式,最終測出 10,159 分的表現,平均幀率為 220.54fps,是滿足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兩品牌的 VR 頭戴裝置需求的;而在渲染解析度 5K (5120 x 2880) 的 VRMark Blue Room 測試模式中,則是獲得 2,349 分、51.21fps 的平均幀率,要跑較為複雜的高解析度 VR 內容可能不太夠力。
3DMark Fire Strike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3DMark Time Spy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3DMark Port Royal
接著看到大家熟悉的 3DMark 圖形測試軟體,在 Fire Strike 的三種測試模式中,分別取得 16,346 / 8,755 / 4,672 分的表現,效能等級排行均介於 2020 年遊戲用 PC 和遊戲用筆電之間。而在 Time Spy 測試模式下獲得 7,405 分、Time Spy Extreme 的測試結果則為 3,589 分,至於看光線追蹤效能的 Port Royal 測試模式,這台創作者筆電則取得了 4,249 分的成績,效能等級排行皆同 Fire Strike 的測試結果。
FFXV Benchmark FHD
FFXV Benchmark 4K
由於創作者筆電本身有著高規的硬體配置,也有不少人拿來打遊戲,這邊也以 Creator 15 A11UE 進行跑分,在《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遊戲圖形模擬效能測試中,我使用的是 High Quality 高品質模式與全螢幕的環境設置,在 FHD (1920 x 1080) 解析度測得 7,398 分與整體為 High 的高效能表現,而在 4K (3840 x 2160) 解析度之下,則是取得 3,141 分以及 Standard 標準的效能表現。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