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基本上最近越來越多人知道筆電優化調整的重要了
大部份的筆電都能夠有相當大的體驗差異
基本上這一篇文章要分享的是PE60 6QE
I7-6700HQ+GTX960M的筆電,這台筆電已經使用2年多了
散熱設計是4導管雙風扇,CPU主要由1隻導管處理廢熱
這一台機器的主人使用這一台筆電是覺得風扇聲音越來越吵
溫度也越來越高讓他的使用體驗越來越差

本次優化調整使用的材料如下:
C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G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外加的熱導管散熱片等:信越7762散熱膏/高效能導熱貼/導熱雙面膠
另外利用原廠的背蓋壓緊,部份沒有頂到背蓋的部份貼高密度泡棉讓背蓋能把散熱材料壓緊

優化調整和測試使用的軟體:
INTEL XTU:抓出原廠的設定和抓出可用的設定值
R15測試軟體:了解CPU運作效能和抓出專業軟體可能的運作功耗
AIDA64:測試與燒機驗證穩定度
HWINFO:即時監測了解運作的狀況,溫度,時脈,功耗的狀況
3D11:DX11較早期遊戲的測試軟體可以了解效能的表現與運作溫度和功耗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機器拆開的狀況,CPU的散熱設計確實比較單薄了一些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散熱膏拆開之後的樣子,狀況確實不太好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CPU這邊的散熱片出風口應該剩下1半了,散熱效果肯定已經變差了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顯示卡端幾乎沒有甚麼灰塵累積,使用者應該不常玩遊戲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散熱膏清掉之後可以看到散熱器晶片接觸面是這樣子的,如果沒有處理熱傳肯定會變差的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拋光處理之後是這樣的,用看的就比較爽吧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散熱膏塗薄塗平,這樣量用的少也可以省成本的呢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處理前跑R15,658CB的效能,最高溫度85度C,風扇自動挺吵的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處理後跑R15,657CB的效能,最高溫度53度C,風扇自動非常安靜完全聽不到風扇的聲音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處理前跑3D11測試,CPU最高85度C,顯示卡最高65度C,風扇自動相當的吵

PE60 6QE_960M_i7-6700HQ 奧義爆發 優化成果分享
處理後跑3D11測試,CPU最高59度C,顯示卡最高55度C,風扇自動非常安靜完全聽不到風扇的聲音

就現在8代處理器標準電壓的機種來看,這一台的CPU散熱是比較弱
但是用了那麼久,使用者不玩遊戲基本上就是工作使用,所以使用2年多灰塵還沒有卡滿
如果經常玩遊戲的話不只是CPU會卡滿灰塵,顯示卡可能也會卡滿
在工作使用了2年多之後跑這些測試都還不會過熱降頻
基本上比現在的很多筆電都還要好很多了,8代處理器的幾乎全都跑不出完整的效能
且一堆新機就會過熱降頻了,難怪微星這幾年能有那麼高的成長
這一台PE60_6QE就是對他們散熱散計用心的良好證明了

讓大師來教你筆電要怎麼樣可以更好用且用的久--大幅度提升筆電的使用體驗

天時已至-大師級筆電奧義讓你的筆電脫胎換骨重獲新生
透過專業的散熱加強優化調整處理,CPU的溫度降了26-33度C之多
風扇的運轉變成聽不到聲音,除了更安靜也更不容易帶灰塵進入機器
鍵盤面甚至是出風口的位置也沒有升溫的感覺
整體的使用體驗可以說是大幅度的提升非常的多
基本上所有的測試圖片都有帶上完整的設定數值
大家可以參考調整能有更好的使用體驗了
相關的說明都可以爬我發過的文章了解
2019-04-09 0:33 發佈
感謝大師的分享
使用很多年的機器
調整後也有如此好的表現
不然拿到很多店家都說
筆電本來就這樣了
現在換機器!!

真好吃真好吃 wrote:
感謝大師的分享使用...(恕刪)


因為大部份的店家都是在賣機器的
當然希望你機器慢了熱換新機機拉
其實現在就算是3年前的6代處理器的微星筆電
經過了散熱加強優化調整處理之後
體驗甚至是不會輸給現在的新機多少的
每一個領域願意花時間去努力
都會找到專業的價值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