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開箱】MSI GT62VR 最新1060電競筆電(圖多)

第一次寫開箱...請多多指教
以下正文開始(圖多)


換了工作後,需要經常性的出差2~3周的時間,而且幾乎每兩個月就要出國一次
讓我這個重度Gamer每次在異鄉下班後想玩遊戲都沒有辦法...
平常在家用習慣了 i7+GTX980桌機,公司配的文書筆電真的無法滿足我的使用習慣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困擾已久的煩惱,我決定要來入手一台電競筆電!!
趁上個周末有空檔決定到世貿的3C展逛逛
(非學生竟然要NT$150入場,淡淡的哀傷)


在逛過各家攤位和一整天的比較與掙扎後,最後決定入手的就是
----> 微星MSI 中高階電競機款 GT62VR Dominator

為了帶它回家我的荷包君已死


背面則是介紹了很多微星筆電的特色與賣點


再來看看盒中的配件有什麼:
微星龍盾的後背包 + SteelSeries電競滑鼠
+ 驅動光碟與說明書 + 一顆超級巨大的230瓦變壓器(台達)


接下來就是這次的主角登場啦~~(請原諒凌亂的桌面)



外觀及硬體配置:


機身厚度來到了39mm左右
官方重量含電池是2.94KG,但加上變壓器差不多就有將近4KG
如此的份量著實不是一台天天帶著趴趴走的筆電
但是對於定點移動需求卻倒是可以接受


正面五個白色的指示燈號


右機身配置三個USB3.0 + SD Card讀卡機


左機身則配置了一個USB2.0 
獨立的鍍金音源插孔(耳機輸出+麥克風輸入+Line out+ Line in)


機身後方則有兩個散熱孔
Mini DP(v1.2) + USB3.1 Gen2 Type C接孔
HDMI (4K/60Hz) + RJ-45 網路孔 + AC 電源插孔


翻過來可以看到機身底部的大大的進氣口和兩年保固的貼紙


DYNAUDIO的喇叭則配置於底部


A蓋的保護膜撕掉後可以看到那誘人的金屬色澤與肌肉線條
但... 但... 這材質超級會黏指紋的 真是一大可惜


打開後C蓋上躺著一塊頗厚實的防塵布來避免鍵盤與螢幕直接刮傷


從右到左分別是
開機鍵、鍵盤背光模式調整、一鍵直播、一鍵散熱


搭載 Full HD 視訊鏡頭(1080p/30fps) +左右兩側雙陣列式內建麥克風


SteelSeries彩色背光鍵盤(可三段式調整亮度)
不得不說我有一半是為了這鍵盤,真的好漂亮


螢幕採用的是1920x1080p FHD IPS面板



內建軟體

True Color技術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來調整影像呈現


Steel Series Engine軟體可自行設定三個區塊鍵盤的顏色及模式(呼吸、波浪..等)


Dragon Center控制中心,可以直接管理筆電各個部分
監控CPU、GPU使用狀況、溫度、風扇轉速等


開啟/關閉VR Ready、Xboost等功能(官方說可以增加硬碟及USB的讀寫速度)
也能動態調整筆電電源及風扇運行模式


比較令我匪夷所思的是這個
將筆電和手機的專屬APP配對來即時監控電腦運行狀況
誰會用到這功能我還真的搞不太懂... 


有別於一般較為人熟知的Realtek和Sound Blaster
GT62VR音效軟體的部分則是使用Nahimic 2
主要是有針對Gamer的音場環境模擬,對於射擊遊戲有滿大的助益



硬體解析及跑分測試

CPU採用的是 i7-6700HQ(6M快取, 2.60Ghz up to 3.50 GHz)
GPU則是最新的 GTX 1060 (6GB的DDR5)


記憶體使用的是金士頓的的DDR4-2400(16GB x 2)
還有兩個空插槽可以擴充,最高可以到64GB



【Crystal Disk Mark 】
系統碟為 256GB 容量配置,並採用 PCIe Gen3 x4 傳輸介面
讀寫速度來到 2600/1100 MB/s
循序讀寫也有高達 1771/1153 MB/s



【FireStrike】
DirectX 11 + 1920x1080p 解析度測試--> 9399分
CPU / GPU最高溫度 --> 77 / 65度



【FireStrike Extreme】
DirectX 11 + 2560x1440p 解析度測試--> 5102分 
CPU / GPU最高溫度 --> 77 / 67度



【FireStrike Ultra】
DirectX 11 + 4K解析度測試--> 2648分 
CPU / GPU最高溫度 --> 76 / 67度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測試軟體
在全螢幕 Full HD 下開啟 8xAA 反鋸齒模式,圖形效果 Ultra
所測出效能分數為 1251 分 / 平均49.6 FPS 



【FurMark】 顯示卡壓力測試 (測試時間長度:18分鐘)
在FHD畫質下顯示卡溫度最高來到75度
在中途開啟了一鍵散熱後溫度便慢慢降到67度
雖然風扇全速運轉時真的頗大聲,但能有效的壓制6-8度左右


遊戲測試:

【全境封鎖】
這次展期有加送全境封鎖遊戲序號 (不過聽說很多外掛沒人在玩了...)
但對硬體有一定程度要求,所以話不多說趕緊測試看看
將畫質全部調到最高後跑出平均59的FPS,GPU甚至還不用滿載




再來將我Steam裡另外較具指標性的兩款大作拿出來測試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
畫質全部調到最高,nvidia特效全啟動
跑出平均59的FPS , CPU / GPU最高溫度 --> 72 / 73度




【巫師3:狂獵】
畫質全部調到最高,nvidia髮絲特效關閉
FPS都在45~59之間浮動 , CPU / GPU最高溫度 -->76/ 75度
巫師3果然是電腦硬體殺手,因為溫度有點偏高所以我開啟了一鍵散熱
CPU / GPU溫度就降到--> 67 / 69度
整體來說都可以算是相當流暢的遊戲表現






使用心得小結

硬碟速度: 9/10
開機平均不到10秒鐘
PCIE Gen3 x 4 SSD的讀寫表現真的非常突出
(當然缺點就是還是只有256GB)

遊戲表現: 8.5/10
以一台15.6吋的筆記型電腦,搭載最新的GTX1060顯示卡
幾乎市面上所有主流遊戲皆能開高開滿的運行,實在太感動了 
但也讓我不禁納悶如果買1070/80的筆電,還是只配上FHD螢幕實在有點浪費(?)

散熱: 9.5/10
最讓我驚艷的就是的散熱架構,在i7+GTX1060滿載的運行下竟然還能輕鬆壓制溫度
全部的測試下來沒有出現任何超過85度的情況
在搭配上一鍵散熱,又能平均降下6-8度,實在是必須讚嘆一下

重量與攜帶方便性: 5/10
將近1kg活像是磚塊的變壓器再加上近3公斤的筆電本體
GT62VR絕對不是一台你會想帶來帶去使用的筆電
但對於我這種定點定期移動的Gamer卻是個不錯的選擇

性價比:7/10
微星這台GT62VR,相較華碩、技嘉同規格或更高規(1070)的電競筆電,
真的硬是貴了不少呀(心還在淌血),本來性價比應該要給個5分
但是試用過後認真覺得在內建軟體及散熱架構上真的有用心在研發,
再高的規格沒有好的散熱,降頻是必然的夢魘阿~~因此最後選擇給了7分!


今天的開箱分享就到這邊啦
請保佑我不要接下來發文說它已經送去保固維修了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2016-09-06 13:10 發佈
謝謝樓主的介紹, 算是令我這個剛買了輕簿型筆電的電腦白痴心理好一點..

1060不是可以放到細機箱內嗎? 重量還是走不出3KG的命運, 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有一部機動性強散熱好螢幕靚既電腦出來..
恭喜入手,
我之前也是用微星筆電,在筆電界評價都是相當不錯,
後來換了比較輕的,大叔年紀了不想背太重
效能和重量、熱度成正比,想玩遊戲就和輕薄無緣了。
Sunboy Lee wrote:
謝謝樓主的介紹, ...(恕刪)


要塞要縮都是能塞的...
只是塞了之後各個零組件靠太近,沒有充裕空間作熱能釋放,
而風扇、散熱片、導熱管這些勢必也會因空間壓縮而縮小,
導致很容易過熱降頻,那這樣配這麼高規的硬體就無意義了;

這也是為什麼筆電做得再好,性能依舊被桌機打爆的原因,
桌機光是 Cpu 可以 4.0 Ghz 起跳就遙遙領先筆電效能,
這部分可能要等散熱科技有沒有突破性的發展...
否則以目前科技來說,效能跟體積/重量依舊是呈正比的

比起以前...
現今的筆電能做到桌機 80% 的效能真的已經令我為之驚艷了
感謝樓主的用心,可以向您請教文中所提到的華碩.技嘉也同級筆電做比較嗎?型號為何?很好奇這次GTX10系列顯示晶片問市沒有推出筆電版,各家筆電大廠是否已降頻來因應散熱問題?
真的太棒,其實如果容易沾指紋的話可以試試包膜
當然GTX1060可以放入很多更薄型的筆電中,但看來GT62的散熱一定是同等級最佳,
這表示實際跑效能的時候CPU Boost與GPU Boost有更大的空間,自動超頻效果好,
有別家搭配GTX1060的3DMARK11跑P11000多分,這台看到有P13000分就有差,
此外這台筆電的鍵盤手感很棒,音效深度廣度也會好過所有的較薄型筆電的音效啊!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NelsonChi wrote:
第一次寫開箱...請...(恕刪)


筆電的1060也可以和桌機GTX970互打了
微星的校能調校和散熱都好好
大推
e04 在猶豫到底要買桌機還是MSI的筆電
看到價位覺得花不下去
但看到開箱文就又心動了
到底~~~~
好的電競筆電散熱真的很重要恭喜樓主入手一台好筆電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