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一家的筆電廠都會有其優點和特色
每一個使用者對於筆電的需求也都不盡相同
因此聰明的選擇筆電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筆電是一個要買筆電的人都應該做的功課
雙A以其龐大的生產規模生產合乎過半使用者需求的筆電
並維持在一定的產品品質,是將筆電當一般消費電子產品的購買首選
這是目前的事實也是現實
不要說是微星,包括HP、DELL等世界大廠都不太能夠跟雙A競爭
HP的世場規模也是一直受到雙A的掠食就可以看的出來
雙A的生產規模都已經達到了1年破千萬台的水準
目前來說筆電的機構與外觀設計會是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
要有足夠的競爭力單一機構材料的生產量一定不能太少
雙A的每一個主流機種幾乎都有百萬台的生產規模
因此他們的機構成本相對也就會低很多
同一組機構的使用時間也可以縮短以達到產品外觀的多變性
在加上規模大採購量也就大,相對的能取得的料件進貨價格也會比較有優勢
單就CPU來說就我知道就有2-3%以上的採購價差
但是相對來說規模越大就越只能靠系統與規格和可數據量化的產品品質要求
代工廠也只是以合乎品牌廠商的要求為設計生產標準
至於沒有規範到的部份當然就是能偷就偷囉
微星是目前少數自行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的筆電廠商
因此是可以除了規格之外還會有所堅持的少數廠商
目前除了頂級顯示卡的筆電幾乎都已經改為焊在主機板上的設計
也只有微星還有GE600/GE700是使用標準MXM顯示卡
甚至有些廠商的筆電使用到5850的頂級顯示晶片還是用焊在主機版上面的
在保固內的話當然可以說是沒有啥差距的
但是過保之後的差距可就非常的大了
一台遊戲機幾乎都是要價不斐的高階機種
在2年過保之後最容易發生故障的應該就屬顯示卡了
如果是焊在主機板上面的機種維修費用將是非常的高
且萬一缺料將很有可能只有報廢一途
相信這些的事實與現實是常被選購筆電的消費者疏忽掉的關鍵
這也是我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可以將微星的遊戲機推廣的主要原因
微星的生產規模沒有雙A來的大
設計方面也比雙A更用心不願意為了省成本就拿掉MXM顯示卡的設計
這就是一種對品質的堅持
當然包括外殼拋光與產品的多樣性目前確實是微星比較弱的部份
不過在能夠看的到的規格之下
微星是實實在在的表現出該有的效能
並且盡可能的提供使用者的方便性與未來擴充的可能性
MXM顯示卡可以參考我的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1232771&last=22325449
CPU和顯示卡是決定一台筆電的使用可能最大的關鍵
我開始幫朋友換筆電的CPU到現在也已經超過6年了
幾乎各家的筆電我都有拆過換過
微星目前的設計是最方便更換CPU的筆電廠牌
幾乎都是背板打開就能夠在拆卸幾隻螺絲就將散熱器和風扇拿起來
不需要拆到全機對於比較有預算考量的使用者
或是不確定會需要多少效能的消費者都是更好的選擇
話說5年前的945時代的筆電如果當時買的是M430的入門款CPU等級
在經過3-4年後覺得效能不夠使用其實只要花5000元左右換一個T7400
效能就能夠超越當時的入門級T3200/T4400之類的機種
筆電的CPU升級可以參考我的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868952&last=22323272
標準型筆電的效能是可以分段購買的
雖然這是每一家筆電都可以這樣做的
但是方便性就是微星好很多了
但是這並不是最大的關鍵
筆電散熱器使用的熱導管在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後都會有導熱效率衰減的問題
任何一家的筆電都一樣當然也包括微星的筆電
但是微星的筆電是最容易在內部加強散熱的筆電廠牌
我個人在銷售筆電的時候都會免費幫我的客戶進行散熱加強的處理
相關的說明可以參考我這一篇的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1748569&last=22346295
筆電幾乎已經是現代人選擇電腦的第一選擇了
大部份的功能都已經內建在筆電的機器之內
一般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必須要對效能的妥協(當然也是預算的考量)
多年前我就有提過筆電的效能是可以分段購買的
是可以更換PU甚至顯示卡的
經過了這些時間與親自參與並實際改裝已經在在的證明是沒有錯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今年開始主推微星筆電的原因
因為他的設計能夠跟我的想法接近
保固內購買夠用的原廠規格在配合適當的散熱加強
這樣機器的使用壽命可以獲得一定的提升
2年過保之後還可以透過升級CPU或是顯示卡增加筆電爽用的時間
當然這些的優點不見得是每一個消費者都需要的
但是這也是提供了多一些的採購選擇與思維
總結一下我這編文章吧
微星筆電目前的優點在於
1. 部份機種保留了MXM架構顯示卡的設計,提供了未來升級的可能與較方便便宜的維修
2. 方便的機構設計可以容易的更換CPU與保養散熱器
3. 內部機構的設計容易對於散熱加強的施做
4. 正確的表現出硬體該有的效能
5. 有更多的可能就會有更多的玩家願意去研究這樣不論問題的處理與改裝的可能都會更高
缺點的話我就列出幾個主要的吧
1. 較小的品牌與過去不太理想的產品歷史會對消費者產生疑慮
2. 外觀確實還有不少的進步空間
3. 工廠的生產管理與組裝品質也確實是有進步的空間(且是立即需要的)
2. 方便的機構設計可以容易的更換CPU與保養散熱器
3. 內部機構的設計容易對於散熱加強的施做
4. 正確的表現出硬體該有的效能
5. 有更多的可能就會有更多的玩家願意去研究這樣不論問題的處理與改裝的可能都會更高
......................................................
nb都是2~4年汰換維修的錢可以買半台了,更別說花大錢換來的mxm的顯卡是沒保固的
更換cpu也是可以啦,不過依intel出cpu與改款的速度,花大錢換cpu根本不值得
有mxm架構nb根本無法輕薄除非是爛mxm顯卡,要換高效能顯卡也沒辦法,因為nb主機板供電不足
後電腦時代主流nb一台才2~3萬,你打算花多少錢去改cpu與mxm顯卡???
真的要強大的nb所花的錢,還不如去買台pc實在
說真的MSI的外接顯卡模組,還比較有點看頭
nb用於他的方便性就好了
lordkon wrote:
1. 部份機種保留了...(恕刪)
我想不至於吧
目前筆電用的8600和3650的mxm顯示卡一張不用2000元就可以買的到
如果是之前就使用mxm架構的筆電要完修並不會太貴阿
散熱如果做的好我想mxm卡也沒有那麼容易壞的阿
我賣出的mxm卡也有破百張了吧
超過一年了只要是我親自換的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張壞掉的
除非是散熱沒有做好一些小細節沒有處理好
在來就是cpu了
我想大多數的人買的筆電還是以中低階入門款cpu的筆電為主
花錢升級cpu是非常值得的才對
就如同我文中提到的5年前的筆電如果換一個cpu校能就跟現在的t4400差不多了
且只要花5000元以內這樣會不值得嗎
很多人換電腦對他們來說是很麻煩的
能夠用更便宜的價格更方便的方式有啥不好呢
在來就是現在筆電的銷售量已經遠超過桌機了
表示現在到未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電腦是以筆電為主並非是pc
現在人的行動力就代表競爭力
電腦的產品我想還是筆電會優於pc才對
嘉義胖哥 wrote:
微星筆電目前的優點在於
1. 部份機種保留了MXM架構顯示卡的設計,提供了未來升級的可能與較方便便宜的維修
2. 方便的機構設計可以容易的更換CPU與保養散熱器
3. 內部機構的設計容易對於散熱加強的施做
4. 正確的表現出硬體該有的效能
5. 有更多的可能就會有更多的玩家願意去研究這樣不論問題的處理與改裝的可能都會更高
缺點的話我就列出幾個主要的吧
1. 較小的品牌與過去不太理想的產品歷史會對消費者產生疑慮
2. 外觀確實還有不少的進步空間
3. 工廠的生產管理與組裝品質也確實是有進步的空間(且是立即需要的)...(恕刪)
您所列出來的缺點就不用再多說,因為大家都知道,
另外,應該再加列一點,目前小星星的研發能力,在筆電界,應該還稱不上一軍,
也有可能比二線ODM廠還糟,所以要買的人?是的確要有跟它拼了的勇氣.
另外,在您的優點中,其實也隱含了它的缺點,why?
> 保留了MXM,但是...VBIOS的問題在升級時該如何解決?當然若壞了時市面上還有同型卡當然可以直接換,但是...確定當時市場上會還有同型卡?(不過對岸應該會有很多"回修卡"吧?)
> 方便的機構設計就因為在底部?呵呵...這就是俗稱的"倒吊板",既然您做了這麼久,應該知道這種板子有啥問題.我也不必贅言了.
> 內部機構的設計容易對於散熱加強的施做?這代表的就是機體的厚度增加,所以才"有空間"可以容易施工.同時代表的是,機構的設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閒置空間一大,要做到跟別家一樣的強度,實際上困難很多.
至於第五點就更值得玩味了...難道意思是....要大家一起當小白鼠來幫它搞好他該搞好卻沒搞好的東西?這條路已經走夠久了,實在懶得再幫別人去debug找solution了...
另外,再回歸到現實面,MSI既然要跟雙A比,還有篇文章專門說都比雙A便宜一成,
good,光是這一點,那我就不認為它會放啥好料在其中,除非它真的就是"虧很大"再做筆電.
why?前面您也說了,因為量小,所以零件取得成本會比較高(其實高出您所想像的,尤其在一堆"key component")
另外,外觀不好也早就注定了,除非他要從現在開始自己投資一間模具廠,且花大錢找一線人才,why?
好的模具廠,光搞那些出貨量大的ODM跟品牌商就快被搞死了,那有空來理這種小單?
內在外在都輸人一把,成本也比別人高,如何能用好東西還要便宜人家一成?怎想都怪.
怪了...最近MSI在01上怎麼動作很大的感覺...
咱們這些個體戶還是別攪和在其中比較好~~~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要輕薄,有那個機種能放進MXM卡
要比的話,拿同體積的機台來比吧!
別一直在那誤導別人了.
ASUS A8,F8,N80,N81,M50,G50,VX2,,C90S,V1,S96,W90,G70,G51,G60是MXM卡
其它ACER;HP也都有出MXM架構的NB
後續MXM淡出,主要還是體積;散熱;成本;POWER問題吧!
當市場需求方向是怎樣,自然品牌也會朝大眾需求靠攏.開發成本也是要考慮的.
NB畢竟不是DT,許多都為客制品.
就連DT要升級顯卡,也都是有限制的.
別再一直誤導user囉!
MSI用料多實在,工廠組裝製程多好,基本上市場自然會證明一切的.
主機板市佔都這麼小,NB能力會好到那去,我懷疑.
廣達;仁寶;緯創等代工廠,那個品牌沒ODM.製程能力與經驗會輸微星.
我懷疑.
NB代工或許門檻越來越,但有些東西,還是需要經驗來達到製程穩定的.
真要說品質影響,最大原因應該是MIC的關係吧!
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大家要享受低廉的NB等電子產品時,又要他維持高品質.
可能嗎?大家想想售價與成本的關係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