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CES 2009]MSI最薄六公釐秘密武器X-Slim X320筆電

把一個優良的設計加以放大,
就被說成是Plagiarism(抄襲)真的太超過了吧~
令人不禁懷疑發表此等言論的動機何在?
台灣的NB廠商應多校法MSI的用心,
花廣大的心思在增進自身的技術和跟進時代性的設計潮流。
現在台灣社會甚至很多國家早已經發展成M型社會,
少數金字塔頂端的人群是廠商要留心的對象,
其餘廣大的社會大眾更是需要廠商花較多心力留意的。
在此等趨勢和目前金融大海嘯的衝擊之下,
有智慧的廠商本來就要推廣可以讓大眾接受價格的優良設計產品,不是嗎?!
非常期待X320的誕生!
chester666 wrote:
我本身也是工業設計背景,對抄襲的產品很厭惡,但看到MSI的設計我並不覺得真的有抄襲那麼嚴重...頂多是追隨蘋果電腦帶起的風潮,利用收邊角讓筆電看來更輕薄早就應用在所有廠牌的筆電上了,加上極簡風格,和由Mac引領的白色亮面材質,乍看之下有點像,但不能就說其有抄襲的意圖...
老實說你把Wind PC和Acer One、Asus eeePC等白色機種擺在一起看,真有那麼大的差別嗎?是不是通通可以說抄襲Mac的筆電?
國際大廠現在對自家產品是否有抄襲的嫌疑都很小心的,我想MSI自己拿捏得住分寸。Apple的設計真的沒話說,永遠是市場風潮的領先者,期待MSI早日找出屬於自己的產品風格,也許哪天真的可以不必跟隨大廠的腳步...
...(恕刪)


基本上,透過內縮的方式,來達到視覺效果的,mac air並不是第一位,ibm 4、5年前的電腦(x2,r4系列 )就已經這樣處理了...
但是同樣是內縮的處理,也只有這台會處理的跟mac air這麼像(除了那難看的通風口)...
不僅是這種內縮的方式,注意一下螢幕的轉軸,處理方式也是跟mac air 很接近...

同樣極簡的風格,但是卻沒單一一種極簡的風格...至少mac book pro跟mac air就不太一樣...而thinkpad就不極簡嗎?好的設計師是在這時尚的風潮之下,去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但不是這種相似的風格...(可以去看一下芬蘭的工業設計,那也是一種極簡...)

你可以說「Wind PC和Acer One、Asus eeePC等白色機種擺在一起看」看起來很像,但說句老實話,有那個設計師喜歡被人家說看起來很像?即使像,還不是努力想要去強調不一樣的地方....

當然相信大公司對「抄襲」這個字很小心...但...有遠見、以及好的設計師是不會這樣做的....這些東西,是需要累積的...
(說這些不重聽的話,還不是都希望臺灣能更好,站在國際舞台...)
(跟你說一下,臺灣...的特色不在極簡...在其他地方...)

基本上來說:you get what you pay是不變的道理....
想要低價,買到功能齊、穩定、炫、售後服務好...等等....是不可能的事...
orioccidental wrote:
十八世紀時,法國一些人開始對於所謂的「原始的小屋」有興趣,這些「原始的小屋」意指那些原始的(譬如原住民的房子)(註一)的房子,關注這些房子的目的,是在於他們認為,這些房子較為接近建築一開始的「原始型態」,由這些原始的型態之中,可以找出建築的規則(principle),然後依照這些規則,可以有效的幫助建築設計。

其實,Marc-Antoine Laugier提出的「原始小屋」(或太初棚架, The Primitive Hut)這個理論有些爭議,他想要以木文化為中心建立西方的建築根源,真正讓他聲名大噪是1755年《建築論文》(Essai sur l'architecture)第二版的封面:

但我個人也是保持懷疑的態度,原始小屋理論若是講述中國、日本或東南亞的木造建築文化,可能還比較說得通一點。先不討論是否真是西方源頭的典範,就形式上而言,希臘羅馬甚至追到小亞細亞或埃及的建築形式,其柱樑也許並不是「加」的原則(撐起棚架),而是「減」的原則(精簡建材與牆體的重量)也說不定,這兩種邏輯完全不同。很有意思的事情是,羅馬混凝土牆體與柯比意多米諾系統(Dom-Ino System)的對照關係。羅馬混凝土牆的承重方式就可以說是一種減的原則,由於內部缺乏鋼筋的拉力,牆體本身承重並有限制的移除非必要受力的部份。多米諾系統則是加的原則,柱位獨立撐起力學,使得牆體從此與柱位分離開來變成獨立功能。當然,古典的柱體並非都沒有獨立系統,這只是小弟簡化的陋見,細節還要請有研究的人說說了。但我認為原始小屋雖然有趣,卻似乎無法解釋混凝土牆體的發展過程,以木構造來說,那張圖似乎也有點似是而非之感。

扯的有點遠了,看到有人提到我就順手聊天了一下,看法有誤請勿見怪
不過我相當同意模仿應該是模仿原則,至少目前為止我仍覺得只是抄到皮,還看不出創新的骨在哪裡。您舉過去那些超薄機器的例子相當有道理,每一家的超薄機器都成為該品牌的象徵,但是MSI這一台,有可能就此成為微星的形象與工藝里程碑?我倒覺得消失在筆電洪流裡的機會比較大。

dotila wrote:
令人不禁懷疑發表此等言論的動機何在?
台灣的NB廠商應多校法MSI的用心,
花廣大的心思在增進自身的技術和跟進時代性的設計潮流。

不就是希望台灣更好的動機?我覺得更要想想為什麼其他廠商也互相模仿,但不會模仿到這種程度。Acer為什麼能夠在世界市場佔有龐大的銷量?好壞先不管,Acer全系列、有系統的建立自己筆電的設計形象,這才是建立品牌的方法,雖然我不太喜歡,但反而認同一點。

orioccidental wrote:
同樣極簡的風格,但是卻沒單一一種極簡的風格...至少mac book pro跟mac air就不太一樣...而thinkpad就不極簡嗎?

相當認同,ThinkPad其實是極簡思維下的產物,Toshiba Portege其實也有另一種精簡的味道,MSI為何不創造自己品牌的語彙與精神?



汎用貓型兵器 wrote:
請你回去看看我上一篇...(恕刪)


大大你別誤會了.
我沒有打筆戰的意思,但是我想與你分享我感受到的:
MSI這家台灣廠商真的非常用心NB這塊.
我不是msi fans, 更不是msi的人,
我只是在資訊展選購小筆電時, 認識了這間公司!
他們派了原廠的員工,在每個展示櫃細心解釋他們的小筆電是如何從其他小筆電的配備為基礎而設計出來的.
他們的確在U100上整合了其他廠牌的優點, 改進了其他廠牌的缺點
我是被他們的真誠以及對站在台灣消費者角度的出發點感動所以買了他們的小筆電的原因!

Lexus 剛出車款時, 和Benz 的車系非常相似. 賓士也提出多次告訴.
如今,不能否認的 Lexus是打品牌行銷相當成功的一個案例.
剛開始, 把別人佷好的條件或設計學習起來當起步, 後來才會慢慢地像你所說的培養出"有自己的味道在"
一開始的Lexus是如此, 但現在不是非常有自我Branding的感覺?

與山寨機大不同於: 山寨是為了仿冒而仿冒,謀取暴利, 而那是沒什麼技術或倫理可言的! 而MSI是有自己一系列的產品線,不斷演進進步,有心做NB的本土廠商!

你來看看新品牌Luxgen汽車剛做Branding一定會有和"某大車廠"的車型類同.
但這似乎是佷多品牌的起家!
大黑松 vs. Coka~Cola, 一開始也是如此. 但因為他了解台灣人,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 進而改進自己, 才有今天的家喻戶曉的他!

我是認為就企圖心與上進心來看, X320絕對是可圈可點的! 至少老外做得了的事, 台灣品牌今天也做到了! 有朝一日, 台灣品牌就會超越他們!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唯一但是世界尖端的產業加油!
佷多本土的品牌因為有我們自己的認同與支持,已經在全球的舞台發光發熱!
大家共勉之!
NB的產業裡哪有什麼技術可言,你拿的到的key parts,他也拿的到,在於要不要用而已,所以有時後純日本製造的超輕薄機種用了很貴的key parts當然定價高,你說他貴但是他成本也高很多。台灣廠商沒辦法拿到嗎?當然可以。只是單純拼代工拼價錢的生態下,誰願意相信用了高檔key parts的掛台灣品牌NB的品質!
反正到時評測好就會有人去買了拉!

mac air當時我也滿想去買的,不過不會用也不想用os x

到是希望這台筆電能作的好一點,散熱和電力是重點

仿機的說法聽聽就算了,如果它有辦法作的比原版的還好

那是要佩服廠商有那個技術和能力,而不是只在那酸來酸去

沒什麼意義

這讓我想到當時nds剛出來的時候,鄉民整天叫個不停

說什麼沒用的觸控螢幕之類的,結果賣的比gba還好

預測的東西是比政客說的話還不能相信的東西

最後的結果就交給時間來決定了!

黃瓜進前庭,菊花泛漣漪。任憑求饒聲,衣裳強剝離。項掛調教鏈,腰圍輕薄衣。乳搖知馬力,日久變人妻
不用筆戰了!
就算模仿!如果能夠改進其原設計概念的缺失!這就值得嘉獎了!
原創idea值得鼓勵及讚許!
改進也是需要腦力去激發!沒有捷足先登這麼容易!
MSI有想做!小筆電現在大家用MSI感覺不賴吧!應該鼓勵MSI多多推出不同「設計」的NB
這樣才是積極的看法!不是嗎?
仔細看一下
好像也蠻像被壓扁的u100
說是模仿
不如回來想想
今天比較厚的情況
自然周圍會比較圓滾
如果變薄好像自然就變成這臺的樣子了...
看不懂嗎?
看過鋁薄的氣球吹氣前後的樣子吧?
再沒看過...總該塞過枕頭吧?
所以...真的模仿嗎?
見人見智
就如之前有人說的
不是你我說的算
想買的自然會買
不想買倒可不要買

apple不錯
可惜我現在沒錢
也更沒品牌情節
我也知air
但我看到x320這臺第一眼的情節的第一個反應卻是
"wow 好薄"
所以真的跟一些人說的...
擺在一起就會讓每個人覺的是apple嗎?
這問題
留給msi和apple吧
怪就怪在msi的宣傳
機殼已經很多地方相似了
還用了一堆air的老梗...
其實我本來對MAC AIR也很喜歡,但是不喜歡跑MAC OS,我喜歡跑WINDOWS的機子。(雖然MAC AIR也可改灌WINDOWS,但是豈不是大材小用?)

所以這台若是能夠不要只能灌VISTA,而是也附XP的驅動程式的話,我覺得光是在外型上做文章的人一定會停止"外貿協會"的討論而認真地看這台的C/P值好不好了。

事實上這台用的CPU是MENLOW的,本來就是用功耗較低的CPU,所以擔心它會熱當、過熱等等造成系統不穩定的人大可不必,因為現在NB廠做筆電"穩定"是最基本的,而能夠向下相容XP就是"親合力"好壞與否很重要的指標。

連國產雙A廠都承認,NETBOOK之所以會熱賣,跑XP的機子才是佔了他們出貨最大宗的原因,EPC及ASPIRE ONE剛推出時跑LINUX的機子並非使NETBOOK真正大賣的原因。(只是不知道多少人買了LINUX版的EPC/NETBOOK後自已再改灌盜版XP使用)

所以,一台NB是要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收藏"的,我不認為現今的3C產品有"高價收藏"的價值,所以也代表著若是能能夠擁有一台"使用率高",但是又"美觀"的機子的話,那才是消費者會願意花這個錢買這台的真正原因吧!

我身旁有人買了MAC AIR,但是他原本就是APPLE的愛用者,我現在還沒看到身旁的微軟忠實用戶中有誰是因為真正MAC AIR"好看"而轉台跑去買來使用MAC OS的,更別提買MAC AIR後再改灌XP的大材小用者。

若是MSI能夠抓住某一特定族群(例如:喜歡MAC AIR外觀,但不喜歡用MAC OS的人)的話,那基本上會設計出這台"相似度甚高"的機器不足為奇,不過剩下來就看這台實際跑OS時順不順,鍵盤打字時的觸感好不好、電池電力時否與廣告所宣稱的時間那樣長......這種非常實際的"使用者經驗"才會是是否熱賣的關鍵因素吧~~

還沒開賣才剛發表就被大家批評成這樣,只能說MSI的行銷手法有問題,東西做是做出來了,但是在發表會時是否要讓人一直聯想到MAC AIR? 或是乾脆就明講"就是要做一台跑WINDOWS的MAC AIR"! 也是一種方式,明顯地這次的發表會已經是"話題十足",已經炒熱了這台未來的"期待性"。

我個人對NB向來是當做"工具"在看待的,該換就換,至於"收藏"、或是"使用者身份"這些我覺得那是設計者想要製造出的情境,消費者是否真要花大錢進入設計者的情境,就看個人喜好了~~

如同汽車,在如此"大同小異"的年代,甚至同一顆引擎都可以掛在福特、馬自達來賣(甚至同款車只差車燈及內裝不同都可掛SUBARU及NISSAN來賣)的年代,NB業者也只不過是像車廠一樣變成"零件整合組裝"(系統業者)而已,工業設計再怎麼跑都免不了抄來抄去,但是是否真的熱賣,包括"價格"、維修保養等售後服務等等的完整的消費者使用經驗才會是重點,所以真的不必光是在外型上決定是否購買,一切等這台量產、價位決定後再說~~

我認為台灣人買雙A也是因為"維修方便",真正壞了的話跑個皇家俱樂部就可以維修。但是相對地,你叫美國人買雙A,除了最近最熱門的小筆電之外,一般NB美國人還是比較習慣HP、DELL等等的美國品牌,因為也是"整體服務"的關係~~

資訊產品發表時總是需要"話題十足",但是是否熱賣? 因素眾多,大家試目以待吧~~
我也認為各也應該不用再爭下去了,這類的問題永遠都會不斷出現

爭也爭不完,我比較想問的事情是它的鍵盤...

真的。真的很怪,從癮科技那邊的圖有發現鍵盤配置怪怪的...

不知道是我眼花還是怎樣...(借癮科技圖)

這是右邊的圖,為啥"@"跟"~"跑掉了,然後居然"#"跟"~"做一起,請問這是甚麼配置?
http://chinese.engadget.com/photos/x320-vs-mba/1268303/

然後這是左邊的圖,奇怪,中配不是把"@"做在"2"那邊嗎?怎麼變成 " <--這符號,這是日配耶
"~"又再出來一次
http://chinese.engadget.com/photos/x320-vs-mba/1268309/

這把鍵盤的配置真的非常匪夷所思.......哪國人做的阿!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