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MSI GX660R升級大成功

恩 回前邊對ASUS 有所抱怨者 在下目前還在用五年前的 ASUS F5Rseries 這台和現在 MSI 差不多 看完胖哥的清灰塵影片後 我也自己清了很多次灰塵 目前機器還很好 從沒送修過 那時 ASUS 的品質真的是堅若磐石!

網路又出現砲轟的軍團

你有能力 你來改!!
我筆電給你改

有時候躲在背後出一張嘴
怎不利用時間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施主 你該收手了

完筆電 不是指出一張嘴
iforsion wrote:
你有能力 你來改!!
我筆電給你改
完筆電 不是指出一張嘴(恕刪)

我想你可能誤會Q大想表達的事,即玩硬體改造是一門Know-how的學問

Q大想說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不是班門弄斧、故弄玄虛的伎倆

也就是改主機板chipset、CAP的技術門檻比單純零件替換高很多

這兩者的技術密集度,相信你也能分辨一二,我沒說誰是、誰非

又,我挺好奇那張溫度偵測圖,照理說THRM溫度會比CPU低

可是THRM都破100度了,CPU竟然還在安全值內!?



駑鈍的我推測這情形可能有2:

1. 該NB的整體系統散熱性不良,只顧好CPU、GPU,不管其他熱區的死活

2. 為了創造看似OK的溫度數字,在CPU/GPU溫度高潮(洩頻)前停止燒機

To 樓主:

希望您能附一張CPU/GPU頻率紀錄量&溫度同時Run的畫面以解我心中疑惑

To: 胖哥:

照理來說,THRM的溫度應低於CPU/GPU,為什麼會有破100度的情形出現?
《三國演義》「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

plue2100 wrote:
我想你可能誤會Q大想...(恕刪)

請問P大,你認知中的ACPI所讀到的溫度是指那裏的溫度,SB or CPU or Memory. 我還滿好奇它是指那個部份的溫度耶。

plue2100 wrote:
我想你可能誤會Q大想...(恕刪)


看到plue2100你的回文我真的笑了
原來你也只是這樣而已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當做天地萬物全部的知識

其實現在只要拿的到電路圖
把新的晶片資料匯入
有不少軟體都可以幫你判斷是否可用供電是否足夠
講些好像多的言論並不見得就是正確的
換chipset有足夠的設備一般人大約訓練2星期就可以處理了
難度如果真的那麼高代工廠早就倒光了
換晶片那些我已經說明過了我沒有投資足夠的設備
我也不願意用撿陋的設備來傷害自己的身體
現在市面上有在修筆電的不少修主機板的更多
會換晶片那些的一些修家電的更是一堆
但是有辦法換GTX570M的到現在好像只有我這邊

換晶片跟換模組有那裡不一樣
一樣就是要先判斷有沒有辦法使用
能否取代原本料件的功能
那些加工技術一般人透過練習都可以處理的
難度在那裡呢.換電容跟換CPU其實也只是一樣的
只是我換CPU不用去吸那些毒煙就這樣而已

plue2100你也真的太好笑了
測試圖是GX660R在非常重度改裝後在超頻的測試圖
且那部份的耐溫是130度你看到101度是誰說超高了
其他廠牌的筆電我看過很多台沒有改裝就破百的
那些筆電不就都該丟了
沒有去了解設計和用料就在這邊用自己的想法批評
看看我GX640那篇文章吧
微星的GX640長期在8-90度的溫度運作
但是故障率比一些國際大廠入門獨顯還要低
是因為用料不一樣耐溫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覺得CPU是自動降頻了但是為什麼測試分數是正常的呢
亂猜也要看一下結果這樣會讓別人笑的

微星的工程師也不是神
在這台筆電設計的時候也不可能會去想到有人要這樣改
現在我確實是已經成功的改裝完成了
這證明了甚麼事呢
微星的設計有尊守MXM的標準去做
因此相容性沒有問題
在供電的部份也沒有偷工減料所以換上GTX570M後沒有問題
這一次的成功改裝應該也能解決閣下之前對微星筆電的很多疑問了
這也可以證明了微星的MXM筆電沒有去偷料(真材實料)
沒有別家可能供電不夠的問題散熱也非常的OK

如果說這一台筆電改成這樣在使用超頻後的溫度表現就說
"該NB的整體系統散熱性不良"
那其他那些原廠鳥規格不改的狀況溫度就差不多的筆電怎麼辦阿
你是否真的駑鈍就給大家去評斷吧
覺得這樣改很容易那麼請plue2100你也改一台來給大家看看
看你要用那一台筆電要換晶片換模組都可以
實力是用實例來證明的
空談並不能為你的人生加分的
期待你拿出一台筆電是在原廠沒有提供該配置下
改出令人驚豔的表現
屆時我會真心誠意的給予閣下滿堂的賀彩聲
不會因為之前的這些事就在那邊雞仔腸鳥仔肚的

現在是2011年9月20日
距離樓主發文已經3天了
就當作是那一天是我將筆電重度改裝完成的日子
期待plue2100你的表現囉
時間拉的越久你要超越的程度將要更大才能突顯出你的功力
在你還沒有達到之前小弟我的建議你還是不要在把時間浪費在這邊了
自重之後他人才能敬重之
拿不出實際的東西光出張嘴是無法榮耀自身的
這樣子做自己蒙羞的
繼續逞這一時口舌之快是否值得
聰明如你當知
我覺得 有分享就是好事
不管大家的立場如何 最少樓主是想跟大家分享他改機後的成果
雖然我對溫度也有餘慮 可能我之前都是姓沛的 比較多 對80度以上的溫度 比較敏感,,
不過只要能穩定使用 都ok啦
我跟 C 大有一樣的問題 ...

ACPI 的 THRM 溫度指的是哪裡測得的溫度?

早上搜尋了一下國內外資料,似乎沒有指特定的區域。

----- I'm 分隔線 -----

有點感慨,現在蠻多的分享文後來都演變成筆戰,

原本具正面的意義的文章到後面都走樣了

導致有技術背景的智庫們發文的意願越來越低,

最後吃虧的是想在網路上看到技術層面文章的我們 ...
是真的很感嘆
還記得當時acer的5920G要改ATI的3650顯示卡
一堆人一起討論方式
最後確定要降頻運作溫度才能控制
其實加一張銅片補上晶片厚度的差異也是可以
大家那樣勉強能用的狀況都很能接受
且視為一個新的解決方式也確實讓ACER在那個時代
後來的MXM筆電銷售成績亮眼
那時候大家一起幫忙解決問題的時代已經不在了

現在我將問題都克服好了
散熱的處理也都非常的OK了
我的客戶將成果發表出來
確引起了一些人如此的對待
我想公道自在人心吧

我沒有綁住任何的人
大家有競爭才有進步
但是我真的希望是良性的
不論是那一個品牌或是個人
可以做出一些東西在來討論嗎
跟本沒有實作經驗就恣意的批評
我可以很大聲的在這邊講出來
更換高階顯示卡我做到了
且做的還算是相當的漂亮跑測試溫度才72度
不用降頻不用拿電風扇不用吹冷氣就可以正常使用

有本事請做的比我更好
只要plue2100和quentinhu321你們2位
能做到高階筆電不是在原廠升級範圍內升級顯示卡
且不比我做的差我會給與正面的鼓勵和掌聲的
如果還是只是出一張嘴那麼就請省省吧
chunyuan wrote:
所以你不知道ACPI...(恕刪)

謝謝C大,這我還真的是長見聞了,原來是監控I/O間的數值切換問題

在此,對於我不瞭解的事物跟你說聲謝謝

然後,再用白話一點來說明技術門檻

換Mobile CPU、MXM只需要一(二)支螺賴拔,比起換Chipset、CAP的錫爐、熱風槍

如果,您硬要把這兩者的技術(工具)密集度(門檻)劃上等號,那我也沒意見

再者,關於CPU溫度與頻率之間的關係,940XM的「死點」是100度

那張圖的97度究竟是最終恆溫? 或者是被強制降頻前的溫度?

我才想請樓主提供一下頻率圖來解惑,而不是商家禁止人家提問吧!

接下來,供電方面的問題,我從頭到尾問的是「變壓器

看來還是必須挑明著講,用隱晦的方式還真不管用

940XM的TDP 55W,570M的TDP 75W,在恆知電W>熱W的消耗下

燒機(或是玩重度遊戲)時,這兩者耗電量已經在130W遊走

那麼,再算上LCD Panel、HDD、ODD、WiFi、USB等其他週邊,「變壓器是否過載」?

至於要我分享手邊這台筆電的改造程度是否超越原廠配置





我的改造是先從無到有,而且能在緊急(故障)時能最大幅度保留原廠配置

筆電能直接扔回msi展服去處理,不會因為換了AB貨而必須先回坊間變裝

又或是需要曠日廢時大老遠寄回某地,消費者隨便找間msi服務處即可~

問我要不要換MXM顯示卡? 開玩笑,國內沒有正常(大量、公開、比較)管道!

換了張不曉得從何而來、求助該去哪的MXM,我還是再觀望

連大陸淘寶網的MXM,店家都敢將藍天(clevo)的經銷證書掛在旁邊取信消費者

如果那些宣稱MXM的好,又兼賣MXM的人能夠提供上述的原廠保證,再來談購買也不遲

因為,敝人消費者有權利選擇買、不買,店家只能持續鼓吹來減少待料、呆料

最後,別這樣嘛~ 胖哥,msi的筆電又不是只有你能改,切莫將他人的改裝疑問和意見當狗屎一樣
《三國演義》「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
plue2100 wrote:
這你該問胖哥,那個1...(恕刪)

所以你不知道ACPI的溫度是什麼嗎?我還以為是我的本質學能不足,哈。
我說一下吧,如果有錯,而有懂BIOS code的朋友,再幫忙更新一下,因為我是做EE的,所以對BIOS的東西,可能沒辦法解釋的那麼完整。
上一代的CPU,DTS功能不完整,沒辦法直接透過PECI介面將CPU溫度,傳給EC,所以透過SM bus到PCH去讀,再轉成BIOS中的ACPI ASL code,因為有數值轉換問題,所以會產生溫度計算的差異,所以這個值還是CPU的溫度。所以不用太在乎這個數值為什麼比CPU中的值還高幾度,單純是轉換問題。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