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超人 wrote:
你那個曲線分明就是超過散器器的設計才會那樣
用一個錯誤不該有的結果來說明扭曲事實(恕刪)
其實上面某人的回應有猜到問題的癥結,鑰匙圈給他好了~
msi的雙熱導管終點是共用的散熱鰭片
可以想見的是當某一方(CPU/GPU)發熱,而另一方(GPU/CPU)閒置時
廢熱會經由另一條導管逆流回較為冷卻的一方
更誇張的情形是,當雙方都處於高利用率(燒機)時
溫度低的一方也會遭受到廢熱的影響而連帶地升高溫度
最理想的狀態是各條導管使用獨立的散熱鰭片
也就是我說的「有效的散熱系統」,而非看到兩條熱導管就廣告衝腦
所以,親愛的胖哥:
早就留一手啦,只是想測試看看所謂的專業服務人員會不會自己作測試
還好啦,您用鍵盤作新注音的負面言辭測試也不錯
您單方面認定GE700無法負荷i7-720QM熱量
別忘了,我還留著原本的i5-460M沒被無良業代回收當AB機出貨哩

現在先上小菜一疊,正式版(非ES、QS)的"i3-350M"遇到某業代最推崇的雙熱導管
情況會如何呢?

很明顯地,GPU燒機時,閒置的CPU溫度也會被影響;CPU燒機時,GPU的溫度也提高
更甚者,CPU和GPU同時使用的狀態,CPU、GPU的溫度也就「一鍋煮」了
相較於原廠i5,破爛的i3應該比i7更省電,也使得測試明顯許多
----------------------------------------------------
回過頭來說,熱導管的數量並非是筆電散熱能力的一切
我想說的是,當某些人一直推崇特定品牌的熱導管好多根時
請先想想,究竟是"絕佳的散熱能力"? 還是溫度"一鍋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