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Cyborg 14 A13UCX-027TW 純文字分享

1.挑選原因:
筆電壞了需要買新筆電,想要有獨顯的,預算大概兩萬六兩萬七以下,當初有列為考慮的還有MSI Thin A15、msi Katana、ASUS TUF、ASUS 16x、Acer Aspire 5、Gigabyte G5 MF5、HP Victus 15,最低規的至少也有張2050顯卡,最後基於預算、硬碟、規格、重量等考量,以及Intel處理器對於工程軟體的優化好像比較好,所以最後決定買這台Cyborg 14

2.購買來源價格日期:
於蝦皮直送3C家電購入,原規格為16GB+512GB,我升級成16GB+2TB,23102+賣場5%蝦幣回饋+商城93折券=21484+1155.1蝦幣,2024/09/10(二) 0:04下單並付款,2024/09/11(三) 14:20送達

3.重點規格介紹:
規格上網都找的到,這裡稍微講一下我自己注意的部份
(1)記憶體
首先是有兩槽DDR5-5200的記憶體,雖然5200、4800之類的差異應該是感覺不到,但我是規格控嘿嘿,另外兩槽都是可拆式的,有些會有一片是和在主板上,我不太喜歡

(2)硬碟
只有一個M.2 2280的插槽,不像其他有的是雙槽有的可以加裝2.5吋傳統硬碟或SSD,這個我考慮了很久,但最後就決定直接升級一顆2TB的SSD了(題外話當初在問硬碟升級的時候有另外問拆下來的硬碟會不會一起寄過來,印象中是MSI官方的賣場回覆是說會,我還挺意外的,所以如果各位也有要升級硬碟或記憶體的話不妨也問問看喔~)

(3)連接埠(ㄅㄨˋ)
挺齊全的,兩個3.2 Gen 1 Type-A、一個3.2 Gen 2 Type-C支援DP(當初還希望能找到也有支援PD的,但取捨後就算了)、一個HDMI 2.1、一個RJ45(用不太到但有就是讚,輕薄筆電的話為了厚度應該都不會有這個了)、一個耳機麥克風合一的音源孔(當初考慮有幾台是耳機麥克風分離的我覺得很酷想試試看,但後來覺得也不是必要,聽說分開的訊號比較不會互相影響)

(4)螢幕
螢幕為14吋16:10,是比較少見的規格,使用下來還是覺得16:9比較好,看影片全螢幕才會占滿,14吋相對15.6吋也是感覺的到小了點,字體感覺太小,但人是會自適應的,還有144Hz高更新率,第一次在電腦體驗到高刷,相比60Hz絲滑了很多,另外我朋友額外要我看的螢幕規格sRGB或NTSC,這台是100%sRGB的,其他很多台是NTSC 45%(NTSC 72%好像跟100%RGB差不多,不確定),我當然也是看不出差異啦,但一樣,規格控

(5)鍵盤觸控板
鍵盤是沒數字鍵(當初也是同一個朋友跟我說的,沒數字鍵鍵盤才會置中打字不會斜一邊,但要一直切換中英來打數字還是有點不便),方向鍵不是全尺寸有點失望,本來想要Thin 15就是因為方向鍵是全尺寸,鍵盤打起來感覺不賴鍵程足夠,但也可能是我對按鍵手感沒要求,不過按鍵很大打起來比前一台Asus Vivobook 15舒服不少(因為我是20cm大手),鍵盤快捷鍵比較特別的有風扇開關、麥克風靜音(這個別提一下,當時我女朋友母親就是不小心按到這個導致麥克風沒辦法使用還以為壞了,我也是找好久才發現有這個開關)、關閉顯示器、輔助瞄準(會在螢幕中心產生一顆紅十字瞄準鏡,用不到,我FPS遊戲超爛)、Copilot(原本覺得很方便但Copilot沒有Chatgpt和Gemini好用,後來就不用了,有時候不小心按到反而還會覺得很煩),鍵盤光只有單色藍色,有幾個段數調整亮度

觸控板很大也是置中(又是那位朋友跟我說,他對位置很要求,我也很容易被他影響)

順帶一提,不知道是不是Windows 11的設計,原本Windows 10電腦要休眠只要按一下電源鍵就好,Windows 11是長壓電源鍵3秒,好像是為了防誤觸,一開始不知道還很難過,因為很常用到休眠

(6)其他雜規格一起講,上蓋金屬其他塑膠(金屬耶~),單風扇,鏡頭720p 30Hz覺得挺模糊的,重量1.6kg,介於輕跟重之間,考慮到現在配顯卡的筆電都是超重的電競機這樣看下來這重量的確算是的可以接受的了,不過搭配的120W變壓器是0.5kg左右,雖然我自認還算強壯但筆電+變壓器一起帶著還是有點份量

4.使用體驗
(1)系統
原以為硬體升級會更流暢,但實際使用開啟應用時還是需要短暫的載入等待,不知道是MSI優化不好還是Windows 11的問題

再來,也是最讓我不滿的,就是外接滑鼠鍵盤,他三不五時會出現電腦有偵測並連接到外接的滑鼠鍵盤,但他們就是沒有反應,不管是有線、2.4G接收器還是藍牙都一樣,只能重新開機,不過幸好筆電自己的鍵盤觸控板沒這問題,不然我真的會氣死,後來有系統或驅動更新後滑鼠是沒再發生了但鍵盤依舊,神奇的是鍵盤的快捷鍵如音量調整播放暫停等卻有用,前幾天去了台中的微星服務中心,他們說更新沒用那就要重置電腦看看還會不會有問題,真的不行就要送回原廠檢查,大概七個工作天不用錢,我是先備份後重置並使用了三天,目前狀況很好,希望能維持,有變數的話再上來更新,我自己是認為是驅動的問就是了(測試過多個外接鍵盤滑鼠皆無法使用,以確認外接裝置正常無故障)

(2)續行
前面有提到重量多了變壓器還是有點負擔,因此一樣是在幾天前測試了筆電的續行,使用方式為文書、看影片、雙螢幕、寫程式、螢幕開著掛機不使用等等,維持144Hz更新率且WiF藍牙正常使用,亮度無刻意調整為最低,連續使用續航4個小時,如果在MSI Center把顯卡關掉續行能進一步提升至5.4小時,以上兩續行僅測試一次且各個使用情境非相同的使用時間,所以僅供參考,不過我自己算是能接受了

大概就分享到這,有其他發現的話會再更新,謝各位
2025-01-31 19:50 發佈
吊車暐 wrote:
1.挑選原因...(恕刪)

挑選考慮的項目及原因很多啊
不知道這麼周到的考慮後
實際使用上效果如何
Cyborg 14的設計感真的很酷,但這台強調的是入門級電競筆電,性價比高,但效能對比高端款肯定有點距離。適合想要電競外型又不想花太多的使用者,對日常遊戲和文書需求應該夠用。
這台的兩大特點:
1. 單風扇
2. 殘血顯示卡

只看 "規格"就買的人,很容易中這招
越是努力比較 "規格",沒看到 "實機"就買,越容易中招
1.重量輕!真的很厲害
2.硬體「規格」都很棒,只有規格 "文件"很棒,實際使用就知道
網友的經驗談
cyborg 15 跑遊戲很吃力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1&t=7023563

TUF跟Cyborg 3D分數差異...勸世文(內有測試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94&t=6868145

但這台機種也是 "創新" 了
Acer也推出 "單風扇" 機種了,不是嗎?跟這一台Cyborg致敬
【AcerPL25】擴大超值入門電競陣容 Acer Nitro V 系列電競筆電正式登場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2&t=7070230
changda

單風扇根本就是廢物

2025-02-03 22:47
ArtW wrote:
這台的兩大特...(恕刪)

感謝補充,因為想說有效能需求者預算應該不會在兩萬初,所以就沒特別細說處理器和顯卡等效能相關的規格

單風扇 -> 散熱差,熱排不掉就會積著,溫度太高顯卡會降頻,白話說就是太熱了跑不動所以跑的更慢(另外Acer的Aspire 5 RTX2050版雖然說有雙風扇,但其實也是在同一側,非一般兩側各一顆的雙風扇,請各位要注意)
RTX2050 45W -> GeForce系列目前在售最低規,不清楚滿血具體是多少,NVIDIA官網寫的“繪圖子系統功率”為30W~45W不知道是不是代表最高只到45W,但FA706NF的2050華碩網站是寫可以到60W,Dynamic Boost則可到70W,不過不管是70W還是45W,他都只是個入門級的顯卡

而我之所以會選擇這台有兩個原因:
1.學長說跑軟體的時候如果有顯卡可以加速處理,但他只說有就好不需要太好,具體用在哪或有多少幫助我不清楚,不然本來想買一般文書機更輕更薄
2.我的前一台是ASUS Vivobook 15 X512FJ,用的是 i5-8265U + MX230,標準的文書機級顯卡,跑分甚至比不過現今大多數的處理器內顯(實際體驗不清楚),但我不常玩遊戲,有時候玩個限免的GTA5和刺客教條,特效調低還是玩的很開心,所以我對新電腦的要求就只有效能不比他差就好

結論是這個效能足夠應付我的使用情境,我很滿意,但如果有大量複雜圖形運算需求者,這台不適合,請加$或另闢蹊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