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測試的是I5-8300H的版本

原廠狀態跑R15,最高溫85度C,功耗最高60.41W,跑775CB

單勾FPU燒機10秒溫度飆到95度C撞溫度牆,功耗超過77W

大約在10秒之後被壓回45W運作,到了22秒左右降回80度左右

22秒之後溫度大約維持在78-80度C的區間,運作45W的功耗,時脈大約滿核3G運動
拆機將原廠的散熱膏清除乾淨,更換成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使用斜口刀片盡量將散熱膏處理到最薄

R15測試,最高溫75度C,功耗最高59W,跑775CB

R15測試在跑一次,最高溫73度C,功耗最高60.27W,跑769CB
更換成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溫度降低了超過10度C
當然施作的方式跟原廠也不一樣
散熱膏越薄效果就會越好

單勾FPU燒機,溫度是壓的住了,但是這台筆電沒有過熱居然撐不到28秒
大約在17秒的時候降回46.59W,判斷有可能在80度C以上有防燒機設定
截圖是19秒的時候溫度已經降70度C了,更換散熱膏後溫度降的相當的快

持續到30秒的時候溫度還是壓在70度左右,功耗也都在45W左右運作
效能的表現也差不多在3G全核運作,換散熱膏對這台筆電的效能幫助應該很小
但是對溫度的幫助是相當的明顯的
在來我們使用XTU來調整優化一下

電壓降了0.18V,分數跑到了800CB,最高不到45W所以是全效能跑完的
最高的溫度只有66度C,透過XTU優化調整溫度又更低了

更換散熱膏和XTU優化調整之後,發生了神奇的事,燒到30秒居然功耗還有53.98W

透過XTU優化調整之後燒FPU,熱傳導有效的改善了,功耗也不會拉的那麼高
可以看到燒到3分18秒的圖,基本上最高也不過就是78度C了
XTU降0.18V還能用FPU穩定燒3分鐘基本上這個CPU的體質還不錯的樣子
以上分享給大家知道了解,筆電的散熱要更好其實沒有很困難的
關於筆電的差異不同
我有寫過一些文章你也可以看一下
應該可以更了解筆電的
用專業去探索筆電的真相--U版處理器的優勢與限制
用專業去探索筆電的真相--電競遊戲筆電搭配標準電壓CPU的應用與差異
用專業來說明電競筆電對於CPU處理器效能表現的一些正確觀念說明
電競筆電搭配高頻DRAM對遊戲體驗的影響可能遠比你想像的大
專業知識和服務能力能幫入門款的FX504GD 0181D帶來甚麼樣的差異和不同
如何利用XTU來了解和優化你的筆電
FX505GE 深度了解 潛能發掘 優化調整 改裝升級 散熱強化 超級進化
關於asus12V風扇對於筆電散熱優勢的說明
用專業跟經驗來跟大家說明筆電灰塵清除方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