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GE620DX應該是目前微星賣的最好的一台筆電了
價格不高配備/散熱/規格都是一時之選
不論I5或是I7的GE620DX幾乎都已經2度賣到缺貨
過年後大缺貨的時候我開始推GT660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就來跟各位說一下分明囉: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GT660是上一代的i架構算是比ge620dx早推出的筆電
不過市場定為也是不一樣的筆電
GT660推出時可是頂級的高階筆電跟ge620dx的中階筆電定位上是不一樣的
原廠在推出的時候只有推出高階的GT660R是I7+藍光+雙硬碟RAID的高階板
目前我也有將規格降下來的GT660的版本價格也跟GE620DX的I5版本差不多
先來看一下這2台筆電的螢幕轉軸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GE620DX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GT660R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大合照

可以說是GT660大勝轉軸包含螢幕支架
讓強度增加且不會有裂殼的問題

在來看一下GE620DX的主機板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可以看到GT635M的顯示卡是焊在主機板上面
CPU和GPU的位置也相當的接近CPU的部份有腳座基本上烤主機版沒有GPU嚴重

目前GT660R的備用主機板剛好沒有了
就抓了豍骯GT680的主機版來拍一下
基本上看起來差不多只有背面的RAM是1個插槽不是2個插槽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在主機板的部份可以看到GT660的顯示卡部份只有一個MXM插槽
顯示卡的發熱完全不會直接去烤到主機板
記憶體的插槽也多了一隻最大可以加到24G就是比較多

在來看一下2台筆電背蓋打開的樣子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可以看到GE620DX一共是3隻導管CPU2隻顯示卡1隻
GT660的話是CUP2隻其中一隻加粗顯示卡3隻除了導管多散熱片更是大很多
在加上GT660的出風CPU和GPU是分開的但是GE620DX的只有一個出風口
出風口少在加上比較小在高效能運作下風切聲就明顯會有差異了

在來看一下2台筆電所使用的散熱風扇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上面的4張圖可以看到GE620DX的風扇比GT660的小很多
GE620DX用的是5V/0.4A的風扇 GT660用的是12V/0.36A的
足除高了一倍以上的效能表現在加上風扇大又厚散熱的能力可不只是2倍

在來看散熱器的部份
首先先看一下GE620DX的散熱器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之後看看GT660的散熱器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在來就是放在一起比較看看囉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看到現在有發現散熱器的部份真的差非常的多吧
散熱是很現實的導管數量散熱片面積都是散熱器散熱能力的關鍵
GT660的散熱片單單CPU的部份散熱片總面積就比GE620DX要大上很多了
GT660最亣的特色應該就是MXM的顯示卡架構了
目前我這邊有實際裝上去並正常使用的顯示卡一共有下面列出的多種顯示卡
GTX285M/FX2800/FX3800/GT425M/GTX460M/GTX560M/GTX570M/Q4000
ATI的有HD5730M/HD5850M/HD5870M/HD6850M/HD6970M
這方面的優勢可是非常強的

GT660概到I5和單硬碟還有HD螢幕+DVD DL之後價格跟GE620DX的價格差不多
原本I7+藍光+FULL HD雙硬碟RAID的價格也跟GE620DX的I7差不多
因此我才會比較推薦GT660因為C/P真的高了非常的多
除了一樣那就是重量GT660的重量要比GE620DX重了將近1KG

另外在補充一些GT660/GT660R的其他一些特色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外觀是有比較殺一些如果你的要求是低調那麼這就不算是優點了

下面幾張圖片是說明Dynaudio的部份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這張是說明目前喇叭品牌的市場位階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這張是說明一下目前Dynaudio在市場上面的應用方面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這一張基本上就是要抬高這台筆電的身價拉
不過那些高階應用也都是事實拉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這一張是說明微星的Dynaudio音效不只是用了Dynaudio設計的喇叭單體
還要包括全方位的整合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在來就是強調一下RAID_0的好處囉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RAID_0就是容量相加效能相加爽度當然也會增加
不是資料的安全度會降低就是了
不過GT660可不是只能做RAID_0的要提高資料安全也可以做RAID_1
原廠的還原光碟也有支援RAID_1的系統安裝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這是硬碟讀寫效能的圖因為GT660只支援SATA2所以大約就是這樣子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GT660的USB3.0雖然跟GE620DX都一樣是2個
規格也一樣很方便使用2個USB3.0做資料備份
但是GT660的2個USB3.0是做在主機板上面的
GE620DX的USB3.0是用擴充板拉出來的
個人使用USB3.0的隨身碟影響不大
但是如果是2個USB3.0的外接硬碟對傳資料那就是GT660比較穩囉

下面在介紹一下GT660的風扇加強功能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這個功能對於工作者是非常好用的
可能你在跑資料分悉或是算圖
開始之後就要好幾小時以上這時候你可以離開去做別的事
把這個功能啟用雖然會比較吵但是溫度可以有效降低
可以確保運算過程中系統的穩定讓運算不容易出錯

說明看到這邊應該可以相信胖哥我是在推薦好筆電了吧
我是真的很用心在比較與分析產品間的差異
雖然GE620DX在筆電市場中已經是一台難得的好筆電了
現在GT660因為原廠放太久沒有賣出去把價格給殺下來了
整個就是比GE620DX要值得很多
除非你是每天要背筆電來來去去的人
不然整體來說GT660相對來說真的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的

3月21日在補充2張圖與一些說明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原廠規格跑出來的效能
高發熱的CPU和GTX285的顯示卡
溫度的表現有沒有比較好自己拿筆電跑看看就知道了
我還沒有開風扇加速

那麼多人在等GE620DX為什麼我個人會比較推GT660 圖多慢慢看
連續燒機13小時以上溫度的表現是這樣
好或是不好可以拿別台筆電來試看看就知道了
另外為了達到比原廠更嚴格的要求
我是將CPU升級到更高一階的I7-840QM
溫度的表現還是非常的漂亮一樣沒有開風扇加速
另外在看看那張CPUZ的資料吧
一台燒機已經13小時以上的筆電CPU的TB能力還是在
4核心8線程全不跑滿還是保持TB開啟且沒有問題的運作了13小時多

一台好的筆電是可以這樣測試的
我測試跑圖都會把溫度軟體開啟
但是很多的人好像只要測試跑的過就可以了
對了我還有裝過GTX570M跑出來的溫度也是差不多
有沒有比較好要看的是實測的證據
我是用這些是讓證據在說話
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3月24日補充
對於高階工作用筆電外接儲存裝置
還是ESATA會比USB3.0要好
一般來書USB的外接硬碟的連線穩定度會比較差
加上USB不論是2.0或是3.0都會佔用CPU資源
如果是ESATA的話就會比較穩定
基本上跟內階的儲存硬碟的使用可以說是一樣的
對於繪畫或是影像工作者ESATA的外接儲存設備會比USB的要來的好
中階的GE620DX也沒有ESATA的介面可以使用
有需要使用到ESATA的人當然GT660也就是更好選擇了
2012-03-12 20: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GT660 圖 GE620DX

地瓜超人 wrote:
GE620DX應該是...(恕刪)


前一陣子看樓主在推薦時也認真考慮過,也認同GT660的這些優勢。不過我覺得現在對GT660價值最大的殺傷力就是主系統已經過代了,甚至過一陣子就過兩代了。再加上3C產品一直以來就是過了代就不值錢的狀況,要消費者毫無罣礙的用同價買舊代產品,光是體質好這點說服力尚稍嫌不足的。

hsiacc wrote:
前一陣子看樓主在推薦...(恕刪)


我想還是要看使用的用途吧
在桌機就常看到很多人買跳水卡跳水主板
在筆電這邊就很奇怪了
好東西不買就因為是過代了
因為最近很多人問我我就把我的寫法還有我整理的資料給寫出來
有看到的人還是要自己評估看看囉
對了這一台已經確定未上市的gtx670m都可以使用
這樣不知道算是過代還是超新代
地瓜超人 wrote:
我想還是要看使用的用...(恕刪)


當然對喜歡的人或需要的人,GT660的特色還是有吸引力的。

至於過代不值錢的看法,是觀察整個消費環境的結論,並不是個人對這台產品的看法。

同樣的,會買跳水卡或板的,也都不是市場的多數。

其實廠商也很清楚3C產品過代的壓力,要不然為什麼要白白降個萬元以上來出清呢?

只是時間並不站在產品這邊,這也許可以算是3C產品的原罪。

希望這些GT660能很快找到需要它們的人囉。
聽胖哥一席話獲益良多
原來除了GE620DX這熱賣的好貨之外
還有GT660也不能小覷
雖說電子產品追新不追舊
但只要是適合自己的產品
就算不是最新的也可以購入
我想大部分人筆電不想買過代的主因是無法像桌機自己可以隨時更換零件
自由度相對低
況且現在CPU新出一代效能以及功耗都比上一代好很多
所以大家才要買當代產品

abc80194 wrote:
我想大部分人筆電不想...(恕刪)



在胖哥的地盤講換零組件 這....

除了電子市場上 過時殘餘價值外
庫存零組件 後續維修 "原廠"這方面問題 也是讓人考量重點!

我真覺得微星沒找胖哥當經理實在是大錯誤!
笨笨瞳 wrote:
在胖哥的地盤講換零組...(恕刪)


我是不知道樓上指教的幾為大大
是否有將文章給看完
基本上筆電確實沒有桌機更換零組件那麼方便
筆電是在於有或是沒有
基本上如果不是MXM架構的筆電要換顯示卡就可以說是不可能
一台筆電CPU的效能差距是有多少
講真的2-30%的效能差距已經是很大了
不要說上一個世代
就算是上2個世代965時代的T9500
如果配上一片高階的顯示卡現在還是夠大部份的人使用
顯示卡的效能差距可以高達100%以上
在算圖的時候高階繪圖卡更是可以高過中階遊戲卡500%以上的效能
筆電看的是效能吧如果筆電都不能改
GT660R都比GE620DX要好了
更何況GT660又那麼容易改裝穩定度與耐用度都比較好
這種高階筆電的維修更是比中低階容易太多了
原廠的備料要求也會比較高
通常在市場還沒有下市都會有3-5年的備料
比一般消費機還要久的
另外大部份機購件連接器跟GT680互通
顯示卡就更不用考慮了能更換的太多了
主機板要修也容易太多了假負載上去測試幾乎沒有困難
補一張上FX3800的圖吧

這是GT660上940XM和FX3800
溫度和效能目前有幾台筆的上呢
就算是只有拿來玩遊戲目前都沒有幾台筆電比的上
如果是要繪圖工作使用那差距就更是大了
且溫度控制的那麼好規格配的是那麼高我還沒有開風扇加速
那一個世代的東西不是重點吧
地瓜超人 wrote:
我是不知道樓上指教的...(恕刪)


樓主這篇的每一個字與每一張圖,個人都有仔細拜讀,請您不用擔心。

由您詳細解說產品本質上的比較,也十分認同GT660在體質上的優勢。

只是市場的現實反應,對於3C產品新舊的敏感度還是高於產品體質的優劣。

所以個人才會認為要以體質較佳,來說服消費者用同價買舊產品,會有一定的難度。

當然,在樓主專業的說明下,應該會有一些人清楚了自己的需求而選擇GT660。

這是好事。讓需要的人得到好的產品,也讓好的產品不會因為世代交替而淪為殘餘。

對於樓主不歧新舊推薦好產品的努力,個人是相當佩服的。

hsiacc wrote:
前一陣子看樓主在推薦...(恕刪)


過代這種東西真的要看需求,,, 還有就是 識貨,,,

我自己本身還在用GX640 過兩代了,
但是目前3.5萬以內的新機種 有哪台跑GAME可勝過?
解析度 一堆1366*768,,,,, GX640還有1680*1050
比重量 15吋 2.7KG 不重 > 目前想辦法想搞一個6CELL的空電夾,,,但實在是難搞,,不然整機不到2.3KG
USB3.0 ,ESATA, 一樣不少,

GT660 是一台好機器,, 不過體積大了點 重量不輕 是他的罩門,其他無可挑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